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有关我国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论文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12-02 17:28    文字:【】【】【
摘要:有关我国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无公害农业已成为国民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国家需求,并介绍了我国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必要性,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条件与基础

  有关我国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无公害农业已成为国民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国家需求,并介绍了我国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必要性,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条件与基础,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对策。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尽管人口剧增,但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的高速发展,除了依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耕地和灌溉面积的扩大以外,化肥与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大量使用以及机械动力与矿物能源的大量投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此而引起的农业水土流失、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产品与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无公害农业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核心就是立足我国国情,把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建立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我国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障社会上农产品消费供给,而且要面对市场,适应市场,寻求农业自身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物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新时期消费的潮流和市场走向。但是环境污染对农产品的卫生质量造成了很大威胁,食物中毒事件不断见诸报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环境保护,对消费无公害食品的意识大大增强,迫切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发展无公害农业,满足人们绿色消费的需要。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而且可以树立我国农产品的品牌,有利于扩大影响,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农畜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环境管制措施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以环境标志为代表的无公害贸易这一非关税壁垒正在构筑,并且已经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重大影响。正如我国《关于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所指出的:“国际市场上出现了绿色食品,这是一个信号,那些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危害环境的产品将日益受到抵制。”据外经贸部有关方面的信息,我国出口农产品和食品品种档次低,质量差,安全优质性能较为缺乏,常常因为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而出现贸易纠纷、索赔等问题。因此,我国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档次,有利于冲破国际市场中正在构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出口创汇。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已制订了范围广泛的国际环境公约和法律规定。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行为准则。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同时促进我国对国际环境公约、协定的贯彻和落实,表示我国对人类环境问题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从而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和消费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食品,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变革,提倡无公害食品,也就是提倡一种新的饮食文化,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与环境共处的依存关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与农用化学物资的大量施用,导致农田受污染的情况十分严峻,农产品质量到受影响,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因食用受污染食物引起中毒的事件屡见报端。发展无公害农业,首先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质量要求,一旦产地受到污染,就失去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创建和保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就必须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其次,就是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形成无公害农业产业体系。所以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同时,可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力度,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5发展无公害农业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内外市场表明,无公害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5%-20%以上,而且市场需求旺盛。显而易见,开发无公害食品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西部自然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形成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发展无公害农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双赢”事业。我国发展无公害农业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县、乡、村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1200多个,推广面积650万hm2。生态农业建设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培植了农业自然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有效地减轻了环境污染,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2.2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国在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同时,开展了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农科院自198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无公害茶叶、无公害疏菜生产技术的研究,并在高产茶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进行示范推广,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有力地推动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无公害事业的发展。.2.3健全的农业环保体系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保障

  目前,省均建立了农业环保机构,从农业部,到省、市、县乃至乡镇,都有农业环保机构和技术人员,形成了覆盖面广、技术力量强的网络体系。此外,还有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湖北、山东、云南、吉林等省,建成了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检测服务手段。

  2.4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我国即将加入WTO所形成的国内外市场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与食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农产品倍受青睐,成为市场的宠儿,市场需求直接刺激和拉动生产。目前各地兴建了许多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北京、武汉等地政府还颁发了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农业及农产品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其进口的农产品环境质量及无公害控制标准越来越严,这一绿色壁垒大有取代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之势,明确要求农产品生产必须加大无公害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无公害农业也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广阔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对策

  无公害农业技术体系应涵盖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要技术有: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环境的生态优化选择、无公害农业的生产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等。要组织农业方面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的科研力量,开展无公害农业技术攻关,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技术,要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寻求无公害农业技术研究的突破。

