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亚太注册-注册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10-09 12:40    文字:【】【】【
摘要:亚太注册-注册首页,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蔬菜产品不只是数量的要求, 更主要的是追求产 品的质量和品质, 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 越来越引起

  亚太注册-注册首页,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蔬菜产品不只是数量的要求, 更主要的是追求产 品的质量和品质, 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 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目。 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一是为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为消费者身心健康,对促进 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三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国家,早已把无公害蔬菜生产列入 蔬菜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发展无公害蔬菜, 是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 二、什么是无公害蔬菜 所谓无公害蔬菜就是指蔬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 标准。无公害蔬菜也叫洁净卫生蔬菜。具体的讲,就是在蔬菜栽培过程中,以采用农业综合 防治措施为主,减少或不用高残留农药,配以微生物农药、天敌和寄生性昆虫进行病虫害防 治, 使蔬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在外观上要具有本品种的特征 特性,茎叶或果实要鲜嫩,无异味,无黄叶、老叶,无病斑、虫斑,风味纯正等特点。 三、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措施 1.选择洁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2.建立绿色蔬菜生产技术体系,防止生产性污染 3.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 (1)农业防治 a.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 b.严格进行种子消毒。 c.清除残株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源基数。 d.实行合理轮作,特别是应推广水旱轮作。 e.严格土壤消毒,应用无病虫的基质土育苗,培育无病壮苗,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f.根据综合策略,从蔬菜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就品种、播期、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等制 定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通过合理安排播期,避开病虫发生的高峰期。 g.深耕晒伐、高垄栽培、地膜覆盖,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h.田间管理工作中防止病虫害交叉感染 整枝、打杈、摘除老叶、引蔓时先健株后病株, 防止病虫害传播,尤其是辣椒、番茄的疫病、病毒病尤应注意。

  a.加强生物农药的应用研究,确保天敌的迅速繁殖,使天敌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以虫 治虫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目的。 b.科学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用 BT 乳剂防治菜青虫,杜绝甲胺磷的使用。用农用 链霉素液灌根防治蔬菜软腐病、青枯病、用井岗霉素防治霜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用斑潜 净或绿维虫螨防治斑潜蝇。用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和斑潜蝇。 c.保护利用天敌。在大棚内释放赤眼蜂防治菜青虫、烟青虫、棉铃虫均有一定效果。 (3)物理防治 a.嫁接防治土传病害。 b.应用银灰色反光膜覆盖栽培蔬菜可驱避蚜虫危害。 c.利用斑潜蝇、蚜虫、 白粉虱的趋黄性,在田间设置黄板或在大棚通风口挂黄色粘着 条诱杀蚜虫及白粉虱。 d.大力推广设施栽培,为蔬菜生产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e.狠抓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4)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a.无公害蔬菜生产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防 治。 b.选择无公害蔬菜生产限定的农药产品,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c.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用药。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推广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5.加强蔬菜产区农药管理、禁止在城市郊区确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销售高毒高残留农 药。 四、塑料大棚生产技术 1、大棚建造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地形选择:光照是塑料大棚获取热能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背风向阳、东西、南 三方没有建筑物或树林、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避免风口,防止春季大风吹 垮大棚。 (2)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 的地块。

  (3)水源的选择:大棚内水份供应完成依靠人工补充,因此,选择水源方便,距水源近 的地方。 (4)建棚朝向的选择:大棚建设的朝向应该是东西向,南北延长为好。 (5)位置的选择:为了避免粉尘,汽车驶过的含铝废气的污染,选择远离公路 200 米的 位置建大棚。 2、大棚生产的管理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与外界明显不同,但其变化又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与日变化差异, 大棚内的环境即有利于作物的生 长,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必须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灵活 的调节和控制,即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病害的发生。 (1)大棚内温度的管理 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一般的规律是:棚外气温愈高,棚内增温值愈大;棚 外气温低,棚内增温小;晴天日温差较大,阴雨天日温差小;气温愈高,日温差愈大;气温 愈低,日温差愈小。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的黄瓜、番茄、菜豆和速生叶菜等生长适温,以白天 18-26℃,夜间 13-18℃为宜;辣椒、茄子等以白天 24-30℃,夜间 18-20℃为宜。 (2)大棚内温度的管理 塑料薄膜不透气, 棚内栽培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 使棚内空气湿度增 长,若不通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 90%以上, 甚至达 100%。其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 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晴天、有风天相对湿度低,阴天、雨(雾)天相 对湿度增高。一般大棚早熟栽培蔬菜,适宜的相对湿度白天为 50%-60%,夜间 80%-90%。 (3)大棚内光照的管理 塑料薄膜透光性良好,一般透光率达 70%-80%,紫外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高于玻璃。但 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棚外弱,因此,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上,如何争取更多的光照尤为重要, 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条件,光照充足,早熟丰产就有保证。 (4)大棚内栽培的肥水管理 塑料棚早熟栽培,因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需施用的肥料种类 和浓度也不相同。果菜类定植后要迅速促进返青成活;开花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徒长, 勤施清淡人畜粪水;坐果后重施追肥,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和果实迅速膨大成熟,早上市, 防止早衰,提高单产。速生叶菜,返青成活后,应勤施肥水,促进叶菜生长发育,早上市。 肥水施用时,与保温、通风和排湿相结合,视棚内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状

  绿叶蔬菜主要包括青菜、白菜、花菜、包心白菜等。主要栽培技术: 1、实施轮作,选用前茬种植不同科蔬菜的菜地种植。常年绿叶菜直播地要进行土壤消 毒。 2、清洁田园,在前茬蔬菜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枯叶,残株及四周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减少残株上病虫源传染下茬蔬菜。 3、土壤消毒,选用在夏季,菜地深翻20厘米以上,淹水保持水层5厘米,在水面上 覆盖塑料薄膜或撒施生石灰。10天后掀开薄膜,排干水,晒白翻犁后进行种植。 4、选用优良抗病的品种,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品种。 5、夏季台风暴雨多,在下雨时采用小拱棚盖遮阳网和薄膜,防止台风暴雨影响蔬菜生 长。 6、合理灌溉,及时排灌,台风暴雨季节要及时排水,注意灌溉水不能用受污染的水, 以免蔬菜也受污染。夏季炎热中 7、合理施肥,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尽量采用多元复合肥,叶菜生长 期短,要重基肥轻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追肥或少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生长 后期不追速效氮肥。在采收前8天,停止施用氮肥,减少硝酸盐在叶菜上积累。 8、病虫害综合防治 叶菜类常见主要病害: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菌核病等,主要虫害:小菜蛾、青菜 虫、跳甲、斑潜蝇、斜纹夜蛾等。 要综合应用抗病良种、合理轮作、合理安排茬口、清洁田园科学管理肥水、土壤消毒等 农业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 药剂防治,优先选择生物农药,生化制剂或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1)病害防治采用:农用链霉素、克露、瑞毒霉、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杀 毒矾等。 (2)虫害防治采用:敌敌畏、吡虫啉、天力、氯氰菊酯、美克、锐劲特、功夫、阿维菌 素等。 (3)科学使用农药,严格农药使用浓度,做到对症下药;科学混用农药,以免降低农药 防治效果;交替使用农药,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4)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甲基 1605、杀

