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12-02 17:27    文字:【】【】【
摘要: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 WTO 日期的临近以及人们对 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趋增长,发展无公害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破农业

  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 WTO 日期的临近以及人们对 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趋增长,发展无公害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破农业 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 略目标之 一、无公害农业的缘起及其概念的提出 1.无公害农业的缘起 现 代大工业以及城市的发展进步,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 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食品污染问题正日趋严重,对人 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 1/ 5,每年仅重金属污染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300 亿元,在一些重金属污 染严重的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区。据最近资料报道,在全世 界每年患癌症的 500 万人中,有 50%左右与食品的污染有关。我国农药年使用 量已达 25 万吨,其中包括一些高毒性与高残留品种,有机氯农药虽已停用十几 年,但在许多食品中仍有较高的检出率。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一般不允许用于蔬 菜。茶叶等食用作物,但由于其杀虫力强,农民将其滥施于蔬菜造成中毒的事件 时有发生。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 1600 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 率高达 20%。1993 年,福建、广东等省出口到马来西亚的茶叶,由于发现农药 含量高,只得暂停供货合同。我国出口到欧共体的冻兔肉也因“六六六”超标而 遭退货,至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1995 年武汉市白菜和花菜甲胺磷检出率竟 高达 100%,平均残留量达到 10.95mg/kg;广州市卫生防疫部门发现,在上市 蔬菜中能引起急性中毒的甲胺磷污染率高达 59.2%。农药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污 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与此同时,人口的巨大压力使得我国农业片面追求高产,大 量依赖化肥而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含量降 低,从而影响土壤质量。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同时 还导致饮用水、地下水及农作物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硝酸盐在人体中易还原成亚 硝酸盐,并进一步和胃肠中胺类物质合成极强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胃癌 和食道癌。日本人每天摄入的硝酸盐含量相当于美国人的 3-4 倍,因此其胃癌 死亡率比美国人高 6—8 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测定:北京市菠 菜硝酸盐含量高达 2358mg/kg,萝卜 2177mg/kg。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蔬菜中亚 硝酸盐含量超标 2-8 倍。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 23mg/kg 即可引起婴儿中毒, 著名的“蓝婴病”就是因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冲制奶粉使血液变成蓝黑色而得 名。美国华特等(WhiteJ.W.)研究表明:人体摄取的硝酸盐 80%以上来自蔬 菜。 近年来,由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激素类物质(环境荷尔蒙)的种类 和含量呈急剧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环境激素类物质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

  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它干拢体内激素,使内分泌失衡,导致生殖机能失常。虽然 它们在环境中的含量甚微,但已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此外,虽然生物技 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刺激经济增长及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巨大 的潜力,但同时也可能产生未知的后果或风险。20 世纪 80 年代末,前苏联吉利 斯单细胞蛋白质工厂粉尘和排放物污染事件曾被新闻界指责为“继切尔诺贝利 之后最严重的生态性灾难”。美洲的“杀人蜂”事件、病菌的抗药性问题、转基 因动植物产品的生态和食物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对农 业生产活动中基因工程技术活动及其产品的风险性进行科学评估,并建立相应的 安全评估标准,对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极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人均肉类和蛋类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 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现在普遍认为,禽和水产品均存在口 感不佳及内在品质下降问题。尤其是大部分饲料(饵料)含有激素、抗生素等有 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早熟、肥胖等疾病。 因 此,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为了摆脱上述石油农业所带来的困境,西方国家相 继出现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及持续农 业等多种形式的替代农业,我国在 80 年代开始大力推行中国式生态农业。这些 替代农业虽然名称各异,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原理却是大同小异的。 都主张尽量协调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促进系统内部循环来 维持系统的平衡。各类替代农业的实践在非常有限的局部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显 示出降低能耗、改善环境质量和食品质量及保护自然资源等优点,但却无法面对 农业所担负的养活地球芸芸众生的重任,因为替代农业是以上地生产力和劳动生 产率下降为代价的,而且绝大多数替代农业最致命的弱点在于经济效益上的不可 行,经营者无法从中获得更高的利益。同时,很多替代农业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 哲学理念,不具备完整的技术体系、操作办法和环境、产品质量标准,着眼点往 往只是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很少考虑农业的产前(无公害生产资料研究开发)、 产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产后(农副产品的无公害加工技术及产业开发)的 有机结合。所以,以上诸种替代农业在国内外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有必要继续 探索一条新的农业发展途径,它应当既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又能保证 质量和安全,经营者的利益还可大幅度提高;同时,具备完整的技术体系、操作 办法及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业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 的。 2.无公害农业概念的提出 无公害农业是 90 年代在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加 工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无 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农

