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恒彩娱乐平台-登录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10-07 09:20    文字:【】【】【
摘要:恒彩娱乐平台-登录首页,摘 要: 概述了我国园艺作物技术推广 30 年来的发展历程 、 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 分析了园艺 产业当前发展的形势 , 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 关键词 : 园艺产业

  恒彩娱乐平台-登录首页,摘 要: 概述了我国园艺作物技术推广 30 年来的发展历程 、 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 分析了园艺 产业当前发展的形势 , 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 关键词 : 园艺产业 ; 影响因素 ;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 S 603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0009( 2010) 19 0201 05 园艺作物主要包括果树 、 蔬菜 、 西甜瓜 、 食用菌和花 卉 。 改革开放 30 a 来 , 随着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尊重和 产销体制的全面放开 , 我国园艺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 数 量供应充足 , 花色品种丰富 , 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 市 场交易活跃 , 水果 、蔬菜国内供应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 一 , 园艺产业在种植业结构调整 、 农村劳动力转移 、 农民 增收 、 农产品出口创汇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 重要贡献 。 樱桃番茄 、 菊苣 、 番杏等西洋蔬菜 , 源源不断地引入国内 种植 ; 食用菌 、 香椿 、 芦蒿 、 紫背天葵 、 菊花脑 、 鱼腥草 、 枸 杞等营养保健型蔬菜 ,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利用 , 形成了珍稀特菜的开发热潮和中外南北蔬菜大交汇的 局面 , 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吃西洋蔬菜 、吃特菜的要求 。 一些野生蔬菜如苦荬菜 、 刺龙芽也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 佳肴珍品 。 品种结构正由以大路菜为主向多样化 、 精细 化转变 。 据中国农科院果树所调查统计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 国从国外引进了 1 700 余个果树品种 , 其中苹果近 750 余个 、 梨 150 余个 、葡萄 230 余个 、 桃 50 余个 、 李 40 余 个、 杏 20 余个 、 樱桃 80 余个 、 南方常绿果树 350 余个 、 其 它果树 100 余个 , 这些品种的引进促进了我国主栽品种 的更新 。 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苹果的栽培品种有 20 余 个 , 以国光 、 金冠 、 元帅系( 普通型) 、 红玉等为主 , 占苹果 栽培面积的 60 % 以上 。 近 10 a 来 , 由于大力更新老品 种 , 红星 、 秦冠 、 国光等退出主导地位 , 苹果品种基本实 现优质化 , 形成了以富士系 、元帅系 、嘎啦系 、 金冠等优 良品种为主的品种结构 , 其中主栽品种富士系产量已达 苹果总产量的 70 % 以上 。 梨的品种资源保存 800 余个 , 早中晚熟品种分别占

  1. 1 大力引进推广园艺作物新品种 , 提升园艺产业 近 30 a 来 , 蔬菜已经育成并普及了 1 000 余个新品 种 , 主要蔬 菜品种已更换 2 ~ 3 次 , 每次更新可增产 10 %~ 20 %, 一大批国外的蔬菜优良新品种已进入我国 市场 , 显示了强劲的竞争力 , 良种覆盖率达 95 % 以上[ 1] 。 人们对蔬菜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化为质量安全型 , 安全 、 营养 、 保健已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 。 随着经济发 展 , 苦瓜 、 落葵( 木耳菜) 、 蕹菜( 空心菜) 、菜心等南方蔬 菜 , 大量引种到北方 ; 生菜 、 绿菜花 、 羽衣甘蓝 、 球茎茴香 、

  20 %、 60 % 和 20 % 左右 。 近年来红色品种 、生食加工兼 用的软肉品种和具有功能性的特色品种梨面积在逐年 增加 。 柑橘已先后选育和引进了 100 多个适宜商业栽 培的品种 , 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柑橘的种类 , 现已有甜橙 、 宽皮柑橘和柚类等种类 , 且早熟 、 中熟 、 晚熟品种配套 。 经过 10 a 多的品种调整 , 我国各柑橘品种的比例已调整 为宽 皮 柑 橘 70 . 7 %( 其 中 柑 类 占 33 . 4 %, 橘 类 占 37 . 3% ) , 橙占 17 . 0 %, 柚占 11 . 0 %, 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 西甜瓜方面 , 近年共引进种质资源 1 000 余份 , 我国 自育的“ 郑杂 5 号”和“ 京欣 1 号” 是在生产上推广面积 较大的优良品种 。 