  无公害代表着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项朝阳产业。同时,发展无公害农业应是一项政府行为,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启动实施阶段,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一是规范无公害农业的管理,制订无公害保护办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地位,保障无公害农业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通过各种形式,如技术参股、转变机制等,参与无公害农业的建设与技术研究,并在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做好无公害农业产品的认定工作。依据管理办法和标准,在认真审核、评价的基础上,搞好无公害农业产品的认定工作。3.3 加强宣传培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无公害农业是一项新生事物,要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多种形式开展无公害农业的宣传活动,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业与人们息息相关,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人们绿色消费观念,创造一个有利于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业技术,培训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致富先进户,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科技示范,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运用无公害农业技术致富的甜头,用典型的事例、现实的成效打动广大农民,提高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与自觉性,加速无公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展无公害农业的目的是要向社会提供无公害产品,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实行质量控制,如产前要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农作物种子种苗的优选优育,产中要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严禁使用导致污染的农用化学物质,产后要进行产品质量检测,规范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运与销售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的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抽检,确保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三是开展行政执法,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的违法行为。3.5 培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龙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推动无公害农业的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业,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要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对建立的无公害农业基地,要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等产业化生产模式。通过培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一片无公害生产基地,致富一方农民,可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保障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 郭慧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分析与对策.现代种业,2009 [2]刘兆普.《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 1994 [3]梅洪常.绿色食品产业化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余善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的理论与应用 [5] 芦静,温晓荣,罗鸿.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思考.现代种业,2009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无公害农业已成为国民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国家需求,并介绍了我国无公害农业的缘起,发展现状,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以及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趋增长,发展无公害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破农业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1】苗锁成,2009)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目前的农产品污染形势相当严峻。农产品硝酸盐、农药、重金属含量等超标,江河湖泊与地下水质严重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业已成为国民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国家需求。

  据卫生防疫部门调查统计,市售蔬菜农药污染率高达50-80﹪,其中绝大部分为甲胺磷,化肥的使用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其有效利用率也仅5O﹪左右。化肥随径流进入江河湖海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化肥产生的二氧化氮、氨气、亚硝酸及有害杂质(如镉)对人体健康皆有毒害作用。过多的氮磷进入水体引起藻类过量繁殖,导致鱼类缺氧而死。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酸化、板结,耕作层变浅,甚至对植物根系直接造成伤害。勿庸置疑,农药、化肥都是抵抗病虫害,保障丰收的有力武器,但它们在给人类带来财富的同时,也逐步走向与自然的对立。(【2】李芳等,1995)北京地区32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在过去10年中平均增加了lOO% ~400%,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2—8倍。我国每年农药用量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2000年北京市市场蔬菜抽样检测有机磷超标率53.8%,其中韭菜有机磷超标率lOO%,小白菜超标率80%,白菜超标率50%。规模化畜禽养殖,由于滥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畜产品遭受严重污染。面对严峻的农产品污染形势,发展无公害农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抉择。(【3】赵秉强、戴小枫,2004.2)

  无公害农业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面对农业环境日益恶化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决策。它指的是在无污染区域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以确保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农业生产方式,符合这样要求的农业即为无公害农业。农产品生产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际上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相类似的产品,有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虽然称谓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出自洁净生态环境、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制品的使用、加工过程符合相应操作规程而生产的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消费层次,只有同时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才能满足人们的不同消费需求。而依据我国当前大众的消费水平,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消费主流仍将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4】岳凤丽,冀永杰,2004.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环境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普遍要求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我国大中城市的调查表明,100% 的人都希望所吃的粮食和蔬菜中不存在有毒物质,79% 以上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食品污染指标控制日益严格,日本等国已明文规定对进口大米等农产品中各类污染物含量进行严格限制。可以说,未来的市场将是“无污染”的市场。因此,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发展方向,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5】武志杰等,2001.2)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研究无公害农业,如对长效碳铵、长效尿素、多

  元生物有机复合肥等肥料及农业灌溉水污染处理与土壤污染的治理与恢复等方面技术的开发部分省市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植保总站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200多个城市组织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实施计划,主要通过应用生物防治、合理用药、栽培措施等系列技术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推广面积10多万公顷。(【6】孙铁珩、李培军,1996.2)

  1990年,我国又开展了绿色食品工程,并在全国不同地区建立了绿色食品鉴定、检测中心;黑龙江、辽宁及山东等省提出要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黑龙江省还建立了无污染农产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

  1992年农业部成立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从质量标准、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1994年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开始接受有机食品的认证等相关工作。