  9、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蔬菜。采收后的蔬菜不能用污水浸泡,不能用受污染 的器具装运蔬菜。 六、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主要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结果率高、商品性好的早中熟或中熟杂一代品种进行栽培。 如番茄选用合作 903、渝抗二号,辣椒宜选用湘研三号、渝椒四号、改良早丰,茄子宜选用 秋茄 919,渝早茄二号,三月茄等品种。 2、适时播种 培青壮苗 (1)适时播种 掌握适宜播期是高山蔬菜栽培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 播种过早, 上市时间与平坎地区相 冲突而影响价格;播种过迟,因后期温度较低而影响产量;高山地区栽培茄果类蔬菜宜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采用塑料小拱棚加地膜覆盖育苗。 苗床应选择疏松、 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无病虫、向阳、地势干燥的地块。在播种前 7—10 天对苗床进行消毒,用 65%代森锌可湿 性粉剂,或 50%托市津可湿性粉剂 200—400 倍液喷施后,闷盖 3-4 天,然后敞棚 4—5 天 后再播种。 667m2 用种量番茄约 25g, 辣椒约 50g, 茄子约 40g。 播种后用地膜加小拱棚覆盖, 待 70%幼苗“弓背”出土后,揭去地膜,以利幼苗生长。 (2)分苗假植 在 5 月中、下旬幼苗有 2—3 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假植。苗距:番茄 3cmX3cm,辣淑 4cm X 4cm,茄子 6Cm X 6Cm。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直径为 5cm 塑料营养钵进行假植,既利于发 根.又利于护根。分苗假植后,用塑料薄膜或遮阳网拱棚覆盖,返青成活逐渐敞棚,通风炼 苗,降低苗床土壤湿度,减少苗期病害,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3)苗期病害防治 幼苗期间的立枯病(俗称“麻脚子”)、猝倒病(俗称“断腰杆”、“软脚瘟”)可用 15%恶霉灵水剂 3000 倍液或 70%百德富可湿粉剂 500~700 倍液防治,灰霉病(俗称“狗 屎霉” ) 用 50%速克灵 1500~2000 倍液防治或 50%溶菌灵 500~800 倍液防治, 疫病用 58% 雷多米乐可湿粉剂(每 667m2 60~100g)或 72. 2%普力克水剂 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 3、整地作硅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期长, 产量高,效益好。 在栽培上,应选择含有机质多,土层深厚,

  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2-3 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壤土作栽培土。当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清除残技杂草,深翻炕上,整地作厢。高山夏秋季栽培,雨水较多,宜采用深沟高厢栽 培,沟深 20cm,宽 20cm,厢面宽:番茄、茄子为 1.33m,辣椒为 l.1~1.2m(包沟)。施 足基肥(占总用肥量的 60%~70%),一般每 667cm2 施腐熟堆肥 2500kg,过磷酸钙 40— 50kg, 氯化钾 20kg 或草木灰 30 一 40kg, 或复合肥 20 一 30kg。 定植前 7-10 天, 采用泡施, 然后覆土耙细整平。 4、合理密植 播种后 40 天左右,秧苗具有 5~6 片线 月下旬定植到大田。定植行株距:番 茄 66cm X33cm,每 667m2 约 3000 窝;辣椒 50cm X30—40cm,每 667cm 约 6000 株;茄子 66cm X 40cm,每 667 ㎡约 2400 窝。 5、田间管理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期长, 合理追肥是获得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秧苗返青成活生长 期,可勤施清淡人畜粪水,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定植成活后至开花结果前,应控制肥水的施 用,进行蹲苗。如土壤水分不足, 可绕少量淡粪水,利于根系生长发育,防止茎叶生长过旺, 促进提早开花结果。进入开花结果盛期,对肥水需求量较大,在行间开窝,重施 60%的浓 肥 1-2 次,并增施钾肥每 667m22 一 3kg,保证植株生长,花蕾发育,开花结果及果实膨大 的需要。在结果后期追施 30%的人畜粪水防止早衰,增加后期产量。中耕结合除草进行, 早期中耕要深, 约 5—7cm,后期浅,约 3 一 4cm。 雨后土壤板结,中耕宜在半干半湿时进行。 分次摘去下部老叶和枯黄叶,使田间通透性好,减少病害。 6、厢面覆盖 茄果类蔬菜定植缓苗成活后,随着植株生长发育,气温渐高,光照渐强,蒸发量渐大, 为了减轻高温干旱的影响,结合中耕除草,用稻草覆盖厢面,防止杂草滋生,降低土温,保 持土壤湿度,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果。 7、植株调整 当株高 33cm 时结合上厢整枝、搭架。采用人字架形搭架,单株双杆整枝,除主校外, 留第 1 花序下面的第 1 个腋芽,形成单株双杆开花结果,其余例芽及时全部摘除。每杆留 3 —4 个果穗,然后打去顶芽。茄子一般实行三丫整枝,在门茄着后,可保留上面的 2 个主枝, 下面保留 1 个健壮侧枝,其余腋芽全部摘除。 8、病虫防治 高山栽培茄果类蔬菜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有番茄早、晚疾病,辣椒疫病,灰霉病,茄

  子黄萎病、绵疫病、褐纹病等。虫害有蚜虫,红、白蜘蛛,棉铃虫和烟青虫等。在防治上应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 程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疫病可用 50%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每 667m2 用 60~100g 或 72.2%普力克水剂 600~ 8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用 50%速克灵或 50%扑海因 1500~2000 倍液喷雾,每 7~10 天 1 次, 连续 3~4 次。 黄萎病可在发病初期用 12. 5%的增效多菌灵 300 倍液灌根, 每株 100mL。 绵疫病可用 75%百菌清 600 倍液或 25%甲霜灵 750 倍液防治。褐纹病可用 75%百菌清 600 倍液或 58%瑞毒锰锌 500 倍液防治。 蚜虫用 3%辟蚜雾 3000 倍液,或 10%吡虫灵每 667m210g,或 5%蚜虱净每 667m220mL, 着重喷施叶背面防治。 红蜘蛛和白蜘蛛用 0. 9%集琦虫螨克乳油 1500~2000 倍液, 或 53. 25% 农地乐乳油 1500 倍液,或 15%扫螨净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用 2.5%天王星乳油 3000 倍液或 2.5%功夫乳油 4000 倍液,或 53.25%农地乐乳油 1500 倍液喷雾防治。小地老虎用 50%辛硫磷 800~1000 倍喷施根颈四周防治。 9、采收 一般第 1 台果宜早采,以促进 2、3 台开花挂果。高山栽培茄果类蔬菜,运输线长,应 轻采轻放,并用竹筐或塑料筐装运上市。 七、瓜类栽培技术 瓜类蔬菜主要包括黄瓜、东升南瓜、西葫芦等。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春季气温低、宜选用早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白丝条、津研 4 号、 津春 4 号、津杂 4 号、湘黄瓜 2 号,渝早黄瓜 2 号等。 2、播种:(1)播期:大棚栽培可在 12 月下旬-1 月上中旬播种;露地栽培 2 月-4 月上 旬均可播种。方法可采用直播或营养钵育苗移栽。(2)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要进行种子 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3)苗床温度管理:如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后 到开始出苗,应将温度控制在 25℃-30℃,促使快出苗。(4)苗期水肥管理:苗床在施足 底肥的情况下,一般不必追肥。 3、土壤选择: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性能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建大棚生产。 4、肥水管理:每亩有机肥 2500-3000 ㎏,复合肥 70-75 ㎏,其中:复合肥 60%做基肥, 40%做追肥,定植后要控制肥水的施用,促进幼苗的成活,开花前少施轻施氮肥防止徒长, 坐果后施一次追肥,促进瓜的生长。 5、栽培定植:定植前 7-10 天施足底肥。行距 45-50 ㎝,株距 25-35 ㎝,每塘二株,瓜

