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新城平台-注册登录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06 19:16    文字:【】【】【
摘要:首页-新城平台-注册登录站 过去 50 年全球 7 次粮食危机,依赖进口的国家面临更大风险。回顾历史,二战后 全球共发生过 7 次典型粮食危机,包括 1972-1974 年;1977-1980 年;1994-1996 年;

  首页-新城平台-注册登录站过去 50 年全球 7 次粮食危机,依赖进口的国家面临更大风险。回顾历史,二战后 全球共发生过 7 次典型粮食危机,包括 1972-1974 年;1977-1980 年;1994-1996 年;2000-2004 年;2006-2008 年;2010-2012 年;2020 年至今。究其原因,气候、战争 和能源价格是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其中国际政治博弈更是多次粮食危机的导火索。 面临突发黑天鹅事件导致的粮食危机,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将暴露更多风险,典型如 2006-2008 年粮价上涨波及全球 36 个国家,非洲莫桑比克、喀麦隆等国家爆发大规模群 众游行,抗议粮食等基本生活品涨价。

  饥荒是历史上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疫情后粮食安全或成人类更大挑战。饥荒、战争、自然灾害、流行病会给全球人类带来巨大伤亡其中饥荒受多种因素影响,是造成全球死亡人数上升的重要因素。典型如 1770-1792 年 印度连续三轮大饥荒造成 3000 万人死亡,占全球人口 3.2%;1876-1879 年厄尔尼诺气 候现象引起的中国和印度大饥荒,造成 1900 万人死亡,占全球人口 1.4%。本轮粮价上 涨受多因素影响,多种农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相比疫情冲击,粮食安全或将成为人类 面临的更大挑战。

  本轮粮食危机:主粮价格涨超 70%,小麦创历史新高,全球饥饿人口占比突破 10%。 受疫情及极端气候影响,叠加今年俄乌冲突,全球粮食价格持续飙升,从 CBOT 期货收 盘价看,2020 年以来大豆、玉米、小麦、豆油涨幅分别 77%、92%、94%、122%,今年 以来分别 26%、27%、41%、38%。作为全球超过 40%人口的主粮,小麦价格在今年 3 月 突破 1290 美分/蒲式耳,创下历史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饥饿人口急剧 恶化,2020 年全球大约有 7.2-8.1 亿人口面临饥饿,按照中值 7.68 亿人占比达到 10.4%, 而这一比例在此前的 5 年内均维持在 8%左右。

  俄乌冲突区域是乌克兰粮食主产区,预计乌克兰 22/23 年度小麦、玉米、葵花籽油 产量下降 35%、53%、37%。俄乌冲突爆发的主要区域位于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 甘斯克,是乌克兰境内黑土地(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分布区域。当地军事行动或将影响 正常农业生产及贸易的开展。根据乌克兰政府 3 月对近 1300 家大型农业综合企业的调 查显示,只有 1/5 的企业有足够的燃料来进行春播。当地时间 3/22 乌克兰农业部长表 示,乌克兰今年春季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将比 2021 年减少一半以上。美国农业部 5 月供 需报告预测 22/23 年度乌克兰小麦、玉米、葵花籽产量分别 21.5、19.5、11.0 百万吨, 较 21/22 年度下降 35%、53%、37%。

  俄乌是全球小麦、玉米、葵花籽油等农产品重要出口国,预计全球 22/23 年度玉米、 葵花籽油产量下降 2.9%、6.1%。截至 21/22 年度,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占全 球比重高达 26%、大麦 30%、玉米 16%、葵花籽油 65%(20/21 年度)。俄乌军事行动将 影响正常农业生产及贸易,全球小麦、大麦、葵花籽油等农产品供给将陷入紧缺,根据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全球 22/23 年度小麦、玉米、葵花籽油产量分别 7.75、11.8、0.19 亿吨,较 21/22 年度下降 0.1%、2.9%、6.1%。其中小麦未出现大幅下滑主要系乌克兰减 产被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增产量抵消。

