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速盈注册速盈平台注册登录【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2-25 14:56    文字:【】【】【
摘要:速盈注册速盈平台注册速盈注册登录【首页】 《天水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经天水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加强

  速盈注册速盈平台注册速盈注册登录【首页】《天水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经天水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加强领导,尽快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依据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抓好试点示范,总结推广循环农业先进模式和技术。市直有关单位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定期对项目工作进行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搞好宏观指导,全力推进规划的全面实施。

  循环农业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2007年9月,农业部将我市列为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为我市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立足天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统筹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态系统各种资源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对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产品消费方式,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高产、优质、低耗、生态、安全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全市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因地制宜,从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入手,采取发展水利设施、兴修水平梯田、改革耕作施肥制度、推广优良品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通过生态农业示范村、示范片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对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条例。“十五”以来,先后制定了全市无公害农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并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指导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和文明生态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同时,市、县各级财政把农业环保和生态农业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污染监测防治,加强农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为循环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治理力度,使优质农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创出了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燕家韭菜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想法设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初步形成了①“畜禽养殖→粪便→沼气(粪便生化物)→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循环链、②“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③“种植绿肥→压青(过腹还田)→有机肥”循环链、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⑤“果品、马铃薯→加工果汁、淀粉→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循环农业链,尤其是2002年以来,借助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我市把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作为受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农业部将我市列为“农村沼气建设整市推进示范市”,至2006年,先后在全市7县区74乡镇313村已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户35350户,总投资12687.26万元。四年来,我们在搞好沼气建设的同时,认真探索“三沼”综合利用和后续服务管理的新途径,形成了以麦积区社棠镇下曲村为代表的“五配套”(沼气+改厕+畜禽圈+水窖+果园)、武山县四门镇西川村和秦安县刘坪乡杜寨村为代表的“四位一体”(沼气池+日光温室+改圈+改厕)、麦积区琥珀乡方家村为代表的“12145”(1口沼气池、2眼水窖、1个集雨场、年出栏4头猪、5亩果园)生态农业模式,以麦积区元龙镇红星村为代表的“猪?沼?果”生态果园模式,以及“行政+协会+农户”的后续服务管理模式,为持续发挥沼气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生活质量积累了一定经验。

  自2003年省上把我市武山县、甘谷县、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清水县确定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以来,我市农业部门始终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发展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至2005年,全市无公害蔬菜规模生产基地达34个,总面积35.5万亩,年产量达88.3万吨,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62.2%,对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通过行政推促和奖励机制,促进了品牌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市已先后有1个农产品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1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AA级产品认证、20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7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15个产地获甘肃省无公害基地认定,14个商标获国家注册,并通过严格质量监督管理、加强品牌保护,努力发挥品牌效应,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天水农产品知名度、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发挥了积极作用。创出了武山韭菜、甘谷辣椒等著名绿色品牌,武山洛门、秦州瀛池蔬菜批发市场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全市果园面积151万亩,水果产量51万吨,其中,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为国内知名品牌。今年以来,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和省绿办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在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并上报了《航天育种及科技成果转化》、《甘肃省天水市绿色农业设施栽培示范》和《甘肃省天水市绿色农业示范区标准化体系建设》三个子项目建议书。目前“航天育种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初步列入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专题,形成了全方位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

  由农业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下达的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清洁工程建设项目以田园生产清洁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农民清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一是采取千亩果园清洁生产生态化模式,重点抓生产无害化和废弃物资源化两个关键环节,以点面结合防治面源污染。通过推广生态肥、配方肥、有机肥和病虫草生态控制、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优选农业投入品,修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将农作物秸秆、有机垃圾等混合发酵生产有机肥,从而解决农业投入品和秸秆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采取“一池六改”,即: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院、改水、改路为主的家园清洁模式处理人畜粪便;以联户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物业管理为模式,解决垃圾、污水污染问题,实现了家园清洁,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通过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该村年均产沼肥568吨,节约原煤405吨,节电5000千瓦时,全村生活用能节支1.83万元,生产成本下降了30?40%,果园亩增值200 元以上,80%以上农产品达到无害化标准,项目农户平均每年节支增收2037元,实现了生产无害化、生活富裕化、环境优美化。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陕西省宝鸡市,南接陇南地区,西与定西地区毗邻,北与平凉地区接壤。地理位置在北纬34°05′-35°10′,东经104°34′-106°43′之间,东西长195公里,南北宽121公里,总土地面积14317平方公里。境内海拔高度748.5-3120.4米,最高处为武山县玉皇山,海拔3120.4米,最低处为麦积区东岔镇牛背里,海拔748.5米。