  2001年国家启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国家将“无公害农业研究”专题列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2001年10月1日农业部颁布了无公害食品的行业标准。

  200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7】罗凤莲等,2008.9)

  发展无公害农业已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但目前我国的无公害农业研究仍然十分薄弱,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产品种类相对较少,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目前的无公害农业生产对土壤质量和灌溉用水要求严格,大大限制了农业用水的来源,必将最终限制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如何将无公害农业生产与土壤清洁工程以及严格控制的、有计划的污水土地处理资源化工程技术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无公害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任重道远。

  任何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无公害农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创新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农业产业,其成长需要一系列特殊的条件。当前,我国在无公害农业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急于求成”现象,忽视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规律性,过分强调“跨越式”推进,有可能最终“拔苗助长”而损害无公害农业的健康发展。

  (1)在对当前发展阶段的判断上,主流思想认为我国无公害农业产业已经进入了高级阶段。诸如一些媒体报道的:我国绿色食品事业驶入快行道(国家信息中心),首都农产品开始步入绿色时代(中国三农网),江苏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成主流(山西农业信息网),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正走向世界(东北网),湖北省5年内让无公害农产品主宰市场等等报道频繁出现。

  (2)在发展成就上,各地似乎是都在大跨步前进。例如:海南五分之一耕地达到无公害标准、河北无公害蔬菜面积达50多万hm²。、黑龙江绿色农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十分之一,陕西省建成全国最大绿色食品苹果基地、广东省绿色产品占据全国半壁河山(中国枣网),哈洽会刮圮绿风(中国三农网),浙江省平均每个绿色食品年产值达到1 600万元(安徽在线)等喜报频频见报。

  (3)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各地的目标则一家比一家宏伟。例如:大兴安岭要着力打造“绿色航母”(东北网),四川省十年内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中央电视台网),湖北5年内全面实现无公害农产品(智农通网),哈尔滨8年内基本实现食品无公害(中国枣网);各地政府在资金投入上也异常慷慨,如海南省申报无公害产品政府买单(中国枣网),贵阳将投入十亿元扶持绿色产业(福建农产品信息网),香港特区拔出390万港元农业发展基金发展绿色农产品(新华社),如此等等。

  而实际上我国无公害农业产业尚处在刚刚启动不久后的提速期,距离快速平稳发展阶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至于目前急剧升温的现状,除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保护环境两个因素的推动之外,可能还有以下原因:一是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二是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成就渲染了国内的热情;三是发展普通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效益不断下降,使不少地区将无公害农业当作发展经济的“救命草”;四是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上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因而导致了决策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8】陆建飞等,2004.3)

  ⑴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要抓紧实施城区农产品田地外移,远离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二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好新的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对基地大气、水质、土壤等综合检测,对不适宜的土地不再发展为农产品种植基地;三是要分步实施,重点扶持,对有条件的城区先行发展,并积极引导农民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四是对目前污染严重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一方面通过城市化发展作为建成区用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花卉种植、苗圃业等来取代农产品的种植。(【9】赵艳秋,2010.4)

  ⑵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我国政府应逐渐加大对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人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大力促进开展肥料养分缓释化、有机复合化和生物化;农药天然生物化,生物农药工程化;饲料环保化、添加剂生物化等先进科技的研究,保证无公害农业生产稳定快速发展。(【7】罗凤莲等,2008.9)

  ⑶建立和完善无公害食品的国家体制。应把“提供充足的、有营养的、安全无公害的食品及发展无公害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安全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关于食品安全性的国家政策和行动计划,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无公害农业相关知识;制定并不断完善食品立法,强化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控制系统,推动食品行业实行保障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

  ⑷培育龙头企业实施无公害品牌发展战略。龙头企业应是推进无公害农业进程的必然载体。发展无公害农业,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要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对无公害农业基地,要实行“六统一分”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分户经营的经营服务模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衔接配套,使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一个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性。通过培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一片无公害生产基地,致富一方农民。同时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保障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并为打造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10】刘小林,2005.3)