  有少部分人能消费得起。 目前Biblioteka Baidu在我国即将加入 WTO 和农业产业国际化的大趋 势下,农副产品的安全性及品质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瓶颈和公众关心的热 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无公害农业产品的地方标准及管理办法,以加强农副产品 的质量管理。1999 年,广东、广西、辽宁、天津、武汉、郑州等省(市)相继 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和管理办法。 三、无公害农业发展对策 1992 年 由 FAO 和 WHO 联合召开的罗马国际营养大会提出:“获得足够营养和安全的食品, 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为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性,发展无公害农业,必须着力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和完善为公民提供无公害食品的国家体制 应 把“提供充足的、有营养的、安全无公害的食品”及发展无公害农业作为一个完 整的目标纳入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国家无公 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其食品安全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操作规 程,制定关于食品安全性的国家政策和行动计划,普及无公害农业相关知识,教 育广大农民群众,制定并不断完善食品立法,强化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控制系统, 推动食品行业实行保障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 2.组成执法、监督及监测三位 一体的国家食品安全性控制机构 建立有效的、功能健全的食品安全性国家机 构,对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流通及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管理、执法, 确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由 FAO 和 WHO 联合设立的食品规范委员会已制定了一系 列标准、指南和建议,同时,国际上对进出口食品控制的官方实验室规定的 ISO/IECGuide25 和相应的实验室要求,为我国加入 WTO 后农产品与国际接轨及 建立健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性控制机构提供了借鉴。 3.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严 禁有害化学品的滥用 水源、土壤、空气、生态是人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环境 及食物链的资源基础。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加强立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摈弃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消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开发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资料,严 禁有害化学品的滥用,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缓解对环境的压 力。 4.加强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当 前无公害农业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国家应把无公害农业列入“十五”科技攻关 计划,抓好以下工作:通过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改进无公害农业生 产资料(农药、肥料、饲料、饵料等)的人工化学物质的配方,开发出高效、低 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制品,培育出具有复合功能的生物农药工程菌种,使之兼备 优良的生物学特点及工艺性状,为产业化打好基础;着重研究微生物和植物性生 物农药的资源开发和菌种选育,开展发酵、后处理、制剂等工艺研究,提高生物 农药产品的品质、稳定性、货架寿命,降低成本;开发安全、高效、价廉的兽药 系列产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制多功能生物肥料工程菌株,开发新型微生物肥

  产品生产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已 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际上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相类似的产 品,有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虽然称谓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出自 洁净生态环境、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制品的使用、加工过程符合相应操作规 程而生产的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导食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 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消费层次,只有同时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 机食品,才能满足人们的不同消费需求。而依据我国当前大众的消费水平,在今 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消费主流仍将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我国消费者的环境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普遍要求提供安全、 优质的农产品。在我国大中城市的调查表明,100%的人都希望所吃的粮食和蔬菜 中不存在有毒物质,79%以上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目前,西方发达 国家对食品污染指标控制日益严格,日本等国已明文规定对进口大米等农产品中 各类污染物含量进行严格限制。可以说,未来的市场将是“无污染”的市场。因 此,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发展方向,也是市场发 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巨大的经 济效益,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国内外无 公害农业发展研究现状和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化学农药、化学肥料 等的大量应用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合成添加剂如防腐剂、人工色素等的普遍使 用,食品污染和品质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无公害农业最早起源 于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兴起,我国则发端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1.国外发展研 究趋势 早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就有人提出保护土壤的“健康”,发展有机农 业,为人类生产没有污染的健康食品——有机食品。为了推动世界范围内有机食 品的发展,来自英国、瑞典、南非、美国和法国 5 个国家的代表于 1972 年 11 月 5 日在法国发起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这个组织已拥有来自 90 多个国家的 500 多个集体会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最广 泛、最庞大和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在 IFOAM 的推动下,近十多年来,有 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得到了迅速发展。 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近 年来已风靡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以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为追求目标的计划与 行动层出不穷,如德国的“蓝色天使”行动、日本的“生态”标准计划、法国的 “标准—环境”计划、加拿大的“环境的选择”行动等。据 90 年代初统计,德 国大约有 3-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美国、西欧和北欧的国家 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生产的农场在 1~2%之间。市场调查表明,英国已有 2/5 的 消费者在购物时关心和询问是否为有机食品,法国消费者多选择有机食品,美国 有机食品的需求已增长了 30 多倍。据专家预测,到 21 世纪初期,有机食品将进