  6、田间管理:(1)光照管理:(2)温度的管理:当气温达 30℃以上时,要开棚门或 四周通风。(3)湿度的管理:(4)植株调整:植株 30 厘米左右搭架,在大棚内最好采用 吊绳,一株一绳,绳的上端系在顶架上,下端用小木桩固定或直接系在黄瓜根部,随瓜蔓的 生长约 4-6 天绑一次。主蔓结瓜为主的瓜,侧蔓刚一发生就要及时摘除,以免养份的损耗, 要及时摘除主蔓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畸形瓜、卷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7、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是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是黄守瓜。 (1)病害防治措施:不用种过瓜类的土壤作苗床土;选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降低 田间湿度。可用 50%多菌灵 800 倍浸种 1 小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用 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用 72%霜霉疫净或 72%霜霉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防治疫病、霜霉病;用 50%枯萎必克、广枯宁、根腐灵、双效灵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 液灌根,用 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15%恶霉灵水剂 3000 倍液防治枯萎病;用 20% 病毒 A 或毒圣可性湿粉剂 500-600 倍液防治病毒病;用粉锈灵 1000 -2000 倍液、蓝宝、托 布津、多菌灵 500-800 倍液防治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大雨后发病, 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可杀得等。多种药剂交替使用,药剂单一,病原 菌易产生抗药性。 (2)虫害防治措施 小地老虎: 定植后用 90%晶体敌百虫兑水后浸鲜菜叶毒饵诱杀; 蚜虫: 注意防治有翅蚜, 重点喷施叶背、心叶、嫩尖。常用药剂有蚜 200 虱净,吡虫啉,吡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 菊酯等。 红蜘蛛:点片发生阶段进行防治,注意防治老叶。常用阿维菌素进行喷雾。 黄守瓜: 露水未干时, 在瓜苗附近撒施草木灰或石灰防止成虫产卵, 早晚进行人工捉杀, 用辛硫磷灌根防治幼虫,成虫可用乐斯本进行防治。 潜叶蝇类:害虫易产生抗性,交替用药。常用药剂有杀虫单、杀虫双,吡虫啉,乐斯本 等。 防治病虫害施用的农药必须选择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以使用的农药, 严禁施用高毒, 高毒 高残留的农药,并且严格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在果实采收前的 10 天,严禁喷施化 学农药。 8、适时采收:生长达到上市标准就要及时采收,盛瓜期 2-3 天采收一次。

  (一)无公害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菜心、小白菜、大白菜、椰菜(甘蓝)、芥蓝、芥菜等。 1 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霜霉病、丝核菌腐烂病等。 主要虫害有小菜蛾(吊丝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l 一 3 月,气温低,潮湿,霜霉病容易流行,吹南风回暖时出现软腐病。广州地 区小菜蛾大发生,特别是西洋菜、椰菜、大白菜、芥蓝等被害严重。 1.2.2 4—6 月,天气转暖,湿度大,有利病虫发生,特别是叶菜类连片种植的地区,下

  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跳甲(尤其深圳菜区,包括东莞、 惠州一带供港菜场),6 月高温时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大发生。 1.2.3 7—9 月,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继续危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猖獗危害。9 月深圳菜区小菜蛾第二个高峰开始。 1.2.4 10—12 月,干旱天气较多,蚜虫大发生,病毒病会流行危害。小菜蛾、菜青虫继

  续发生危害。黄曲条跳甲危害逐步加重。 1.3 防治策略 1.3.1 防治病毒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结合控制蚜虫危害防止 传播病毒病。 1.3.2 防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在搞好栽培技术防病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 的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 1. 3. 3 防治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主要害虫, 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 实行在栽培技术品种搭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 以生物和生化制剂为首选用药, 结合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技术。防治菜心的小菜蛾,在 5—6 叶期(抽苔前),虫口控 制在 10—20 头/100 株以下;夜蛾,每 50 平方米发现 1—2 块卵就要注意观察,掌握初孵期 防治在 3 龄期前施药。 1.4 防治方法 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菜心耐病毒病的品种有早优 l 号、早优 2 号、青梗中心、 60 天特青、70 天特青、青柳叶中心、迟心 2 号、迟心 29 号、8722 等,耐霜霉病、菌核病

  的有四九-19、四九-20 号菜心等。小白菜抗病毒病及抗耐霜霉病品种有 17 号、D94、上海 四月慢,抗霜霉病品种有迟黑叶白菜,耐霜霉病及软腐病的品种有春水白菜。大白菜抗或耐 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有小杂 56、早皇杂、高脚大青、中熟白麻叶等。较抗霜霉病的芥蓝 品种有中花芥蓝。 1.4.2 栽培防治。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前一茬蔬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除残株 旧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残留病菌及虫、卵。夏秋季推广遮阳网(凉爽纱)覆盖栽培技术, 有利于早生快长,提高抗病能力。 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限制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如大面积种植叶菜的菜场,可适当种植一定 数量的棚架作物以分隔。病毒病流行的秋冬季,种植小白菜推广直播方法,施足基肥和增施 钾肥,减轻病毒病危害。 1.4.3 生物防治。防治小菜蛾、菜青虫采用生物制剂:复方菜虫菌、高效 B.T.乳剂及 粉剂、B.T.水剂、大宝、百特宝、威霸、害极灭(详见病虫防治及药剂使用技术章节);防 治软腐病,可使用农抗 75-1 或菜丰宁、农用链霉素等。 1.4.4 化学防治。防治小菜蛾兼治菜青虫可用抗虫 922、宝路可湿性粉剂、抑太保(广州 菜区),防治黄曲条跳甲,采用杀虫双、敌敌畏、马拉硫磷、巴丹、兴棉宝等。 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用抑太保、兴棉宝等。防治蚜虫用克蚜星、辟蚜雾、乐菊酯、乐果 等。防治霜霉病用瑞毒霉锰锌、杀毒矾、氧氯化铜,防治炭疽病和丝核菌腐烂病用甲基托布 津、多菌灵。 施药安全间隔期见第三章。 2 肥料施用规程 2.1 施肥策略。叶菜类蔬菜中一般含硝酸盐较高,不同施肥措施对其含量变化幅度影响较 大,必须严格执行合理的施肥规程,尤其是控制接近收获期化肥的施用量,避免氮肥过重。 以中迟菜心施用 BB 肥为例: 基肥占 15%; 苗期(3—4 叶龄)占 20%; 中期(6—7 叶龄)占 30%; 中后期(9—10 叶龄)占 35%,总肥量 30—45 公斤/1/15 公顷。 2.2 施足基肥。小白菜、菜心及芥菜每 1/15 公顷施腐熟粪肥 1000—1500 公斤,或用氨水 5 公斤加磷钾肥 25—40 公斤。 或康宝肥 25—40 公斤。 或 BB 肥 7. 5 公斤加有机肥 250 公斤。 椰菜、花菜、芥蓝、结球芥蓝施腐熟粪肥 2500—4000 公斤,或饼肥(花生麸)60—70 公斤, 或康宝肥 40 公斤,BB 肥 10 公斤加有机肥 250 公斤。 2.3 合理追肥。各类叶菜栽培技术不同,可按具体情况合理追肥。另外,叶菜如偏施氮肥 太多,尤其接近收获时追施氮肥太多,硝酸盐含量很容易超过标准,所以必须严格按规程追