  【1】苗锁成.现代无公害农业理念与无公害蔬菜生产体系建设浅析.吉林农业,2009

  【3】赵秉强、戴小枫.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作物杂志,2004.2

  【4】岳凤丽,冀永杰.我国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6】孙铁珩、李培军.无公害农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辽宁科技,1996.2

  【7】罗凤莲等.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发展对策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08.9

  【8】陆建飞等.对我国无公害农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

  【9】赵艳秋.无公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4

  早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广大农村就依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旅游”活动。进入90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游客需求呈多样化的趋势,人们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和参与,很多“体验旅游”项目融人农业旅游项目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绿色消费,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也逐渐与绿色、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紧密结合,更加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

  2001年,国家旅游局为落实国发[2001] 9号文件,把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工作列为当年旅游工作要点,并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调研形成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于年底公布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一样,是在巨大的社会需求的拉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与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相伴而生,尤其在近几年的“黄金周”旅游和居民的城市周边游中以“农家乐”为主的各种农业旅游项目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呈现出勃勃生机。纵观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呈以下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节假日出门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据统计,2003年,我国旅游业虽然遭受“非典”的巨大影响,但国内旅游人次依然达到了8.7亿,国内旅游收入达到 3442亿元,出境旅游者也超过了2000万人次,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旅游的会越来越多。近几年来,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消费方式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尤其在“非典”以后,更加注重环境的要求,更渴望抛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走向自然、尽情放松自己,这种需求为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的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主要有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农事活动参与型、科普教育型、民俗文化型等多种形式,很多项目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如:山东枣庄峄城区的万亩石榴园、山亭区的万亩梨园、枣园,临沂的万亩板栗园、杏园等均利用果木林园发展观光旅游;北京昌平、怀柔、平谷等地利用当地农村闲置的房屋开办家庭旅馆、开展各种民俗旅游活动;河北秦皇岛、北京、上海等地利用当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各种科技农业旅游活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又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展农业旅游的基础和条件。从目前开展农业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看,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旅游项目都依托城市居民这一重要客源市场,与开展城市周边游等项活动相结合,旅游形式也多为一日游、二日游等具有城市周边游性质的活动,并以城市为中心逐渐形成环城市旅游带。

  从已推向市场的农业旅游产品的类型来看,有旅行社组织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包价游形式,有当地农民提供的吃住游一体的小包价游形式;有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亦有观光游览式和度假休闲式的旅游活动。这些旅游活动和项目均利用其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资源和特色来展开。如有以采摘桃、梨、杏、苹果、橘子等水果和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为主的采摘活动;有以养殖、种田、种树、钓鱼等为主的农事劳动活动;亦有以体验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等。

  由于农业旅游项目充分依托广大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农村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与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比较,农业旅游项目具有相对成本低、投资较少、经营灵活的特点,从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来看,价位则以中低档次为主,从消费的层次来看,也以中低档次的消费居多。

  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虽然历经了从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到各种农业园区的建设把农业与观光活动相结合,从农业旅游经营单位等客上门到主动促销宣传,从无序经营到通过政府整合资源、有组织地宣传推介等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但从游客出游的动机、消费档次以及项目开发建设的水平上看,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尚没有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旅游农业是以旅游、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深度挖掘与农业、农民、农村相关的文化内涵,把产品生产、动植物观赏、新品展示、农业体验、学习考察、休闲度假、娱乐购物、民风民俗以及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和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它是农业和旅游业广度、深度以及内涵的拓展,是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我国发展农业旅游无论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新的产业面的形成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既减少了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消耗,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当地资源,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不但有助于旅游业新产品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并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宽、更广的产业面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协调发展,一个成型的、推向市场的旅游产品,必然涉及到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的诸方面,农业旅游的开展不但带动了农村道路的建设、运输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餐饮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广大农村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改变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打破了原有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实现了新的意义上的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矛盾。

  我国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业旅游可资利用的最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提供了可能。很多旅游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内涵不断丰富,也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扩大了农村的就业面,另外,很多农民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项目,亦农亦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社会繁荣和稳定。