过去 , 西甜瓜育种一度曾着眼于瓜 大、 产量高 , 易坐果等优良农艺性状 , 而考虑市场需求不 多 , 但是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对品种提出了不同要 求 , 随着家庭人口减少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市场需要 大小适中 、 品质优良 、 花式多样的品种 , 而不应再是品种 单一的大型品种 。 无籽西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不仅栽培面积大 、 品种多 , 还育成了自己的四倍体 , 选配 出一些有推广价值的三倍体无籽西瓜组合 , 育出了染色 体易位新品系 , 此外 , 在无籽西瓜组织培养和嫁接的无 性繁殖研究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为发展无籽西瓜生 [ 2] 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此外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市场上对花 卉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 , 旧品种的淘汰 , 新品种的选 用 , 给花卉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观赏花卉的种类在 传统的观花 、 观叶类花卉基础上增加了观果 、 观茎 、 观根 类花卉 , 并出现了组合盆栽 、 水培花卉 、 易拉罐花卉等新 型花卉 。 食用 、 药用 、 茶用花卉及香化植物 、 中小型盆景 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 各花卉主产区和企业尤其重视 花卉品种的多样化和推陈出新 , 不仅花卉种类较多 , 而 且同一种花卉的品种也不断增加 , 如盆栽观赏植物有数 百种 , 其中观赏凤梨就有 30 多个品种 。 鲜切花有 100 多 种 , 其中仅市场上流通的非洲菊就有 50 多个品种 , 绿化 苗木更是种类繁多 , 包括乔木类 、 灌木类 、 藤本类及草花 类等 , 有上千种之多 。 不同档次 、 不同用途的花卉产品 , 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要 。 蝴蝶兰 、 西洋杜鹃 、 观 赏凤梨的一些品种 、一品红 、 红掌 、 百合等高档名贵盆 花 , 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生产 , 有些产品的质量已达到 或接近国际水平 。 1. 2 发展设施栽培 , 丰富市场供应 我国设施栽培历史悠久 , 为人类设施园艺的创立与 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 ,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发展缓慢 , 2 到 1978 年 , 全国园艺设施面积仅有 5 300 多 hm 。 20 世 纪 80 年代中后期 , 进入大发展时期 , 由初期的以塑料小 拱棚 、 阳畦等小型设施为主 , 发展到塑料大中棚 、 日光温 室和节能日光温室 、 遮阳网覆盖栽培 、 无土栽培 、 智能化 [ 3] 大型连栋温室等大型保护地设施类型 , 2008 年全国园 202

  艺设施面积约 350 万 hm2 , 其中设施蔬菜约 334 万 hm 2 , 水果约 7 万 hm2 , 花卉约 6 万 hm2 , 其它约 2 万 hm 2 。 我国独创的节能型日光温室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 可 在10 ℃~ 20 ℃ 条件下不加温生产喜温蔬菜 、 西( 甜) 瓜、 草莓等 , 其节能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 在南方地区 大面积推广的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 , 一般地表温度可降 低 4 ~ 6 ℃, 最大降温效果可达 19 ℃ 以上 , 并能抗御暴雨 、 雹灾 , 是南方夏季蔬菜抗灾 、 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关 键技术 。 遮阳网覆盖已成为我国夏季设施园艺栽培的 主体技术 。 上述 2 项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 , 实现了长期 以来冬春和夏秋淡季蔬菜和超时令瓜果生产的重大技 术难题 , 实现了新鲜蔬菜瓜果的周年供应 , 让广大城乡 居民实现了由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历史性跨越 。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 设施栽培技术开始大面积应 用于北方果树栽培 , 目前设施栽培的树种主要有葡萄 、 桃、 樱桃 、 李、 杏等 , 改写了我国冬春季节不能生产水果 的历史 , 使水果供应期延长了 60 d 左右 。 随着设施园艺 的发展 , 设施生产领域开始由园艺拓展到其它种植业和 畜牧 、 水产养殖业 , 促进了中国特色设施农业的发展 。 1. 3 推广无公害技术 , 保障食品安全 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2001 年农业部 启动了“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 各级推广部门高度重 视 , 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 , 以控制农残污染为突破口 , 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 , 依据产地环境评估结果 , 优选生 产基地 , 组装集成 、 示范推广一系列包括高抗多抗品种 、 设施防护 、 频振式杀虫灯 、 生物农药 、 高效低毒化学农药 等技术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 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生产 基地 , 贯彻落实禁用高毒 、高残留农药规章制度确保 90 % 以上的“菜篮子”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 如水果套袋技术是近年来果树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的一项新技术 , 是改善果实外观和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的 关键措施之一 , 使用后能显著提高优质果率和经济效 益 。