  白菜、菜心追 BB 肥 20—30 公斤,或康宝肥 25 公斤;椰菜、召菜、花椰菜、大芥菜等,追 BB 肥 35 公斤,或康宝肥 25—40 公斤。 3 环境清洁规程 3.1 合理规划蔬菜生产基地,要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厂地区,叶菜是以叶片为主要食 用部分,特别要防止微尘的污染。 3.2 原有蔬菜基地的土质进行普查,要求菜地土壤符合菜田卫生标准,否则不能种菜。对 附近的工厂,必须严格加强环境保护条件,使“三废”符合排放标准。 3.3 搞好蔬菜田灌溉系统基本建设,保护蔬菜灌溉水源不受污染,淋菜的水必须符合卫生 标准,并尽量做到灌与排分渠、避免串灌。 3.4 蔬菜收获阶段不用粪水肥追肥,收获时禁止用污水洗菜。 (二)无公害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瓜类蔬菜主要有:黄瓜、节瓜、冬瓜、丝瓜、苦瓜、白瓜等。 1 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 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潜蝇、黄守瓜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1—3 月,节瓜、黄瓜枯萎病容易发生,特别在寒潮和回暖间隔出现,阴雨多的季 节容易流行。3 月以后,黄瓜霜霉病开始出现,黄守瓜越冬成虫飞到瓜苗上危害及产卵。 1.2.2 4—6 月枯萎病继续危害。霜霉病发生季节,主要危害黄瓜、丝瓜,疫病危害黄瓜、 节瓜、冬瓜。苦瓜主要受白粉病危害。5 月蓟马普遍发生危害,主要危害节瓜和冬瓜。潜蝇 危害瓜类叶片。 1.2.3 7—9 月,高温季节,蓟马、潜叶蝇大发生,主要危害夏、秋植节瓜、冬瓜。病毒

  病严重,主要危害节瓜、黄瓜。 1.2.4 10—12 月,干旱季节,蚜虫较多。

  1.3 防治策略 1.3.1 春季以防病为主,以抗病品种为基础,搞好高畦栽培,加强排水,降低田间土壤 积水等防病措施为重点,结合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的综合技术。 1.3.2 夏季以防虫为主,掌握不同作物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害虫的发生规律,预防为主, 合理用药,压低虫口基数,控制暴发危害,减少损失。防治蓟马,必须把每个生长顶梢的虫

  口控制在 3—5 头以下。防治蚜虫,掌握在每株有蚜虫 3—5 头时,即要施药防治。 1.4 防治方法 1.4.1 选用抗病品种。抗或耐霜霉病,炭疽病或枯萎病等的黄瓜品种有早青 1 号、早青 2 号、夏青 3 号、夏青 4 号,北方品种有津杂 2 号、津杂 4 号、津青 4 号、农大 14 号;耐 病毒病的有夏秋青。高抗枯萎病的节瓜品种有七星仔 37 号,较耐炭疽病的有江心 4 号、冠 星 2 号等。耐白粉病的苦瓜品种有夏丰 3 号、穗新 1 号;抗枯萎病的夏蕾等。抗角斑病和白 粉病的丝瓜品种有夏棠 l 号。 1.4.2 栽培防治。实行轮作,避免连作,选择地势较高,能灌能排、质地疏松且比较肥 沃的地块,施足基肥。早春采用小弓棚防寒农膜覆盖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高畦深 沟方式,有利排水,防止积水。夏节瓜选择避免与春节瓜、茄子相连的地块,防止蓟马大量 转移危害。银膜、银灰色遮阳网覆盖防治蚜虫、蓟马。 1.4.3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霜霉病、疫病采用杀毒矾或瑞毒霉锰锌、甲霜铜、普力 克、氧氯化铜等。 防治节瓜枯萎病用多菌灵淋施或甲基托布津淋施,注意冬瓜不要淋药,因易发生药害。 防治白粉病用农抗 120、粉锈宁、灭病威,防治炭疽病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氧氯化铜、 灭病威等,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有氧氯化铜、农用链霉素。 防治蓟马使用七星宝、抗虫 922、好年冬、杀虫双、巴丹等轮换使用。防治蚜虫用克蚜星、 辟蚜雾、乐果等。防治美洲斑潜蝇用七星宝。 2 肥料施用规程 2.1 施肥策略。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比叶菜类蔬菜较低,一般不超过 400ppm,所以施肥 主要以提高产量和瓜果质量,以及配合病害防治为目标。以节瓜施用瓜类配方肥为例:基肥 占 20%,苗期(4—5 叶龄)占 15%,中前期(插竹前)占 25%,中后期(结瓜期)占 30%,其 余 10%作补肥施,总施肥量为 90—100 公斤/1/15 公顷。 2.2 施足基肥。每 1/15 公顷用牛猪粪 1000—1500 公斤,加 15 公斤配方肥,或花生麸 50 公斤左右,或康宝肥 40 公斤,生产期长及耐肥的如冬瓜、苦瓜则多施,黄瓜可减少,另加 过磷酸钙 10—15 公斤或石灰 30 公斤,丝瓜加草木灰 50—75 公斤,节瓜可混合禽畜毛 30 公斤、草木灰等作基肥。 2.3 合理追肥。总量为土杂肥 750—1000 公斤,毛肥 5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化肥 25— 30 公斤,分多次追施。一般掌握幼苗期占 i0%一 20%,抽蔓期 20%一 30%,结果期 30% 一 50%。也可插竹前追施康宝肥 50 公斤,收获前 1 周 25—40 公斤。

  3.1 合理规划瓜类生产基地,要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厂地区。瓜类对二氧化硫等气体 污染较敏感,特别注意防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微尘的污染。 3.2 原有蔬菜生产基地附近的工厂,应加强环境保护。使“三废”排放符合卫生标准。 3.3 搞好菜田基本建设,合理排灌,保证水源不受污染。 (三)无公害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茄果类蔬菜主要有:番茄、茄瓜、辣椒三种。 1 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番茄晚疫病、褐斑病、叶霉 病、斑枯病、脐腐、早疫病等,茄子褐纹病、绵腐病等,辣椒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主 要虫害有螨类、蓟马、蚜虫、夜蛾、潜叶蝇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2—5 月,春季和夏初,气温由低较高,湿润天气多,茄果类主要受真菌性病害危 害, 反映在叶片上出现叶斑或果实引起腐烂。 此时期重点防治叶斑性和果实病害兼防病毒病。 4—5 月开始防治螨类危害。 1.2.2 6—9 月,从夏季到秋初,气温高,青枯病危害最严重。螨类盛发期。此时期重点

  防治青枯病以及螨类、蓟马。并注意控制夜蛾、潜蝇的危害。 1.2.3 10—1 月,气温干旱季节,蚜虫发生多,病毒病流行时间,应重点控制病毒病及

  蚜虫、螨类危害。 1.3 防治策略 1.3.1 对病毒病、青枯病和枯萎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结合提高植株抗性为主的 栽培防病措施。 1.3.2 对一般真菌性病害以及虫害,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优先选用较抗病的杂交一代品 种,紧密与高产栽培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螨,掌握在 2—5 叶片出现 害螨,每片叶有 2—5 头螨即可施药防治。防治蚜虫可参考瓜类指标。 1.4 防治方法 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高抗青枯病及耐病毒病番茄品种有夏星、丰顺,抗青枯病 的有多宝,中抗青枯病和耐病毒病的有粤红玉、粤星。茄瓜品种一般比番茄抗病。“湘研” 系列的辣椒品种比“中蔬”系列抗青枯病。甜尖椒 2 号耐炭疽病和病毒病。指天椒抗病虫能 力强。