  良好的环境也是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吸引游客,广大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缩短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完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观念得到了转变,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当地农民更加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使几千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所蕴含的古老文化、民风习俗得以传承和发扬。

  由于农业旅游项目依托广大农村,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有效疏导了游客,缓解了“黄金周”期间各传统旅游景点的接待压力。

  我国现有的农业旅游活动大多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各地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其经营主体多为一家一户的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也基本相似,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迫切需要通过统一的旅游规划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打出品牌。从目前我国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看,应重点通过规划解决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何突出农业旅游的乡村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如何加强统一的管理和开展营销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景区景点的管理涉及到建设、国土、林业、农业、水利、旅游、文化、宗教等多个部门,而农业旅游项目由于充分利用了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资源和古村镇等文化资源,涉及的部门会更多,这些部门都会从各自功能性管理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管理规章和标准,而这些管理规章和标准往往只考虑部门要求;不利于对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从落实“三农”政策的角度,协调各相关部门,以促进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很多地方开展的农业旅游项目服务设施不健全、卫生不合格、安全有隐患、服务无标准,管理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管理既包括了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也包括了行业协会组织的间接服务和管理,只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走上有序发展之路。从直接管理的角度看,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必须取得旅游、工商、卫生、安全等相关部门的许可,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接待游客;间接管理则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通过业务指导、会员培训、活动安排等工作,达到整合现有资源,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目标

  一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指导,各旅游项目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配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旅游项目大多采取农户独立经营的模式,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内容也比较单一,尚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更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由于目前我国对农业旅游发展规律的研究较少,各地普遍缺少对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化指导,经营者对农业旅游的内涵、性质、产品开发的方向不能正确把握,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开发理念,造成很多农业旅游项目由于缺乏对产品的深入的挖掘和包装而逐渐被市场所遗弃。

  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旅游项目集中在广大的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致使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遭遇很多困难,突出表现在交通设施相对较差、上下水、用电得不到保障,环境卫生较差,住宿设施落后、食品卫生差等等。

  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部分地实现了农村由一产到三产的直接转变,但这种转变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很多旅游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农业产业经营的思维方式,要达到观念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现代旅游企业,要走克服小农思想意识,在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始终贯穿现代旅游业的服务理念,把服务也作为产品的一部分,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产品品质。

  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所追求的应是民族化、地方化和特色化。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通过发展农业旅游而致富的农民在开发新的产品时往往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反而使游客感觉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因此,如何保障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的可持续性,将是我国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普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旅游需求的增长。2004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百姓生活游”主题年活动,并在上半年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组织了验收,该项活动的开展对农业旅游在全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积极组织、有效引导、共同努力,使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提升到更高水平、走向更高层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农业旅游的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广大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中央1号文件下发的契机,切实研究和制定支持农业

  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农业旅游的发展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行支持和扶持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区作为样板推出,根据统一的规划要求来整合资源,以促进各经营单位协调、有序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我国大部分农业旅游项目内容单

  一、配套要素发展不均衡,亟需产业要素之间的整合。一方面要考虑农业旅游项目与其他产业要素之间的整合;另一方面,各农业旅游项目之间也要考虑如何互为补充、形成规模、共塑品牌、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产品的挖掘开发、经营管理还是对外包装宣传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还应在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争取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品质。

  乡土气息是旅游农业的基础,特色是其灵魂。开发时要避免景点、景区现代化,农村都市化,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及风俗。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气候、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土特产品等,因地制宜、抓住特色合理地开发,不能盲目模仿,造成不必要的资源、资金等的损失。

  旅游农业除了可以从国家、集体中获得资金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所有制形式吸纳农民、乡镇企业、大企业和集团的闲置资金。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上市融资。但值得一提的是主管部门必须掌握好这些资金的用途,如果单纯注重经济收益,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第三产业投资(如:道路、游乐设施、房舍餐饮、纪念品生产等),而不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维护和环境生态保护上,那么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不但不会改变,反而会雪上加霜。所以宏观调控部门应通过合理规划、引导,在发展旅游农业同时,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生态保护。