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 , 我国开始引进日本小林袋进 行红富士苹果套袋试验成功后 , 又相继引进韩国和台湾 纸袋 , 现已在苹果 、 梨、 桃、 葡萄 、 香蕉 、 枇杷等水果上普遍 2 应用 , 平均 667 m 收入增加 1 000 元以上 。 1. 4 改革栽培方式 , 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乔砧稀植果园树冠培养期长 、 结果晚 、 早 期产量低 、 投资回收慢 、 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 , 农技人员开始总结推广果树矮化密植丰产 栽培技术 。 经过 20 a 的努力 , 水果单产水平大幅度提 升 , 总产量提高到 4 600 万 t , 对满足市场供应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 。 随着树龄的增长 , 密植果园的弊端逐渐显露 , 树密 枝多早交叉 , 树旺直立光照差 , 经济效益提不高 , 给管理 带来困难 。 因此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推广合理栽

  纪 80 ~ 90 年代 , 水果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 1985 年水果产 量首次超过 1 000 万 t , “八五” 期间 , 连续跨越了2 000 、 3 000 、 4 000 万 t 3 个台阶 。“ 九五” 期间又跨越了5 000 万 t 和 6 000 万 t 2 个台阶 。 从 1993 年开始 , 中国水果 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 其中苹果 、 柑橘 、 梨、 桃、 李、 柿子 和核桃的产量都位居第一位 , 目前果树总面积和水果总 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我国花卉产业经过近 30 a 的发展 , 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新 的增长点 , 被誉为 21 世纪的“ 朝阳产业” 。 据中国农业资 料统计 , 到 2007 年 , 全国花卉种植面积 16 . 22万 hm2 , 销 售额6 136 970 . 6万元 , 出口额近 3 . 3 亿美元 , 现有花卉市 场2 485 个 , 花卉企业 5 . 4 万家 , 花农 119 万多户 , 从业人 员达到 367 万多人 。 30 a 来 , 我国花卉产业生产总面积 增长了 50 多倍 , 销售额增长了 90 多倍 , 出口额增长了 300 多倍 。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 重要 的花卉消费国和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 花卉作为商品已 走进千家万户 , 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费品 。 2. 1. 2 区域布局优化 , 产业素质不断增强 园艺产品 是我国较早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农产品之一 , 在市场经 济的驱动下 , 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区 。 特别是在农业部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引导下 , 各地进一步 加大了园艺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力度 , 资源配置更加 合理 , 产业优势更为突出 , 区域布局更趋集中 。 苹果形 成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带 , 柑橘的长江上中 游、 赣南 — 湘南 — 桂北 、 浙 — 闽 —粤 、鄂西 — 湘西 、特色 柑橘生产基地 5 个优势区建设 , 使苹果和柑橘的优势产 区集中度提高 。 南菜北运基地 、 黄淮早春菜基地 、 西菜 东调基地 、 冀鲁豫秋菜基地和京北夏秋淡季菜基地等 5 大片商品菜基地得到稳步发展 ; 沿路( 铁路 、 高速公路 、 高等级公路) 、 沿海 、 沿江的规模蔬菜生产基地和出口蔬 菜基地发展迅速[ 7] 。 花卉基本形成了以云南 、北京 、 上 海、 广东 、 四川 、 河北为主的鲜切花生产区域 , 以江苏 、 浙 江、 四川 、 广东 、 福建 、 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 区域 , 以江苏 、 广东 、 浙江 、 福建 、 四川为主的盆景生产区 域 , 以四川 、 云南 、 上海 、 辽宁 、 陕西 、 甘肃为主的种球( 种 苗) 生产区域 。 园艺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 新型 现代栽培技术大量应用 , 栽培模式不断创新 , 节能日光 温室等中国特色园艺设施栽培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 工 厂化育苗 、 无病毒苗木繁育 、 长季节栽培等现代设施园 艺栽培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园艺产品采 后商品化处理 、 保鲜 、 包装 、 储运和精深加工能力有所增 强 , 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竞争力及附加值的提 高 。 扶持建设了一批园艺产品批发市场 、拍卖市场 、 网 络市场和物流配送体系 , 品牌和商标经营开始起步 , 园 艺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 2. 1. 3 农民收入增加 ,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园艺产业 203