  天水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度地带,气候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热量充沛;年均气温7-10.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大于或等于10℃的年有效积温2222.5-3536.9℃,年日照时数1900-2368小时,无霜期141-220天,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正常年份降雨量473.1-606.5毫米,由北向南依次递增,降水分布不均,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干旱、霜冻、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是制约本市林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气候。

  全市土壤共分为八纲九类、二十三亚种、九十一属、一百二十四个土种,土壤分布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土壤主要土类由北向南依次为黄绵土、黑垆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河谷淤淀土等;土壤垂直分布因自然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海拔2600米以上主要分布有亚高原草甸土;海拔1800-2500米左右主要分布有山地棕壤;海拔1800米以下主要有山地褐土。

  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西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太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天水市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属陇东黄土高原与陇南石质山地的过渡地带,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一级支流渭河及其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等大小支流260多条,年流量39亿立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4647亿m3,人均占有量444.7m3;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5.1735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98.1%,地下水降水入渗净补给量0.2912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1.9%.加上多年平均入境地表水资源量9.4271亿m3,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加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4.8918亿m3.

  天水市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众多,文物古迹荟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辖区内物产丰富,粮、油、菜、瓜、果、肉、禽、奶、鱼等农产品齐全,农业生产综合水平较高,著名的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坐落于本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铁、煤、铅、锌、钼、竹节石、石灰石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秀丽。主要旅游景点有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放马滩,曲溪森林公园,南郭寺,玉泉观,伏羲庙,南北宅子,李广墓,秦安大地湾遗址,甘谷大像山,武山水帘洞、拉稍寺等。

  天水市现辖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等两区五县,113个乡镇,2947个村民委员会,12005个村民小组,79.7万户,总人口350.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5.72万人,占总人口的7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4人。200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58.959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8419亿元,林果业总产值6.8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665元。辖区内交通方便,道路四通八达,陇海铁路宝兰二线线、江天公路、天?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穿越本市,宝天、天定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瓶颈问题逐步解决,为繁荣城乡经济,加快天水的对外开放,正在发挥着起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

  良好的自然条件、承东启西、南北贯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决定了天水在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典型性和示范带动的广泛性。

  全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1.4万人。农业科技机构637个,农业、林业两所技术学院(校),可为循环农业发展不断输送人才,市农科所研发能力较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已升级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和省级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三个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试验站、麦积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天水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和天水农业信息体系相继建成,天水市和甘谷、秦安、麦积等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先后投入运营,天水市小麦抗锈育种中心、秦州区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等一批农业基础项目陆续开工,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水平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粮油、蔬菜、林果生产潜力大,加工前景广阔;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业副产品等为主的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加工业、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场工程、实施秸秆气化工程,缓解农村生产生活能源短缺的矛盾,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能源,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资源条件。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是循环农业建设源头控制的主要任务。由于施肥结构不尽合理,有机肥、绿肥数量下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状变差,耕地质量下降。农药使用量和品种控制不够,污染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存在人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现象。

  近年来,虽然大力扶植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但整体规模偏小,加工能力低,农产品深加工规模不大,产业链相对较短,农产品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导致价格较低,滞销现象时有发生。

  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排放有增无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农业自身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工业“三废”依然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