  旅游农业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拓展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内涵和素质,是实现农业“三高”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摆脱当前困境和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新事物,旅游农业的步伐可能还很稚嫩,并且当前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旅游农业代表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前景广阔,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它会根深叶茂。

  [4]杨雍哲.中国加入WTO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5]姜国祥.市场化进程中农业保护政策的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6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农业旅游等。

  发展农业旅游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度假活动增加,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一些传统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人声噪杂。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2)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等目标。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农业旅游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3)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旅游为招徕游客,除了在景点范围内营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场所外,必须绿化、美化周围地区的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开发农业旅游,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农业旅游景观特色。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在农业旅游系统中建立不同门类的子系统,从而建设各具特色、内容多样、轻松愉快的不同农业旅游模式,我们就要研究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一般认为农业旅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农业特性 旅游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旅游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旅游农业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综观目前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

  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而日本兴起了务农旅游,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为契机,组织都市人去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在沿海地区还组织游客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使都市人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养鱼池由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并配有循环处理系统。菜园由新颖别致的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游人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心旷神怡,还可以大饱口福,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澳大利亚人则常于周末或假日,自己驾车,带上小孩,选一个离家不远的牧场小住几天,大人可以放松一下身心,而孩子们则可了解都市里无法见识的牧场生活。而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水果随便吃,累了可以在树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我国各地的农业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农业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农业旅游开发类型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农业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农业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农业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农业旅游。

  目前部分学者将农业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农业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农业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农业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农业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农业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农业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在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农业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农业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农业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农业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农业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农业旅游的特色。

  由于农业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农业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农业旅游操作中,许多农业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农业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农业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农业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农业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农业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农业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农业旅游项目,农业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

  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农业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农业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农业旅游开发是运用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对乡村的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投资、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者可以利用的旅游吸引物,并因此产生经济价值及其它多种价值,或对已被部分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加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过程。农业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农村环境中进行的,开发过程及开发后的经营都将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而农业旅

  游的开发始终要与农村居民最直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使当地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

  旅游开发项目构思拙劣或项目匆匆上马,都可能导致开发失败(McKercher,2001)。缺少专门机构指导旅游开发会带来滥用建设资金的问题(Prideaux,2002)。目前我国农村以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农村的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在不断地弱化,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动员则无法自行组织起来。因此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旅游开发需要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其职能主要是对整个开发行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沟通。这一组织一般由村里有号召力并热心旅游事业的干部组成,并能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是广大村民利益的代表者。结合国内外农业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开发农业旅游按以下七个步骤进行。农业旅游的开发程序

  首先,农业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并在“资源+市场”开发导向下拟议旅游项目,既立足于资源优势,同时又考虑到旅游市场的需求。对现有的农业旅游资源的赋存情况、文化内涵以及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拟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

  开发农业旅游项目通常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使当地居民受益,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开发农业旅游会直接和间接引起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开发项目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为定性定量地预测和解释影响的程度提供基础数据,目的是提出增进有益影响的建议,制定消除与缓解有害或负面影响的对策。这些影响因子包括人口影响因子、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个人和家庭层次上的影响因子、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经济条件变化因子等。各种因子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内容,要根据农业旅游资源状况、农业旅游项目和乡村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内容进行调整。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因子

  人口影响因子 人口自然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流出;季节性旅游者变化;农村家庭的迁入迁出;年龄、性别、民族组成的变化

  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 形成对拟议开发的态度;村民受益差异;行政联系的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改变就业机会;社会治安状况个人和家庭层次上的影响因子 扰乱日常生产生活的方式;邻里联系的变化;造成民族习俗、观念、宗教活动的差异;家庭结构的变化

  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 引起社区基础设施变化;土地的获取和支配条件变化;社区公共服务条件的变化;对已有资源的影响;休闲和文体活动变化

  经济条件变化因子 就业人数、类型、收入的季节性变化;部分地块价值变化;个人和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地方财政收支;拟议开发旅游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新增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其二,农业旅游开发是一个双向信息反馈的过程,主要通过农业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将旅游的影响告知社区居民,并作出解释,将其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尽量扩大有益的影响,消除或减少负面影响。人口影响因子、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的变化影响地方农村财政收支和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导致当地的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变化。因此应把各因子变化对社区居民的的综合影响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以获得公众对项目开发的理解和支持。