  植技术 , 充分满足生产优质果需要 , 取得了较好效果 。 过去每 667 m 2 种植 56 ~ 83 株的乔化密植园和 111 株以 上的矮化中间砧果园 , 通过间伐降低到 55 株以下 ; 而新 建苹果园则直接将乔化园密度调整到 45 株/ 667m2 以 下 , 矮化中间砧果园调整到 83 株/ 667m2 以下 。 新建柑 橘园平地为 45 株/ 667m2 , 山地为 55 株/ 667m 2 。 1. 5 花卉事业快速发展 , 成果显著 我国花卉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在种植业中的比 重一直比较小 , 生产上基本以传统的栽培技术和品种为 主 , 直到 1986 年 , 我国的花卉才开始形成产业 ,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 花卉的发展才逐步走上正轨 。 近 10 a 来 , 在观赏植物开发 , 新品种引育 , 栽培技术应用 , 贮藏 保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 并取得了一批科研 成果 。 在引种驯化方面采用生物技术等先进手段 , 进行花 卉引种 、 驯化 、 繁殖等研究 , 使一大批国外商业品种和国 内野生资源引种驯化成功 , 使一批进口花卉实现了国产 化 。 在引种驯化的同时 , 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 截至目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草本花卉品种 28 个 , 木 本观赏植物品种已达 69 个 , 新品种 、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4]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开展了生物技 术与工厂化育苗研究 , 建立了一批花卉工厂化育苗基 地 , 尤其是草花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 水平 ; 引进 、 消化 、 吸收了国外温室技术 , 研究开发出适 合我国气候特点的温室设备 ; 干花艺术加工 、 化学保色 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创汇农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园艺作物效益比较高 , 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 源 。 据测算 , 2008 年全国园艺产业总产值超过 1 万亿 元 , 占种植业总产值的 45 %; 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 献 900 多元 ,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19 %; 吸纳从事种植生 产的劳力约 1 . 5 亿人 , 从事加工 、 贮运 、 保鲜和销售等采 后服务的劳力约 1 亿人 。 2. 1. 4 保障社会需求 , 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园艺产业 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 转化了数量众多的城乡劳动力 。 园 艺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村二 、 三产业( 运输业 、加工 业、 市场业 、 材料业 、 服务业 、 金融业 、 科技业及旅游业) 的 发展 , 园艺产品加工 、 贮运和流通为社会提供了 1 亿多 个就业岗位 。 一些地方已形成了以市场为龙头 , 以生 产、 贮藏 、 加工和旅游为产业链的园艺产业工程 , 成为我 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 2. 2 取得的经验 2. 2. 1 争取财政支持 , 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 , 积极争取支持园艺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 通过“948” 技术引进专项 , 进一步加大对园艺产品优良种质资源 、 采后处理和加工增值技术装备等产业技术引进的支持 力度 ; 通过“丰收计划” 、 “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 等专项 , 加大对园艺产品新品种 、 新技术示范推广 , 优质 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和无公害园艺产品标准化与产 业化开发的支持力度 ; 在“种子工程” 和“ 农业综合开发” 专项中 , 加大良种繁育中心 、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的投 资力度 ; 把园艺产业纳入“ 沃土工程” 、 “ 旱作节水农业” “测土配方施肥” 等国家的财政支农资金中统筹安排 。 