  从历史来看,战争会显著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俄乌冲突导致的粮价上行短期难以 缓解。回顾历次粮食危机,战争多次扮演助推粮价上涨的角色,包括 1972-1974 年石油 危机导致粮价上涨,期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进一步加速了石油和粮食价格上行; 2003/3 伊拉克战争爆发,持续 7 年至 2010/8,期间中东粮食供应锐减,航线基本停运, 绕道南非带来的运费提升进一步推高全球粮价,是 2000-2004 和 2006-2008 年两轮粮食 危机的重要催化;而 2011/3 爆发的叙利亚内战是 2010-2012 年粮价走高的重要推手。本 轮俄乌冲突造成的供给压力短期难以缓解,即便俄乌立即停火,乌克兰的农产品出口也 无法立即恢复,因为部分基础设施已经遭到了损坏,而战火延续的时间越长,重建完整 的出口供应链的成本就越高。

  美国和巴西大豆出口占比 90%,玉米 60%,受极端气候影响,全球大豆、玉米产 量预计下滑 3-5%。2021 年以来,受拉尼娜气候影响,位于南北美洲的玉米、大豆核心 主产区遭遇了多年难遇的极端旱情,严重的旱情将对全球玉米和大豆产量造成冲击,从 而影响全球供给。截至 21/22 年度,美国、巴西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玉米和大豆出口国, 玉米出口量占全球比例分别达到 32%、23%,大豆出口量占比分别 37%、53%。而两 国农业种植区域均遭遇严重干旱气候,美国农业部 5 月最新发布的供需平衡表显示, 21/22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测值 3.5 亿吨,较 20/21 年度 3.7 亿吨下降 5.4%;而玉米产量 受到的影响更多体现在 22/23 年度,预测全球玉米 22/23 年度产量 11.8 亿吨,较 21/22 年度 12.2 亿吨下降 3.3%。

  历史上粮食危机多数受拉尼娜气候影响,美国、南美干旱,澳洲、东南亚多雨,导 致大豆、玉米、小麦减产。拉尼娜现象一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 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另外使非洲 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区异常寒冷。受此影响,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 家大豆、玉米、小麦产量下滑造成粮价上涨。回顾历史 7 次典型粮食危机,多数都受拉 尼娜气候影响,包括 1972-1974 年、2000 年初、2006-2008 年、2010-2012 年、2020 年 至今,其中 2010-2011 年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交替出现,导致全球包括巴西、乌克兰在 内的多个粮食生产国遭遇极端气候影响,农产品产量下滑,粮价大幅上行,2010/6-2011/6 小麦期货价格最大涨幅达 110%,玉米 139%,大豆 59%。

  拉尼娜气候通常持续 2-3 年,今年 6-8 月仍可能受极端气候影响,供给承压或继续推升粮价上行。2020 年 8 月以来厄尔尼诺指数持续小于-0.5,拉尼娜气候维持较长时间, 近日印度的持续高温也与之相关。今年是本轮拉尼娜气候第 3 年,根据 2022 年 5 月美 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最新预测,6-8 月拉尼娜气候持续的概率为 59%,美国西部的干旱天 气有向中部继续扩散的可能,再次侵蚀大豆及玉米的种植区域,高温干旱对美国农作物 产量的影响短期内恐难结束,极端气候环境持续对供给施压,全球粮价上行动力仍存。

  变异毒株反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受阻。由于粮食价值链复杂, 疫情防控下的隔离政策导致了农田、畜牧等环节短期内的劳动力出现短缺,同时影响粮 食贸易和运输,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受阻。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德尔塔和奥密克 戎等变种毒株传染速度更快,传染力更强,在全球疫苗接种率依然不高的情况下,部分 地区出现大规模疫情爆发依然需要采取封锁措施,影响农作物生产,限制货物流动,这 对全球粮食供应链来说是持续的潜在威胁。

  今年以来全球海运运费反弹超 90%,或将继续推动粮价上涨。今年以来在奥秘克戎 的重创下,全球再次出现港口堵塞、船只延误等情况,进而导致船舶紧缺,全球海运运 费反弹走高,截至 5/31,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反映全球干散货即时海运运费价格水平) 较年初低点涨幅达 98%。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运费或将维持高位,运输成本的提升 将推高玉米、大豆、白糖等重要贸易品种的到岸价格,进而推动全球粮价上涨。