  其三,基本保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满足社区公众的需求和符合社区居民的利益,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聘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拟议旅游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建设方案预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论证,从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这一步中对旅游市场和对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以保证待开发的旅游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在市场上有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其四,结合专家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修订。通过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评审,参加评审对象扩大到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及与旅游项目实施相关的社区代表。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又能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以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最后,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村民可采用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也可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对于所在村的上级行政部门,则可采用旅游扶贫,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为旅游业初期发展注入资金,以奠定农业旅游开发的基础。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都可以作为筹资方式。在现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优化投资环境,给予投资者一定优惠政策以调动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顺利筹集到资金后,即可以实施旅游项目开发。

  总的来讲,本开发模式能比较充分地体现“社区事务,社区参与”的思想,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从项目的筹划到实施的各阶段社区居民均有参与的机会,这有利于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开发工作中的阻力。农业旅游的开发措施

  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农业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农业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对农业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农业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农业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农业旅游的魅力。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农业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农业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农业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据估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农业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2001年我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农业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家要对农业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农业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农业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农业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农业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农业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农业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农业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农业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总之发展农业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自184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郡附近一个名叫罗虚代尔的小镇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以来,世界各地掀起了创办合作社代高潮。与此同时我国在1953年完成土地改革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然而农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由于农业合作社的产权不清晰,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在合作经济组织盈余返还上,容易产生矛盾,引发不稳定因素。这几年也出现了个别农业合作社因利益分配问题产生了纠纷,导致难以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很值得我们去总结、去思考。在财务管理上,农业合作社没有专门的财务制度和规范,只能参照有关企业财务制糜运行,加上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问题迫在眉睫。农业合作社大都过多地强调对社员的收益分配,而未留足公积金、公益金及风险基金,影响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在分配方式上,一些合作社过多地强调按股分红,而不是以利润返还为主,甚至一些地方的合作社根本无利润返还这一环节,使得合作社“按交易额进行盈余返还”的基本原则未得到很好地贯彻,而难以体现出合作社的“交易的联合”的本质特征。

  由于理论宣传不够,目前的合作社,协会型的多,经济合作型的少。随着农民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认识的提高,要求演进为合作社的迫切性已经很强,而政府相关部门却缺乏好的引导。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部门认为合作社是农民个人的事,政府不应该管,所以就采取“无为”的态度。因此,新一代农业合作社虽已产生多年,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和创新。农业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发展也很不平衡。政府对合作社扶持漏洞很多。因为政府资金有限,只能集中扶持几个点,因此,有的农户办合作社只是为了套取政府部门的补贴,这既使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又容易引发腐败。这就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广泛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合作社和其他盈利性企业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增加对自有资金的需求。合作社筹集资金往往受到自身的限制,这是因为:

  1.股金集资受到限制。合作组织是个体劳动的联合组织,实行资本报酬有限原则,社员的权利是与个人劳动相关而不是与资本相关,表决权和按交易量参与盈余分配的权利与股金额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最低限度的股金已经确保了完全的社员权力,由此导致了一个趋势: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每个社员把他的那份股金看作是为了获得服务而进行的一种集资,而不是看作一种有利可图的投资。

  2.依靠社员投资的制约,合作组织还鼓励其成员投入资本股金,合作组织对这种股金支付红利。在合作组织发展初期,其成员投资完全能满足经营需要,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组织仪仅依靠社员提供的资金从事生产经营很难把合作组织办好,更难以同以他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竞争。因此,局限于向本社社员范围集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社员退社的影响。合作组织实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而当社员退社时,可以要求合作组织退回其股金。合作组织的股金与波动的社员人数相结合使合作社的股金成为处于变动之中。

  4.发展模式的限制。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巾,很多省市地区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当一部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是由龙头企业牵头组织起来的,对龙头企业有很强的依附关系,甚至出现“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中央政府对合作组织的税收、财政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被企业截留,而无法落实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来。