  1.4.2 栽培防治。实行水旱轮作,合理布局,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最好选 2—3 年内未 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施足基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育苗地严格消毒及防治病虫害,保证 移植时获得无病虫壮苗。选择壤土栽培,防止积水和太干旱,保持湿润。 1.4.3 化学防治。防治青枯病(预防为主)用氧氯化铜、胶氨铜、农用链霉素。防治晚疫病 用瑞毒霉、氧氯化铜。防治炭疽病、叶霉病、绵腐病、早疫病及褐纹病等用甲基托布津、多 菌灵、灭病威、百菌清。防治螨类用抗螨 23、克螨特、托尔克、螨克。 防治蓟马(参照瓜类的蓟马防治用药)。 防治蚜虫(参照瓜类的蚜虫防治用药)。 防治夜蛾(参照叶蔬类夜蛾类防治用药)。 2 肥料施用规程 2.1 施肥策略。茄果类蔬菜含硝酸盐一般比瓜类低,较为安全,其肥料施用规程以提高产 量和商品质量为目标。配方肥总肥量 90—100 公斤/1/15 公顷,方法可参照瓜类。 2.2 重施基肥。茄果类是一种根群发达,需要大量肥料作基肥的蔬菜,磷钾肥也需一定数 量,一般每 1/15 公顷需腐熟猪牛粪肥 1500—2500 公斤或花生麸 50—75 公斤,或康宝肥 40 公斤。另加过磷酸钙 25—50 公斤或石灰 40 公斤,氯化钾 10—15 公斤或草木灰 50 一 75 公斤。 2.3 及时合理追肥。移植后的生长前期应早点追施适量速效性的氮肥,让其早生快发。由 于茄果类蔬菜的结果期长,需肥量大,除了基肥外,在生产结实期间适当增加追肥的数量及 次数,以促进后期的生长和结果。收获期 7—10 天追施 1 次,每次康宝肥 25—40 公斤/1 /15 公顷,或 BB 肥 10—15 公斤,以保证获得高产。 3 环境清洁规程 可参考瓜类规程。 (四)无公害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豆类蔬菜主要有:菜豆、豇豆、豌豆等。 1 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主要虫害 有螨类、蚜虫、豇豆荚螟、豆杆蝇、夜蛾、潜叶蝇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2—4 月,春季及夏初,湿度大,气温适宜,有利于锈病流行危害,这段期间主要

  5—9 月,气温高,有利于螨类、豇豆荚螟、潜叶蝇等虫害发生,这段时间以防治

  豆类虫害为主,兼治叶斑病、锈病、枯萎病等。 1.2.3 10—1 月,干旱季节,主要防治蚜虫、病毒病。12—1 月,豌豆白粉病发生危害。

  1.3 防治策略 1.3.1 突出重点,病害重点抓住锈病、叶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虫害重点抓豇豆荚螟和豆 杆蝇的防治。 1.3.2 以品种、栽培防病为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准确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 治螨类、蚜虫及夜蛾的指标可参考茄果类、瓜类和叶菜类蔬菜)。 1.4 防治方法 1.4.1 应用抗病品种。豆角品种揭上 2 号、芦花白、二芦白豆角对枯萎病、锈病有一定抗 性,金山豆较抗白粉病,春燕、夏宝抗病性较强。抗锈病较强的菜豆品种有抗寒 2 号、双青 玉豆、12 号菜豆等。豌豆抗白粉病的品种有红花豌豆。在豆类发病严重的地区可因地制宜 种植。 1.4.2 栽培防病。合理布局,实行轮作,高畦栽培,防止积水。保持畦与畦之间通风,降 低湿度。 1.4,3 化学防治。防治锈病采用百科、粉锈宁、百菌清、防治白粉病用锈粉宁、农抗 120、 甲基托布津,防治叶斑病用百菌清、灭病威、甲基托布津等。 防治豆荚螟采用复方菜虫菌、抑太保、兴棉宝,抗虫 922 等。防治豆杆蝇用巴丹、杀虫双。 防治蚜虫、潜蝇参照瓜类。 2 肥料施用规程 2.1 施肥策略。豆类蔬菜含硝酸盐量比瓜类蔬菜稍高,但比叶菜类低得多,一般不超过 400ppm,所以豆类作物肥料的施用规程以提高产量为目标。 2.2 豆类作物发芽初期,幼芽生长的能量来源主要靠子叶中贮藏的养分,待其他叶展开, 并迅速扩大叶面积发挥光合作用功能, 还有根瘤菌固氮作用, 所以豆类作物的基肥宜用迟效 性的腐熟堆肥、厩肥、土杂肥,不宜用过多的氮素肥料作种肥,以防止烂种。一般每 1/15 公顷用厩肥 1000—1500 公斤,或垃圾肥 2500—5000 公斤,加配方肥 15 公斤,或康宝肥 25 —40 公斤,分别加氯化钾 15—20 公斤或草木灰 100 公斤,混合过磷酸钙 15—25 公斤,保 持长势壮旺,不徒长。 2.3 合理追肥。豆类作物需肥中等,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遇上雨季,雨天不宜 追肥,每次追肥应抓紧在晴天进行。幼苗期应薄施氮肥,随着植株增长才适当加浓,现花蕾

  时 1/15 公顷增施配方肥 20—25 公斤,或复合肥 20 公斤,或康宝肥 50 公斤,以后看长势 而定。 3 环境清洁规程 豆类蔬菜对气体污染较敏感,容易受有害气体的影响,同时,在同等条件下,对氰化物的吸 收较其他蔬菜多,所以特别要注意环境清洁(参照瓜类规程)。

  西兰花,又叫青花菜、绿花菜、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与花椰菜类似,属甘 蓝的一个变种。西兰花起源于地中海东部沿岸,于 19 世纪传入我国。西兰花盛产于欧美各 国,日本栽培也很普遍,近年来全国各省相继引种栽培,发展很快。 1、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西兰花植株高大,茎粗节长,根系发达,主根基部粗大,主要根系分布于 35cm 土层中。 叶色呈深蓝绿色,蜡质层较厚,叶型有阔叶型和长叶型两种。一般植株具有 20 片左右叶时, 茎顶才能形成花球,花球绿色至深绿色。西兰花与花椰菜花球性状有许多不同之处:花球色 泽不同;西兰花的花枝较长,故花呈降落伞形,花椰菜的花球则是由花薹、花枝、花蕾短缩 聚合而成的;花椰菜叶腋芽萌发性差,作为顶芽的花球采收后,栽培即告结束,而西兰花的 腋芽萌发力强,顶端花球采收后,腋芽即可形成侧花球,虽球形较小,但可多次采收,占单 株产量的 30%。在实际操作时,通过打杈来采收顶端花球;花椰菜花球表面没有明显的蕾 粒,不易松散,采收期长,而西兰花花球表面是大而明显的蕾粒,且均为分化完全的花蕾, 因而西兰花的适收期很短, 稍有延迟则花球的花枝伸长, 花球松散, 部分花蕾开放。 花黄色, 结长角果,种子千粒重 3-4g。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西兰花属于半耐寒作物,怕炎热,不耐霜冻。生育适温 20 一 25℃,5℃以下生长受到 抑制, 25℃以上的高温易徒长。 种子发芽适温为 20~25℃, 茎叶生长适宜温度是 20 一 22℃, 花球形成的适温为 15-18℃,花球肥大期温度超过 25℃时,花蕾失去绿色而变黄松散。与花 椰菜类似,其花芽分化属绿体春化型,故栽培时务必创造条件使之感应低温,通过春化。花 芽分化期遇 30℃以上高温会产生毛叶花球,影响品质。 2.光照 西兰花属低温长日照作物, 也是喜光作物。 但对光照要求不严格, 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所以可春秋两季栽培。 但长日照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花球形成, 充足的光照能提高花球产量和 品质。若日照过短,会推迟花芽分化,延长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充分。若光照不足,容 易引起幼苗徒长,花球不发达,花球颜色发黄。因此,西兰花在花球形成期必须具备一定光