实行积极的信贷扶持政策 , 增加小额贷款规模及贴息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园艺产品生产大户 、 专业协会 、 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信誉度高 、 带动面大 、 对农民增收贡 献大的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 拓宽投融资渠道 , 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园艺产业 。 2. 2. 2 积极开发创新 , 提升产业素质 一是鼓励新品 种、 新技术 、 新材料 、新设备的研发 , 尽快选育一批品质 优良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 二是加大“ 科技入 户”工程实施力度 , 加强先进实用园艺技术的集成示范 、 推广和培训 , 重点加强降本提质增效技术的组装集成和 优良新品种 、 测土配方施肥 、 果实套袋等重大技术的推 广 。 三是加强产品采后处理 、 保鲜 、 包装 、 储运技术的开 发 , 提高采后处理水平和能力 , 改善产品外观质量 。 四 是推进园艺产业标准化建设 , 把园艺产品作为推进种植 业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先导抓紧规划实施 。 五是继续以 园艺产品为主 , 开展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创 建活动 , 推进园艺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 , 推行产品 档案管理制 。 2. 2. 3 加强部门合作 , 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进一步完善 204

  促进我国园艺产品出口政策措施 。 二是健全园艺产品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增强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 三 是坚持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的原则 ,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 的产品开发 , 提高核心竞争力 。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 应对国外反倾销 、 技术壁垒等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 响 , 加快园艺作物非疫区建设 。 五是提高信息服务水 平 ,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 , 加快公共信息产品的开发 , 为园 艺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国外市场 、 商品 、 技术标准 、 贸易政 策等各类信息 , 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2. 2. 4 建立合作组织 , 推进品牌建设 一是鼓励引导 农民组建各种园艺产品专业协会 、 合作经济组织 , 强化 产销信息服务 , 引导以销定产 ,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 二 是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 抓好区域园艺产品整合 , 加快园 艺产品品牌培育 , 促进区域园艺产品生产与品牌建设的 有机融合 。 三是开展园艺产品品牌形象策划 , 创建了一 批被社会广泛认可 、 具有较高声誉的名牌产品 , 努力打 造国际 知名园艺产品品牌 , 提高我国园艺产品的竞 争力 。

  3. 1 园艺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 城乡居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国民消费从温饱型转入健康型 , 对无污染园艺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 , 园艺产品占城 乡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比例将明显提高 。 同时 , 随着未 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 , 城市化进程加快 , 对园艺产品 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 , 也将拉动我国园艺产业 的持续发展 。 二是伴随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的潮流 , 我国 劳动密集型园艺产业的比较优势将更显突出 , 这将有利 于扩大我国园艺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 更好地抵御国外 产品的“ 入侵” , 为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国内 外市场空间 。 三是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 , 对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需要 积极推进劳动密集型园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链条的 延伸 ,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就近吸纳了农村富 余劳动力 。 3. 2 园艺产品市场需求会继续增长 园艺产品是集营养保健功能和精神文化享受于一 体的特殊的日常消费品 , 其需求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而不断增长 , 在国内外农产品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 虽然 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处于数量型的相对饱和状态 , 但随着 人口增长 、 经济发展 、 生活质量提高 , 国内市场需求仍将 不断扩大 。 国际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 , 世界园 艺产品总消费量逐年上升 , 然而 , 发达国家的园艺生产 正在逐步萎缩 , 园艺产品自给率不断下降 。 在国内 、 国 际市场的拉动下 , 我国园艺产业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