  农业合作社要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内部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1)强化农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

  (2)改进“一人一票”的决策方式。在完善“一人一票”民主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股一票”的管理方式,这既可以提高社员多人股的积极性,又可以给能人以发挥经营管理才能的机会。民主管理和能人管理相结合,不但能充分调动社员的自我管理、为合作社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而且又能有效避免社员“用脚投票”的倾向。为

  防止个人持大股而操纵合作社,“一股一票”也应有所限制,其所占比例不得高于“一人一票”。(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合作社的行为。为此,要完善合作社章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劳动、人事、营销等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

  要落实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新型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关键环节,要在产业化经营中突出出来。对合作社兴办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优先纳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每年从各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中切块安排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合作社企业的贷款贴息。国家应从支持农业、扶持农民出发,制定农业合作社减免税办法。对合作社的农副产品,有关部门要优先制定质量标准,对合作社的专项贷款,金融部门优先安排。同时各级特别是县级要组建由计划、财政、技术监督、工商、税务、金融及农口各部门参加的发展指导机构,协调各方政策,努力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积极扶持合作社联合组织的建立和业务开展,近期重点是县域合作联的组建和业务开展。这一层次合作联是直接为农业合作社服务的,为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联要认真贯彻合作社的价值和办社原则,尤其是自愿自助自立的原则,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强化宣传,推动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人们对合作制心存疑虑或者不甚了解,那些所谓合作社容易导致“归大堆”,“合作制的非营利原则违背市场规律”等思想,严重制约着人们对合作经济的积极追求。

  第一,要通过宣传合作制的办社原则、基本制度、运作方式和利益机制,要让农民了解合作制的内容和参加组建合作社的诸多益处,改变对合作社不正确的看法。

  第二,组织培训,促进发展。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涌现了一批自发组建的不够规范但已具有合作社某些特征的经济联合体,也还有一些农民想组建合作社,但不知如何组建,县级政府是联系农村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财政要增加对合作联培训经费预算,通过培训引导,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第三,搞好示范,引导发展。县合作联要加强对现有成员社的业务指导,不断完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机制,使之成为引导合作社发展的样板。第四,加强扶持,推动发展。要通过制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导向政策,完善合作社组织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和用好合作社发展基金等措施,推动合作社的快步发展。

  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成员的不断增加,由于专业合作社缺乏经济实力,服务内容单一,有限的能力都运用于解决农产品卖难和生产资料买难以及技术服务难的问题,无力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专业合作社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比如筹资手段不足难以满足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忽视股金利益不利于调动合作社员的积极性等问题。这样专业合作社就面临着变异,即吸收外来的资金建立股份合作社,其组织机制便从过去的以信息服务和劳动互助为特征演化为追求资金增殖为特征。专业合作社通过向社员、社会筹集发展需要的长期资金,在合作社内部引人股份制成分,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的最大特点是在分配上实行按交易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对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实行股份分红,股份合作社内部则按实际交易额返还利润。专业合作社的股份化趋势,有力的支持合作社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将来中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方向。[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3期

  2《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障碍研究》[J];冯道杰;农业经济;2006年01期

  3.《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成因及对策》[J];刘凤姣;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4.《对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冷思考》[J];赵翠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研究》[J];王厚俊;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6.《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D];杨雄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潍县青萝卜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初探》[D];郝宝文;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斌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摘要: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意......

  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摘要】总结了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的传统商务模式由于存在诸多局限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交易环境,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将是未来贸易......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资源环境科学062班0640300426王建华[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 发展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论文摘要]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介绍我国绿色食......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姓名:王慧学号:11142128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

  摘要:泾县是山区县,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茶叶、蚕桑、蔬菜是传统产业,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业。该文通过对泾县农业观光园的调查,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情况 (一)农业保险险种概况。目前,洪泽县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主要有三麦、水稻和能繁母猪保险。三麦、水稻保险是从2005年开始试点,到2007年在全县......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基于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支付业务以其相对低廉(甚至免费)的交易成本、便捷灵......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