  循环农业建设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仅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循环链较短,资源利用效率低,宣传培训和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方向,以蔬菜、林果、畜牧三大产业为主导,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村沼气和加工企业为纽带,把循环农业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遵循政府宏观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励相结合、依靠科技支撑,引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快建设生态家园,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坚持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并重,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通过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清洁生产,努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不断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引导,强化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节能、节水、节肥、环保的农业生产装备和技术,形成安全、优质、节约、高效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集约化农业,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措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绿色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快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研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农民培训,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着力提升农民科技应用转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农民科技素质和自然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降低循环农业生产成本,延伸农业功能,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方便农民、培育产业、提升农村的要求,突出特色、示范引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严格执行农业生产标准,防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确保农业安全。

  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产业链为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生态文明,达到发展循环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

  通过普及应用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明显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开发农业生物质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构建循环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使天水农业逐步向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持续高效、稳定运行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型,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西北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

  围绕“种-养-加”和“猪-沼-菜(果)”两大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建立种植、林果、养殖三类示范基地,搞好15个项目,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循环农业技术,引进示范生物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达到资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达到节本、增效、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通过项目建设,使农业生产投入品自身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秸秆、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循环农业比常规农业节水30%、节能20%,农药、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0.1~0.2%,资源利用率提高15-25%,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8-12个百分点,循环农业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建立。

  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过度投入,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实现清洁生产;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营造生态家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路子。

  积极拓展和丰富农业发展的外延和内涵,增强和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利用新燃料、新饲料、新肥料、新材料;因地制宜发展甜高粱、油菜等能源作物。发展以沼气管理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物业服务。引导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挥农村文化休闲功能。

  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实现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扩大保护型耕作实施规模,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实施退耕还草,从原位保护、异地保护、开发利用等环节,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外来有害入侵生物防治,使外来生物入侵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着力解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作物培育扩繁、土壤污染恢复、节约型农业等循环农业的关键技术,总结在不同经济生态类型区建立农村沼气、乡村清洁工程、生活污水净化、养殖场沼气工程等技术模式。加强对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在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和清水县六县区44个乡镇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浅山区示范推广“生猪养殖-沼气生产-蔬菜(果树)种植”型循环农业模式(详见图1、表一)。重点在甘谷、武山渭河川区蔬菜产业带大力推广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设施栽培、农业节药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和暖棚养猪技术,形成“生猪养殖-沼气生产-蔬菜种植”循环农业示范带;在秦州区太京、藉口、皂郊等乡镇;麦积区花牛、马跑泉、社棠、伯阳等乡镇;秦安县西川、城关、郭家、刘坪等乡镇大力推广苹果、鲜桃、早酥梨优质高产栽培,节本增效技术,形成“生猪养殖-沼气生产-果树种植” 循环农业示范片。

  在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县七县区95个乡镇海拔1500-1900 米中山区,有针对性地实施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示范推广节种、节肥、节水、节药型农业技术、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突出各地主要作物和特色产业(如秦安县郭家、叶堡等乡镇的马铃薯生产与加工;清水县王河、贾川、山门等乡镇的中药村生产与加工;张家川县龙山、胡川、马关,秦州区平南、天水等乡镇的玉米生产),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型循环农业模式(详见图2、表一)示范片(点)。

  农村沼气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户进行改水、改路、改院。在川道区和浅半山区有日光温室和果园的村,因地制宜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厕所、暖圈、日光温室)和“五配套”(沼气池、厕所、暖圈、果园、水窖)等生态模式。2008-2012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12万口,达到15.535万口,入户率达到24.3%.

  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以“一池三建”为建设单元,即建设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供气和沼肥利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气,形成养殖和庭院清洁化、废物资源利用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农业模式。2008-2012年建设养殖场沼气10处。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开展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和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节肥、节水、节药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农村庭院整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化。2008-2012年计划实施乡村清洁工程9处。

  按照“政府引导、协会搭桥、联合农户、民办民管”的总体思路,以行政村为单元,依照“七有标准”,即有机构、有场所、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记录、有报酬、有零配件的标准专柜,建设村级物业服务站。物业服务站有固定的维管人员,专门负责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承担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维护、指导和服务。2008-2012年计划建成乡村物业服务站260个。