  照条件,才能高产,才能使花球深绿鲜艳,品质好。切不可像管理花椰菜那样束叶盖花球。 3.水分 西兰花在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干旱,适宜生长的空气湿度为 80%-90%,土壤 湿度为 70%-80%。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则长势弱,花球小而松散,品质差。西兰花 苗期需要湿润的土壤, 但出苗后水分不宜过多, 生长期由于叶面积迅速扩大, 蒸腾作用加强, 需水量增大, 花球形成期叶面积达最大值, 花球生长需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该时期需水最多。 4.土壤 只要土壤肥力较强,追肥适当,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上均能良好生长。对土壤酸碱度的适 应范围 pH 值 5.5-8.O,生长最适 pH 值为 6.O。西兰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肥配合施 用,有利于植株和生长发育。另外还需要一定量的硼、钼、镁等微量元素,缺少这些元素易 导致茎叶开裂,花球中部或边缘花蕾出现水浸状坏死,降低品质。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用与生产季节安排 按栽培季节不同分为夏秋季西兰花(夏季播种、秋季采收)和春西兰花(冬季播种、春夏季 采收)。 2.1.1、秋冬季西兰花 秋冬季西兰花播种适期特早熟一般在 7 月下旬,早熟在 8 月上旬,中熟在 8 月中下旬, 晚熟在 9 月上中旬。 2.1.1.1 品种:优秀、炎秀、超秀、青鹤等 2.1.1.2 秧苗培育:①育苗方式:采用穴盘(128 孔)育苗,叶龄 4.0~5.0 叶,秧龄 28~35 天。②苗床(畦面)整理:采用穴盘育苗,将畦面整平。基质采用蔬菜育苗基质,播前用适 量敌克松等土壤消毒剂喷雾并拌匀,堆闷一周以上。③精细播种:用精量播种机将种子播入 穴内,浇透水并在穴盘上平铺一层薄膜,再盖上双层遮阳网,待揭去穴盘覆盖物后视穴盘墒 情喷水保湿。④苗床管理:待 65%出苗后,揭去穴盘覆盖物。当棚温高于 30℃时就应通风降 温。B 肥水:晴热天每 1~2 天上午浇水一次,二叶一心期之前一般只喷清水,二叶一心期后 浇水时加施 0.02%尿素,隔 5~7 天浇施第二次,具体情况视苗情浇水。C 炼苗与起苗:在定 植前 7 天揭去遮阳网,在露天进行高温炼苗。苗 4~5 叶即可移栽,起苗前一天将苗床浇透 水,利于带土拔苗,并用叶面肥喷施。秧苗要求:植株粗壮,叶片厚、叶色绿,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

  中荣农资 2.1.2、 春西兰花 2.1.2.1 品种:①优秀:1 月中下旬播种,4 月底至 5 月初采收

  2.1.2.2 秧苗培育:①育苗方式:采用穴盘(128 孔)保温育苗,叶龄 4.0~5.0 叶,秧 龄 45~50 天。②苗床(畦面)整理:采用穴盘育苗,将畦面整平。基质采用蔬菜育苗基质, 播前用适量敌克松等土壤消毒剂喷雾并拌匀,堆闷 10 天左右。③精细播种:先将催过芽的 种子单粒播入穴内,浇透水并在穴盘上平铺一层薄膜,再在大棚内搭建弓架,盖上薄膜保温 育苗,并视穴盘墒情喷水保湿。④苗床管理:待 65%出苗后,揭去穴盘覆盖物。当棚温高于 30℃时就应通风降温,遇寒潮夜温低于 0℃时,下午 4 时前在膜外加盖草帘、无纺布等保温 材料防冻。B 肥水:晴热天每 1~2 天上午浇水一次,二叶一心期前一般只喷清水,二叶一心 期后浇水时加施 0.02%尿素,隔 5~7 天浇施第二次,具体情况视苗情浇水。C 拔苗前:炼苗 与起苗:在定植前 7 天揭去覆盖物,并逐渐加大通风进行低温炼苗。苗 6~7 叶即可移栽, 起苗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利于带土拔苗,并用叶面肥喷施。秧苗要求植株粗壮,叶片厚、 叶色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2、选地、整地与定植 2.2.1 选地:选择无污染土地,基地周围没有化工厂、造纸厂、垃圾处理厂、专业养殖场、 医院及污水排放口等污染源, 注意与柑桔等多年生作物隔离, 防止农药飘移。 努力保护环境, 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可持续发展。前茬为水稻、瓜类、豆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 2.2.2 定植:①整地施肥:A:春西兰花,1 月上旬对土壤进行翻耕冻融,定植前 15 天旋田, 旋田前每亩全田撒施腐熟有机肥 1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100kg、尿素 10kg、过磷酸钙 50kg, 钾肥 10kg、硼肥(基施型)1.5kg;未施有机肥的田块,耕前每亩全田撒施复合肥 35kg 左 右,硼肥(基施型)1.5kg。B:秋冬西兰花,定植前 15 天旋田,旋田前每亩全田撒施腐熟 有机肥 1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100kg、尿素 10kg、 过磷酸钙 50kg, 钾肥 10kg、 硼肥(基施型) 1.5kg;未施有机肥的田块,耕前每亩全田撒施复合肥 35kg 左右,硼肥(基施型)1.5kg。 ②整地要求:⑴深沟高畦,A 秋冬季西兰花,畦宽连沟 2.4m,沟宽 0.4m,并要开好深腰沟, 腰沟与腰沟之间的距离和腰沟的数量视田具体情况定。 B 春西兰花, 畦宽连沟 3m, 沟宽 0.4m, 并要开好腰沟,腰沟与腰沟之间的距离和腰沟的数量视田具体情况定。⑵化学除草:定植前 一周,每亩用 94%金都尔乳油 30~45ml10%进口草甘磷水剂 200ml 倍液均匀喷洒潮湿畦面。 ⑶合理定植:A 密度:每亩种 3000~3300 株,即每畦 4 株,株距 0.33~0.37m。B 种植:种植 可全天进行,大小苗要分开,植后即浇 0.5%复合肥定根肥水。对于春西兰花,对边耕边种、 畦面松散而干燥的田块,应先种苗,待墒情好转时再盖膜并破膜出苗;对种时畦面紧实、墒