  料生产工艺,重点研究开发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料、矿质肥 料及其掺和肥料等;研制安全、天然、营养、多功能和通过发酵技术制取的新型 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着重研究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天然资源开发和提取 技术,开展微生物发酵、提纯等工艺研究,提高天然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品质、 色泽及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在包装储运方面,重点研究物理灭菌工艺、CO2 超 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冷冻干燥、挤压膨化、低温浓 缩技术,研制无菌包装技术及安全、可降解和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开发食 品气调储藏技术;为生产出符合人体健康或特定需要的安全谷物、果蔬、畜禽及 水产品奠定物质基础。在上述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无公害 农产品基地和生产资料加工企业,大力推进我国无公害农业的产业化。

  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消耗量将比目前增加 5 倍多。亚洲的有机食品发展速度相对 较慢,大部分国家仍处在起步阶段,只有日本和韩国发展较快。日本和韩国的部 分农民在 70 年代就开始生产有机食品,到目前为止,日本已有 8000 多个有机农 场,韩国有机农业协会已在全国建立了 1400 多个有机农业分会,指导 17000 个 有机农户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日本北海道已决定选择与国际化时代相适应的农业 发展战略——发展绿色农业,目标是保护北海道的绿色环境,增强北海道农业的 魅力和竞争力。 由于人们对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有机食品的 加工厂也应运而生。据欧洲 11 个国家 90 年代初期统计,已注册登记的专门从事 有机食品加工的工厂有 1716 家。从目前情况来看,有机食品市场在整个食品市 场的占有量还是很小的,德国为 3~5%,美国为 1-2%,日本小于 3%。据报道, 日本东京约 5-10%的人经常购买有机食品,全国约有 3-5%的人经常食用有机食 品。从全球范围看,目前有机食品的销售量还不到食品销售总量的 1%,但其发 展速度还是很快的。美国 1992 年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即达 15.4 亿美元,比上年 增长 28%,而且至今每年都保持持续增长。韩国近几年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以 40%的速度递增。有机食品潜在的销售量是巨大的。据预测,21 世纪初有机食 品的销售量将占全世界食品销售量的 5~10%。 2.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 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部门倡导开发绿色食品的国家。1990 年,中国农业部农垦 司副司长刘连馥同志率先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继而又推出“中国绿色食品工 程”。1992 年 11 月 5 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宣告成立。1993 年,中国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使绿色食品迈出了走 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自此,一场造福社会的绿色食品革命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 6 年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全国设立委托管理机构 36 个,分区域建立了 9 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和 56 个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机构,形成了绿色食品 管理和技术监督网络。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1996 年 11 月,国家工商行政 管理局核准注册我国第一例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共有 4 种形式 33 件)——绿色 食品标志,使绿色食品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首开中国证明商标注册的先 河。截止 1999 年底,全国共有 742 家企业的 1360 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 绿色食品食物生产总量达到 1000 多万吨,受到监测的农田、草场和水面达到 4000 多万亩,各类产品出口创汇额超过 2 亿美元。目前已经开发的产品包括粮食、食 用油、水果、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奶产品、酒类和饮料类等。产品开发覆 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对于促进各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农 民增收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绿色食品的价格比 一般食品通常高出 1-3 倍。从已有的 7 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收益情况和 6 个绿 色食品商店与服务中心的销售情况看,顾客购买绿色食品相当踊跃,但问题是只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