  各国密集出台禁令限制农产品出口,受限小麦、豆油占全球出口比重超 30%。极端 气候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粮食危机,各国纷纷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 3 月以来已有超过 20 个国家出台粮食出口禁令,涉及小麦、大 麦、玉米、豆油、糖等多个品种。其中小麦作为全球超 40%人口的主粮,目前已有超过 10 个国家对其颁布出口禁令,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匈牙利等,受限小麦占全球 出口比重超 30%。此外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的豆油出口国,2020 年出口占全球比重 40%, 伴随其 3 月出台禁令限制豆油、豆粕出口,全球油料供应短期承压。各国为保障国内粮 食安全而限制农产品出口,一定程度上导致粮食供给短缺,是加速粮价上行的关键因素 之一。后续需跟踪其他粮食主产国是否出台相关贸易限制,其中大米主要出口国印度、 泰国、越南近期表示可能收紧大米出口;极端气候影响下美国、巴西等大豆出口国可能 限制大豆出口。

  俄罗斯化肥出口占全球约 15%,延长肥料出口禁令推动了更广泛的农产品价格走 高。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2019 年俄罗斯钾肥、氮肥、磷肥出口量分别 647、 719、295 万吨,占全球比重 19%、15%、14%。同时白俄罗斯也是全球重要的钾肥出口 国,2019 年出口占全球比重 18%,与俄罗斯合计 37%。贸易限制与“被制裁”背景下, 全球肥料价格指数年初至今涨幅已达 30%,4/27 俄罗斯宣布延长化肥出口禁令至 8/31, 作为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植的生命线,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限势必影响全球农作物 生产,引发粮食供应短缺。此外,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成本,化肥价格的走高也会助推 粮食价格上涨,今年以来 CBOT 大豆、玉米、小麦涨幅分别 26%、27%、41%。

  从历史来看,贸易限制是引发 2008 年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催化之一,据联合国粮 农组织统计,为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维护本国粮食安全,2006-2008 年超过 40 个 国家和地区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典型如阿根廷于 2007/11 将大豆出口税从 27.5%提高到 35%,直接导致了 2008 年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下降 60%,全球粮食供应短缺,粮价快 速上行,2007/1-2008/7 玉米期货价格最大涨幅 120%、大豆 145%。

  近三年全球谷物消费量维持 2%左右增长,当前大豆、小麦、玉米库存消费比均处 2015 年来最低。近年来全球粮食消费量基本维持稳定增长,2019-2021 年全球谷物消费 量同比增速分别 1.6%、1.2%、2.5%。需求稳定增长下供给短缺导致全球粮食库存消费 比(年末库存/年内消费量)持续下降,作为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库存消费比 下降代表当前库存所能满足的消费需求降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1 年全球大豆 库存消费比 23%,为 2013 年以来最低;玉米 26%,2015 年以来最低;小麦 33%,2014 年以来最低。全球小麦库存消费比更接近 20%,即目前全 球小麦库存仅剩年消费量的 1/5,处于 2008 年粮食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传统能源价格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和成本效应拉动粮价上行。从历史表现来看,石 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与粮食价格走势高度拟合,这主要由于两点:(1)成本效应, 原油价格上涨会拉动以原油为成本的柴油、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产品价格上行,而 作为农作物的生产成本,这些产品的价格上行会进一步推升小麦、大米等主粮价格上涨; (2)替代效应,原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其替代品需求提升,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PTA 等,从而导致相关原材料价格上行,包括玉米、棉花、菜籽油等油料油脂,而经济 作物价格上行的同时又会导致其种植意愿增强,挤占粮食作物耕地,进而拉动粮价进一 步上涨。据农业经济学家樊胜根测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的 1/4-1/3 是生物燃料导 致的,例如美国用玉米生产燃料,欧洲将种小麦和玉米的土地该种油菜籽,用植物油生 产燃料。目前美国汽车烧的粮食足可保证 82 个缺粮的低收入国家所需。

  能源价格上涨是 1970 年代和 2006-08 年粮食危机的主导因素,本轮原油涨价支撑 农产品价格。1970 年代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飙升,是 1972-74 年和 1978-80 年两轮粮 食危机的主要原因。2007 年初在欧亚经济强劲增长和伊朗局势恶化等影响下,原油价格 持续上涨,带动粮价快速上行。本轮受货币宽松和俄乌冲突影响,原油价格持续上行, 对化肥等农产品生产成本和粮食价格形成支撑。近期由于国际油价飙升让巴西糖厂关注 到乙醇更高的利润空间,当地大量的甘蔗加工厂正取消糖出口合同转而生产乙醇,预计 2022/23 年度将减少约 120 万吨食糖产量。