  情较好的田块,要先盖膜后种苗。C 选膜(针对春西兰花):薄膜要选用抗戳拉能力较强的 优质产品,规格为厚度 0.004mm、宽度 1.4m。D 盖膜(针对春西兰花):盖膜时,薄膜四周 封土要实,植株周围也要用土封好,但中间部分尽量少盖泥。 2.3、田间肥水管理 2.3.1 科学追肥:除施足基肥外,追肥分 3~4 次进行,第一次在定植后 10 天每亩施尿素 10 —15Kg;第二次在第一次施肥后 10~15 天,每亩施尿素 10 Kg氯化钾 10Kg。现蕾时每亩施 45%复合肥 30 Kg氯化钾 10Kg。结球初期再施 1 次。 2.3.2 及时浇水:定植后 3~4 天每天浇一次水,成活后控制浇水,之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无雨天一般 5~6 天浇一次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 2.4 病虫害防治 西兰花病虫害主要有黑腐病、软腐病、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蚜虫,要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采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剂防虫, 采用抗病品种防病。发生危害后,根据病虫情报科学用药,综合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用量。 最后一次用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2.4.1 黑腐病、软腐病:移栽成活后用 80%必备 600 倍或爱苗 700 倍喷雾。隔 7~10 天防治 1 次,连续 2~3 次。结球后停止用药。 2.4.2 小菜蛾、 菜青虫: 在 9~11 月, 每株有虫量 1~2 头用药防治 (具体时间由测报确定) 。 选用 5%卡死克 1200 倍(安全间隔期 10 天)或 5%抑太保 1200 倍(安全间隔期 10 天)或 1% 甲维盐 500 倍(安全间隔期 10 天)喷雾,加 99%绿颖 400 倍。 2.4.3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定植~10 月中旬,每株有虫量 0.5 头时用药防治。选用 24%美 满 SC2500 倍(安全间隔期 15 天)或 15%安打 EC3500 倍(安全间隔期 10 天)或 1%甲维盐 500 倍(安全间隔期 10 天),加 99%绿颖 400 倍,于傍晚施药防治。兼治小菜蛾、菜青虫、 菜螟。 2.4.4 蚜虫: 定植~11 月份, 在株害率 10%以上时用药防治。 选用 70%艾美乐 WDG15000 倍 (安 全间隔期 10 天)或 10%吡虫啉 375 倍(安全间隔期 10 天),加 99%绿颖 400 倍喷雾。

  3 产品采收 3.1 适时采收: 根据商家要求适时采收, 保鲜球直径为 10~15 厘米, 其它直径为 10~35 厘米, 花球边缘不开散。 3.2 采收方法:用不锈钢刀具收割,用塑料筐装运,严防损伤;采后及时交售,防止失水。

  中荣农资 3.3 清园与堆肥 产品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叶片、根茎和杂草,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无公害紫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紫甘薯的产地环境、定义、栽培技术指标、育苗技术、栽秧技术、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岛地区或胶东地区主要紫甘薯产区具有本规程所规定基础条件的地块 无公害紫甘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 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DB37/T274.3-2000 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 DB37/274.1-2000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ZB B 23007-85 甘薯(地瓜、红薯、白薯、红苕、番薯) DB37/274.2-2000 无公害农产品卫生标准 3 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工矿企业、公路、车站等交通要道,并具有可持续生 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应符合 DB37/T274.3-2000 的规定。产地农田空气、农田土壤 必须符合 DB37/274.1-2000 的规定。 4 定义、无公害标准 4.1 定义 紫甘薯是指甘薯块根肉色为紫色、兰紫色、紫黑色等颜色较深的一类甘薯的总称。青岛 市共选育和引进了青紫薯 1 号、紫薯王、山川紫等品种。 4.2 无公害标准 无公害紫甘薯卫生规程应符合 DB 37/274.2-2000 的规定。 5 栽培技术指标 5.1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孔隙度 50%以上,其中非毛管孔隙在 20%以上,毛管空隙在 30%以下。耕层 20cm~ 30cm,砂质土壤容重 1.1g/cm3~1.3g/cm3。 5.2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有机质含量 1%以上,全氮含量 0.07%以上,水解氮 40 mg/Kg~50mg/Kg,速效磷 20mg/Kg,速效钾 120mg/Kg,土壤 pH 值 6.5~7.5。 5.3 温度 薯苗正常生长的温度在 16℃~35℃范围内, 薯块萌芽出土 16℃以上有效积温为 110℃. 日。 5.4 群体动态 群体结构及动态分布合理。 5.5 经济系数 0.70~0.85。 5.6 供肥指标 每生产 1000kg 薯块,全株吸收纯氮 4.9kg,五氧化二磷 1.34kg,氧化钾 11.5kg。营养 诊断指标为叶片中含氮 3.8%,含磷 0.36%,含钾 4.1%。 5.7 病虫害防治指标 按控制指标进行防治,做到以防为主。 6 育苗技术 6.1 选用品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或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紫甘薯品种。种子 质量应符合 ZB B 23007-85。 6.2 种薯处理 种薯选用具有本品种特性,大小适中,无病害和破伤的薯块做种,用 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800 倍药液浸种 10min。 6.3 育苗时间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7℃~8℃开始育苗。青岛地区 3 月 25 日至 4 月 10 日育苗。 6.4 苗床建立 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薯病的土壤和管理方便的地方。符合 DB37/T274.3-2000 的规定。苗床空气、苗床土壤必须符合 DB37/274.1-2000 的规定。青岛 地区主要苗床类型有回龙火炕、酿热温床和电热温床。

  每平方米施有机肥 5kg,硫酸铵 50g,过磷酸钙 60g,硫酸钾 40g,以保证充足的养分。 6.5.2 排种方法 每平方米床面排种 20kg~25kg,用斜排法,种薯头尾相压不超过四分之一,分清头尾, 切勿倒排。排种后盖细沙 5cm 厚,然后喷水湿润床土。 6.5.3 育苗管理 在薯苗发芽出土阶段,床土温度掌握在 32℃~35℃;在齐苗之后的长苗阶段,采取夜 催日炼的措施,床土温度掌握在 25℃~30℃,浇透水,保持床土湿润;采苗前 2d~3d,进 行炼苗,床土温度掌握在 20℃~25℃,停止浇水,进行蹲苗,揭去覆盖物日晒夜晾;苗高 达 20cm 以上时,及时采苗。 7 栽秧技术 7.1 栽秧时间 春薯以 5cm~10cm 地温稳定在 16℃~17℃时为栽秧适期,青岛地区适期为 5 月上旬。 夏薯要力争早栽,全生育期积温在 2700℃以上。 7.2 秧苗处理 采下的苗在栽前,要在潮湿阴凉处存放,勿使烈日曝晒,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浸苗 基部(10cm)10min。 7.3 栽秧技术 7.3.1 整地起垄 甘薯田栽秧前进行深耕,深度 25cm~30cm,起垄,做到垄直、垄面平、垄距匀、垄土 实落、 垄内无硬心、 垄形高胖、 垄沟深窄。 春薯垄距 70cm~80cm, 垄高 30cm; 夏薯垄距 60cm~ 70cm,垄高 25cm。 7.3.2 栽秧方法 从顶端第一片展开叶算起,将第 3 节~5 节栽入结薯的土层。秧苗外露 2 节~3 节、3 片~4 片叶,其余叶埋入窝内泥土中,栽深 6cm,插苗后,随手壅上一把土,压住基部。 7.3.3 栽秧密度 春薯每 666.7m23500 株~4500 株;夏薯每 666.7m24000 株~5000 株。 7.3.4 浇窝水 窝水要浇足,窝水渗下后,施毒铒每 666.7m2 1kg,防治地下害虫,施少量苗肥,最后