  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及盐碱地等土地资源,积极试验示范甜高粱、油菜、文冠果等能源作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能源紧缺的压力。

  在秸秆较集中的乡村,以农村居民炊事和取暖为重点,积极稳妥发展秸秆气化技术。目前,以推广户用秸秆气化炉为重点,每100户农户为一个基点,到2012年建立4个示范基点,逐步探索和完善秸秆气化技术,为下一步开展大型秸秆气化工程奠定基础。

  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优化配置肥料资源,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预防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满足当季作物的养分要求,又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持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发展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农业。2008-2012年全市累计示范推广配方施肥技术达940万亩,示范区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重点推广环保型专用肥、缓释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引进示范生态型肥料,减少土壤污染,防止退化,提高肥力。到2012年,全市引进示范推广新型有机肥200万亩。

  秸秆还田具有快速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并且与积肥相比省工、省时,深受农民欢迎。通过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氨化、青贮养畜过腹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堆腐还田和养殖→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等方式,减少秸秆的焚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肥、节水、节能的统一。计划2008-2012年,全市累计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还田技术250万亩,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0.1~0.2%.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大无公害农药引进力度,推广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技术,引进推广新型防治施药器械,使我市农药利用率由现在的33%提高到38%.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队。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标和最佳时期,减少农药用量和防治次数,减轻污染,增加农民收入。计划2008-2012年全市累计推广无公害农药品种25个,面积250万亩。推广新型施药器械5万台(架),推广农户5万户,建立防治专业服务队105个,培训专业机防手1500人。

  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充分积蓄和利用自然降水,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示范推广节水保墒技术300万亩,应用防旱抗旱和优质高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秸秆覆盖增肥保墒技术、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和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在干旱地区经济作物上重点推广使用土壤保水剂增墒保墒、旱作物种子保水剂包衣、在干旱期叶面喷施抑制剂减少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等技术。

  大力推广节煤(柴)灶、节柴炕、太阳灶、太阳能暖房、节油、节电、节煤等农业机械和微水电等技术;推广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设施栽培示范6万亩,棚养畜禽10万户,积极稳妥发展秸秆气化技术,应用高效节能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能源紧缺的压力。

  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在适宜地区实行免耕或少耕;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三是采用免耕播种,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四是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2008-2012年期间,全市推广免耕或少耕、地表覆盖等耕作技术面积达596万亩。

  加大对野生植物保护,严格保护野生作物和野生果树,禁止开垦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根据我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种植种类,制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档案和监控措施。对已传入我市的有害生物加强防治,控制危害范围,把损失率降低到5%以下,同时建立调运监测点15处,严格检疫、封锁控制。

  依托科研、教学单位,深入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作物培育、土壤污染修复、节约型农业等技术研究,开发节能、节水、节电、节药、降耗、增效新产品、新技术;探讨不同生态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争取和组织实施农田污染防治、基因资源和种质创新、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项目,为循环农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特点和区域布局,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完善以 “两低两高”(资源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为主的“山区种-养-加、猪-沼-果结合”、和“田林间套”等为主的生态整合模式;以“粮-果”、“粮-菜”、“粮-油”、“粮-药”和设施栽培、立体种养等为主的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以强调集约化生产,利用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能量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园区模式;以区域布局与分工优化为原则,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区域循环经济模式;以农村家庭为一个相对独立经济单元或生产单位,实现农村废弃物高效利用和节本增效农业生产的家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探讨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通过示范推广,将其转变为推进我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提高全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速度与质量,建设天水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一处,购置水质分析、重金属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培训教学器材、信息处理、传输设备等仪器设备40台套,承担全市及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培训和咨询等工作。建设7个县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配置必要的监测仪器,尽快形成监测网络体系,对全市农业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建立监测数据库,逐步形成监测管理系统,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以沼气项目、乡村清洁工程等为重点,建设500个自身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以示范新村为重点普及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节地等节约型技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对农民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书屋,推进“三电合一”;以自然村为单元,建立以农户为服务对象,以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水电气综合维护为重点的乡村物业站,发展乡村服务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讨不同类型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促进全市和周边地市循环农业的发展。