  得益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及粮食储备制度,我国主粮基本能维持自产自足,受 海外价格上涨影响有限,更多受国内气候、防疫政策等因素影响。但大豆、油料等经济 作物对外依存度高,食糖、种业近年来进口占比提升明显,全球粮食危机下需警惕输入 性通胀压力。当前国内粮价易涨难跌,高层已充分重视粮食安全,政策持续加码种业振 兴、农业现代化或成新的投资主线. 国内主粮对外依存度低,海外价格上涨影响有限

  我国主粮供给充足,谷物进口依赖度低于 10%,价格受海外影响有限。得益于国家 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及政策支持,我国主粮基本能维持自产自足,进口依赖度较低。其中 稻谷产量基本与消费量持平,按照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计算进口依赖度,过去 10 年基 本维持 0-2.5%左右极低水平;小麦和玉米同样可满足自产自足,进口依赖度基本保持在 10%以下,但疫情之后为做好存量准备进口规模有所提升,国内小麦进口依赖度从 2019 年 3.5%提升至 2021 年 6.1%;玉米从 2.8%提升至 9.1%。整体来看,我国谷物进口占比 不高,因此海外主粮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2020 年以来国内小麦、玉米、稻谷 期货价格分别上涨 46%、54%、7%,远低于 CBOT 涨幅 94%、92%、31%。今年以来国 内小麦、玉米、稻谷分别涨 16%、10%、3%,远低于 CBOT 的 41%、27%、17%。

  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超 80%,食用植物油近 30%,受海外价格上涨影响较大。从 供给端来看,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年产量不足 2000 万吨,而消费量基本维持 1.2 亿 吨左右,进口依赖度常年维持 80%以上高位。此外,我国食用植物油同样高度依赖进口, 其中棕榈油进口量与消费量持平,基本完全依赖进口;菜籽油进口依赖度过去三年均保 持 35%以上。糖类方面,我国供给相对紧张,近年来进口依赖度提升明显,2016 年以来 我国食糖进口量从 429 万吨提升至 540 万吨,进口依赖度从 25%大幅提升至 34%。从价 格来看,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种受海外价格上涨影响更大,2020 年以来国内大豆、棕榈油、 豆油期货价格分别上涨 65%、87%、72%,同期国际价格涨幅 77%、119%、122%。尤其 今年以来,国内大豆、棕榈油、豆油分别涨 8%、39%、32%,较国际价格涨幅 26%、 29%、38%相差无几。

  我国大豆、食糖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极端气候影响及贸易限制可能导致输入 性通胀。截至 2021 年我国大豆进口中有 60%来自巴西,34%来自美国,严重干旱气候 可能造成产量下滑,考虑中国大豆 80%以上的进口依赖度,后续国内大豆和豆油价格可 能受国际价格影响,出现较大幅度上行。此外,我国食糖进口主要来自巴西,2021 年占 比高达 83%,而近期巴西大量甘蔗加工厂正在取消部分糖出口合同,在 2022/23 年度或 将减少约 120 万吨食糖产量,可能引发输入型通胀,造成国内糖类价格上涨。

  种业:国内种业大而不强,2021 年贸易逆差超 3.7 亿美元,黑麦种子进口价格 2021 年以来涨超 90%。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很多农作物缺乏替代品种,我 国种子进口依赖度较高。2021 年我国种植用的种子、果实及孢子进口金额达 5.2 亿美元, 而出口金额仅 1.4 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 3.7 亿美元。从品类上来看,蔬菜种子是我国 主要的进口种子,2021 年蔬菜种子进口规模 2.4 亿美元,占比接近 50%,而我国同时是 全球最大的蔬菜消费国,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人均蔬菜消费量 377 公 斤,高居全球第一。从价格来看,黑麦种子进口价格去年以来持续上涨,22/4 进口均价 2.3 美元/千克,较去年初涨幅高达 92%。相比之下,蔬菜种子无明显输入性通胀压力, 22/4 蔬菜种子进口均价 25 美元/千克,低于过去两年均值 26 美元/千克。从进口来源看, 美国是我国进口种子的主要来源国,占比接近 30%,我国种业大而不强,进口依赖度较 高,尤其关键品类依赖进口隐含风险,随着《种业振兴方案》深入推进,我国种业有望 迎来加速发展期。