  3. 4 园艺技术发展更加安全优质高效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 , 提高综合生产 能力 。 加强园地基础设施和保护地设施建设 , 提高抗御 自然灾害能力 ; 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设施建设 , 提高优 质种苗集中供应能力 ; 加强品种改良 、 标准化生产 、 设施 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 , 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 ; 加强防虫 网、 频振式杀虫灯 、 黄( 蓝) 色诱虫板等技术装备 , 提高质 量安全保障能力 ; 加强冷链设施建设 , 提高贮运保鲜 能力 。 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 , 提高产业竞争能 力 。 创新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新技术 、 新材 料、 新设备 , 满足园艺生产发展的需求 。 加大先进实用 园艺技术的集成 、 示范 、 培训力度 , 提高新技术 、 新成果 、 新品种 、 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 。 继续在全国范围内 进行园艺技术培训工作 ,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基层技 术人员 , 提高它们的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 。 三是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 , 提高产品采后产值 。 加强园艺产品采后分级 、 包装等商品化处理以及贮运设 备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提高商品化处理率和处理水 平 , 改善产品外观质量 。 加强园艺产品加工设备和生产 工艺研究与推广 , 促进园艺作物加工业向深加工 、 精加 工方向发展 , 提高加工转化率 , 增加产品附加值 。 参考文献

  3. 3 园艺产品竞争优势会继续保持 一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质资源 。 我 国土壤类型多样 , 加上地形 、 降雨 、 光照等多变的自然条 件 , 构成了多种农业生态类型 , 几乎世界上所有园艺作 物都能找到其最适宜的优质丰产栽培区域 , 利用气候差 异还可以调节上市季节 , 延长应市期 , 实现周年供应 。 科学利用好多样化的生态资源 ,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 可以有效提升竞争力 。 二是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 园艺产品生产 及加工属于典型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 我国拥有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 ,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 园艺产品的生 产成本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 参与国际竞争的回旋余地 大 。 我国优质苹果的生产成本为 1 . 0 元/ kg , 约为法国 、 美国 、 智利等国的 1/ 3 ~ 1/ 5 。 三是具有健全的科研队伍 。 我国园艺产业历史悠 久 , 特别是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积累了大量 科技攻关的成果 、 先进栽培技术和经验 。 形成了众多适 应现代集约化商品生产需要的新技术和成果 , 如柑橘无 病毒容器苗应用 、 苹果套袋 、 设施蔬菜与花卉等 。 这些 科研力量和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园艺产业快速发展和国 际竞争力的提升的有利支撑 。 四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我国是拥有 5 000 多年 历史的文明古国 , 文化底蕴深厚 。 评茶吟诗 、 花前赏月 、 寿喜丧娶 , 无处不有园艺产品 , 这些文化民风带来的园 艺产品消费成为我国园艺产品的重要消费渠道 。 我国 园艺产品主要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 , 这些地方华人 较多或文化习俗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 , 其消费习惯和文 化习俗消费与我国大陆民众基本相同 , 对园艺产品的喜 好基本相似 , 因此我国园艺产品在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 非价格因素竞争优势 , 充分利用同根 、同祖和地缘优势 带来的园艺文化消费理念及需求 , 积极发展与之适应的 园艺产品生产和营销 , 必将有利于拓展园艺产品的国内 外市场 , 带动我国园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