  突出蔬菜、林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建成绿色粮油基地75万亩(其中绿色优质小麦示范基地30万亩,绿色优质玉米示范基地15万亩,绿色优质马铃薯示范基地15万亩,绿色油菜示范基地15万亩)、绿色蔬菜示范基地45万亩、绿色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15万亩;围绕花牛苹果、鲜食葡萄和鲜桃生产,在海拔1000-1650米地区,建立绿色果品生产基地90万亩(其中绿色花牛苹果基地50万亩);新建养殖小区150个,龙头企业60个,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延伸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

  针对性地实施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保护、科技支撑强化、试点示范推进六大工程,规划了农村户用沼气 、“四位一体”生态型日光温室资源循环利用改造、乡村清洁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推广、生物质产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无公害农药及新型药器械引进推广等15个项目(详见表二),通过项目支撑,促进循环农业各项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构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平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开始至2012年结束,期限五年。按照稳步推进,逐步实施的思路,2007年为准备阶段,主要完成规划制定;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为实施阶段,从2008年开始逐步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至2012年上半年完成规划任务,达到预期目的;2012年下半年为总结验收阶段(详见表二)。

  规划总投资712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101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69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975万元、市级配套975万元、县级配套2740万元),农民、企业自筹资金35515万元(详见表三)。

  市、县(区)政府逐级成立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逐级落实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项目工作进行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相互密切配合,搞好宏观指导,全力推进项目工作的开展。

  市上由天水市人民政府组织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直接负责,市直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天水市循环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专门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规划的实施、资金管理、技术指导等各项工作。

  通过书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各种媒介充分宣传循环农业知识,做好循环农业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建设。积极举办面向全市的循环农业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及时宣传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先进典型,做好示范和引导;发挥村民委员会和群众自发监督管理作用,倡导和鼓励“节约志愿者”行动,在全社会掀起建设循环农业的高潮;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人员对发展循环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一批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市循环农业建设奠定人才和技术基础。

  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业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参与循环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在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作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循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现代物业管理理念引入示范村,走社会化、物业化管理之路,把政府扶持的公益性服务与农民的自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村民自主管理、专人经营、受益者付费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中介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市、县区循环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靠实项目责任,落实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各级技术服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认真开展循环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强农业资源保护,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完善循环农业模式,争取在废弃物循环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等方面有所创新;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力等各种要素和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确保循环农业各项措施的落实,真正发挥循环农业技术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逐级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任务,做到实施有方案、任务有指标、阶段有目标、年终有总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市、县区循环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联席会议认真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向市、县区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汇报建设情况,发布有关信息;市、县区和项目管理部门要对循环农业建设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和督促检查,制订组织管理、任务落实的激励机制,分阶段对建设工作开展绩效评价,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严格禁止高耗能、高耗水、有污染和资源浪费大的产品进入农业生产、消费领域。制定我市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重点建立节能、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环保产品的筛选机制。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监察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对浪费资源、高耗能单位和有毒有害生产资料的监督检查,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一是组建全市循环农业信息网络,及时搜集、整理传递和发布循环农业技术及生产资料供求信息。二是依托各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科技示范户等,推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发展;三是依托动植物保护和检疫机构、种子管理部门,增强动植物保护和应用水平,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和转让成果等形式进行有偿服务;五是依托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购销大户、各类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专业购销合作社,形成农产品流通、运销服务网络。

  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增强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扶持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科研单位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攻关,支持循环农业相关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形成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平台。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支持力度,安排资金用以促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研发,现有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支持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市、县区相关部门也应通过多种渠道,整合资金,加大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村建设投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对重点项目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盟、项目合作及对外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循环农业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投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好的循环农业项目和循环农业产品,不断扩大投资、融资规模,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

  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彝族自治州化肥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最新劳动法实施细则(全文),2022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工作时间新规

  找法网,中国知名的法律咨询网站,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