  受不利天气和疫情防控影响,国内大豆、食糖、植物油产量预测持续下调。根据农 业部最新发布《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我国 21/22 年度玉米产量基本保持平稳,但 受气候、防疫等多因素影响,大豆、食糖、植物油等进口依赖度较高品种产量预测值持 续下调。其中:大豆 21/22 年度产量预测 1640 万吨,较去年底预测值下调 12%,较 20/21 年度下滑 16%,叠加当前库存消费比 4%绝对低位,未来预计大豆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②食糖 21/22 年度预测产量 972 万吨,较去年底预测值下调 6%,较 20/21 年度下滑 9%。 主要受不利天气和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甘蔗和甜菜出糖率不同程度下降,加上云南境 外种植甘蔗入境数量及质量大幅下降,全国食糖产量低于预期。③食用植物油 21/22 年 度预测产量 2815 万吨,较去年底预测值下调 5%,较 20/21 年度下滑 1.4%。由于美国、 巴西等大豆主产国其后不确定性较大,故调减大豆进口量引致豆油产量预测下调。

  国内小麦、稻谷等口粮库存仍足,但大豆库存消费比仅 4%,各类油脂处 20-30% 低位。从库存消费比来看,当前农业部预测 2022 年小麦 155%,较 2021 年 103%进一步 提升,稻谷虽有所下调,但仍处 71%高位,玉米、食糖库存消费比均处 40%以上安全水 平。国内库存危机主要体现在大豆、植物油等品种,其中大豆 2022 年预测库存消费比 仅 4%,较去年 9%进一步下降,处于联合国认定的紧急状态(低于 14%)。油脂方面, 豆油 2022 年预测库存消费比 20%,较去年 23%进一步下滑。

  农业部价格预测:大豆上调 4%,玉米、食糖、油脂等维持高位,国内粮价易涨难 跌。按照农业部 5 月最新估算,由于国内库存逐渐见底,预计 21/22 年度(至 22 年 9 月)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 6000-6200 元/吨,较上月预测值提高 200 元/吨,中位数计 算上调幅度 4%,预计国内大豆价格上行空间仍存;玉米、食糖、豆油、菜籽油等品种 价格仍维持高位。整体来看,国际粮价上涨趋势短期难缓解,国内疫情叠加气候影响农 作物产量,国内粮价易涨难跌。

  下半年国内粮价是否上行关键在于:(1)秋汛对去年秋冬种的影响;(2)疫情对今 年春播的影响;(3)气候、疫情防控对今年夏收的影响。

  吉林粮食产量占全国 6%,3-4 月疫情扩散正值春耕,物流受阻抬升成本。2020 年 吉林粮食产量 3803 万吨,全国排名第五,其中玉米产量占全国 11%、大豆 3%、稻谷 3%。3-4 月疫情扩散期正值春耕(通常 3-5 月),虽在完成社会面清零后全力推进确保春 耕,但从全国货运数据看,主要粮食生产区依然会受到物流、劳动力流动阻滞等的影响。 尤其是吉林、河南、山东货运流量指数同比降幅仍超过 20%,货运物流受阻可能抬升生 产和运输成本,进而推动国内粮价走高。

  从小满到立秋,重点跟踪气候、疫情管控对夏收影响。上半年疫情对春播的冲击究 竟有多大,到夏收才能给出答案,这也是下半年国内粮价是否上行的关键,特别是粮食 主产区疫情防控也可能造成不确定性。5-8 月我国粮食主产区将按照从南到北、从东到 西的顺序依次进入夏收季节,粮食品种将由冬小麦依次变为水稻、春小麦。气候重点关 注陕西、河南等地高温,山东、河北等地 6 月下旬雨季提前。其中陕西 5/25-6/15 为冬 小麦收割季,期间陕西小麦主产地渭南市最高气温平均 31.7℃,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同期 均值 29.8℃;此外,河南作为全国小麦产量第一省,6/1-6/15 夏收期间全省小麦主产地 周口市最高温度平均 34℃,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 33.8℃。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市 6/1 正式进入汛期,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早,预计 6/10-6/30 夏收期间有雨天数达 14 天,远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 3.3 天。

  疫情防控限制返乡收割,影响程度仍待跟踪。除气候影响外,疫情防控也需要对夏 收给予更大力度支持,5 月河南省多地开展全员核酸便是为即将到来的夏收做准备。但 夏粮收割需要大量农民工返乡,而上海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流入地,目前包括河南、 山东在内的多个粮食主产地针对高风险地区流出人员依然采用 7+7 隔离措施,一定程度 限制了夏收进展。

  国家在国内粮食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粮食储备制度在特殊时刻可稳定国内粮价。 2020 年国有粮食企业主要品种销售量占全国消费量的比重:小麦 65%、稻谷 45%、玉 米 71%、大豆 49%,中央储备粮可在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异 常波动或者重大自然灾害、其他突发事件时予以动用。自粮食储备制度实施以来,我国 粮食 CPI 受海外干扰明显减小,我们认为以中储粮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有能力在特殊时刻 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后续更多需要关注今年夏收情况对粮食价格中枢的影响。

  粮食在我国 CPI 篮子中占比仅 2%,粮价本身对 CPI 影响有限,但其对肉类等其 他食品的传导不容忽视。今年 1-4 月国内 CPI 同比从 0.9%升至 2.1%,食品 CPI 从-3.8% 升至 1.9%,其中粮食 CPI 从 1.6%升至 2.7%。粮食价格向 CPI 的传导有两种途径:

  (1)直接传导:影响程度有限。粮价可直接拉动 CPI,其中小麦、玉米和稻谷作为 我国主要口粮,是影响粮食 CPI 的主要品种,而由于对外依存度低,受国家粮食储备主 导等因素影响,我国稻谷价格相对稳定,今年以来涨幅仅 3%,粮食 CPI 上升更多受小 麦、玉米价格影响(今年以来涨幅 16%、10%)。但在我国 CPI 篮子中,粮食占比仅 2%左右,按此权重计算今年 1-4 月粮价上涨对 CPI 的直接拉动仅 0.05pct 左右,影响程度 有限。

  (2)间接传导:玉米、豆粕作为饲料推升养猪成本进而影响猪肉价格,肥料价格 走高对蔬菜、水果等更广泛的食品价格产生影响。猪饲料中的常用粮食成分有玉米、豆 粕等,其中玉米占比 60-65%,豆粕占比 20-25%,按照牧原股份披露,生猪养殖成本中 饲料成本占比 60%左右。假设玉米、豆粕价格上涨 10%,将带动养猪成本提升 5%左右, 进而导致猪肉价格上升,对 CPI 产生更明显的拉动作用。此外,俄罗斯限制化肥出口对 国内影响明显,2021 年中国进口钾肥中约 30%来自俄罗斯,近期国内化肥价格快速上 行,将对蔬菜、水果等更广泛的食品价格产生影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年内 CPI 同比 增速破 3%的可能性较大,全年有超 2.5%可能。

  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近期政策持续加码,粮食安全已成底线 年《政 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将 14 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政策基调从 2018 年 的“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转向“保障粮食安全”。去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 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将粮食安全确认为初级产品供 给保障的重要一环。今年 2 月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发展底线思维。政策强支撑, 种业振兴、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建设是重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不仅要抓好粮食生产 和重要农业品供给保障“稳增长”,打好“种业翻身仗”,更要通过“落实‘长牙齿’的 耕地保护硬措施”、“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振兴种业复兴”、“提 高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等措施以牢固现代农业基础。结合近期政策发声,我们认为 种业振兴、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将成为政策支撑重点。

  回顾 2007-2008 年粮食危机期间,全球谷物价格指数上涨 92%,农业产业链股价表 现亮眼,种植业、农化制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涨幅居前。考虑多因素触发本轮全球粮 食危机,国内大豆、油脂等品种对外依存度高,种业大而不强,关键品种依赖进口,近 期政策持续加码,粮食安全已成底线思维,关注种业振兴、农业现代化(农田、农机)、 化肥农药、养殖业。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