  中荣农资 封窝,封窝要严,用窝外细土覆盖,使苗头直立,保全母叶。 8 田间管理 8.1 生长前期

  从栽苗到分枝结薯为生长前期。春薯从栽植到 6 月下旬,历时 60d。夏薯从栽植到 7 月 下旬,历时 30d,此期以促苗早发早结薯为主攻方向。 8.1.1 查苗补苗 栽苗之后 6d,抓紧查苗补苗,要选壮苗补栽,偏施少量氮肥,促苗平衡。 8.1.2 浇还苗、促苗水 遇天旱,苗子萎蔫,浇一次还苗水或促苗水,浇水量不要过大,采用分段浇水或隔沟浇 水的办法,浇后锄地,防止土壤板结并消灭杂草。 8.1.3 锄地灭草 抓住封垄前锄两遍地,深锄沟底,浅锄垄背,防止伤根,保持垄形。 8.1.4 追肥 肥料不足,在封垄前每 666.7m2 追施 5kg 硫铵. 8.2 生长中期 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最高峰为生长中期。 春薯大约从 6 月下旬到 8 月下旬, 历时 60d,夏薯从 7 月下旬到 8 月下旬,历时 30d。此期应保持茎叶的正常生长,争取较大而适 宜的叶面积,为薯块膨大奠定基础。同时控制茎叶生长过旺,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 8.2.1 排涝防旱 田间有积水须进行排涝,增加土壤透气性。 此时是雨季,不浇水。 久旱不雨,适当轻浇。 8.2.2 拔除杂草 茎叶均匀布满田面后,少量杂草,用手拔除,避免茎叶损伤。 8.2.3 追肥 此期不再追肥,如表现缺肥,除追氮外结合追钾,促进薯块与茎叶同步增长。 8.2.4 禁止翻蔓 翻蔓易损伤茎叶,造成减产,禁止翻蔓。 8.3 生长后期 从茎叶生长高峰到收获为生长后期。 不论春、 夏薯均是从 8 月下旬到 10 月下旬历时 50d, 此期应保护茎叶,促使瓜块快速膨大为主攻方向。 8.3.1 防旱、排涝

  此时需水量减少,不必浇水。干旱严重时浇小水。如有田间积水,尽快排除。 8.3.2 追肥 薄地追浇粪水、草木灰水、过磷酸钙水,或根外喷施氮、磷、钾溶液,防止茎叶早衰。 8.3.3 保护茎叶 禁止采叶、翻蔓,保护茎叶。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紫甘薯的主要病虫害有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根腐病、小地老虎、黑绒金龟、蝼蛄、 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 9.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优先运用农业、物理、生 物、生态等防治措施,适当运用化学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 各类天地繁衍的环境条件, 保持甘薯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 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的标准范围。 9.3 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预防根腐病。 9.4 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预防黑斑病。 9.5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 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害虫的发生。 9.6 化学防治 茎线min。 黑斑病 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药液浸种薯 10min,或 50%可湿性多菌灵 1000 倍药 液浸种薯 5min;用 50%甲基托布津 500~1000 倍药液浸种苗 10min。 小地老虎 用 2.5%敌百虫粉,每 666.7m2 喷 2kg。 黑绒金龟 用 90%敌百虫 0.5kg,加少量热水化开后,再加水 5kg 均匀地喷在 50kg 碾 碎炒香的棉子饼、花生饼或麦麸上,拌匀后,傍晚顺垄洒在植株的周围,每亩 5kg。 蝼蛄与地老虎老龄幼虫 用 90%的敌百虫粉 50g, 加少量水, 拌入 25kg~40kg 鲜草 (或 菜叶)内,傍晚撒施诱杀。

  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 喷 2.5%敌百虫粉,每 666.7m22kg,喷药在傍晚进行。 10 收获 地温降到 16℃~18℃,薯块停止膨大;9℃以下,会发生冷害。青岛地区 10 月下旬甘 薯产量不再增加,留种的甘薯,10 月中旬开始收获,霜降前收完,避免受到冷害。选择无 风晴暖天气的上午收,中午在田间晾晒,下午入窖。当天不能入窖,必须覆盖,避免冻害。 注意轻刨、轻装、轻卸、避免受伤。进行严格选择,剔除带病、破伤、受冻、受水浸的薯块, 确保质量。 11 贮藏技术 11.1 窖址选择 甘薯的窖址要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和运输方便的地方。根据地势、土质、水位高低 不同,选择不同窖型。青岛地区的主要窖型有高温大屋窖、发券大窖、深井窖、棚窖、崖头 窖。 11.2 入窖 甘薯入窖前, 对窖消毒和清扫。 高温大屋窖和发券大窖采用石灰涂刷窖壁或每平方米用 20g 硫磺点燃熏蒸,窖底填干净细砂 10cm 厚,洞四周用麦穰或谷草围好,防湿保温。崖头 窖和井窖要刮土进新,清扫干净。 11.3 贮藏期管理 11.3.1 前期 入窖 20d 内为贮藏前期。窖温达到 18℃以上,开门窗、窖口和气眼,通风散热排湿, 待窖温稳定在 14℃~15℃时,逐渐关闭窖门、窖口和部分窗口。 11.3.2 中期 入窖后 20d 到次年 2 月上旬为贮藏中期。 注意保温防寒, 把薯窖温度控制在 12℃~14℃ 之间。 11.3.3 后期 2 月上旬以后,气温回升,温度控制在 11℃~13℃之间。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苦瓜的产地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 收获贮藏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岛地区无公害苦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 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塑料大棚 用竹木、钢筋或镀锌管做成拱架,两端插入土中,覆盖农用塑料薄膜,形成高度 2m 以 上,跨度 6m~15m,长度 40m~60m 的保护设施。 3.2 日光温室 东、西、 北三面为墙体结构, 南坡面为采光屋面, 北墙到屋脊处为保温性屋面,用竹木、 钢筋或镀锌管做成骨架,覆盖农用塑料薄膜,形成的跨度 6m~9m,屋脊高度 2.5m~3.5m, 长度 60m~70m 的不加温保护设施。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010 的规定。 生产基地应选择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葫芦科作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粘壤 土或沙壤土地块,土壤 pH 值 6~7。 5 栽培方式 5.1 露地栽培 春夏栽培:4 月上旬育苗,4 月下旬定植,6 月下旬开始收获。或于 4 月下旬露地直播,

  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2 月上旬播种,3 月中旬定植,5 月中旬开始收获。 塑料大棚秋冬茬栽培:7 月中旬播种,8 月中旬定植,10 月下旬开始收获。 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10 月上旬播种,11 月中旬定植,1 月下旬开始收获。 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8 月下旬播种,9 月下旬定植,12 月中旬开始收获。 6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淡绿色或白绿色品种。主 要品种有扬子州苦瓜、长身苦瓜、夏丰苦瓜、滑身苦瓜、成都大白苦瓜等。 7 栽培管理 7.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 清除残株杂草, 每 667m2 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 5000kg、 过磷酸钙 40kg 及硫酸钾 10kg 为基肥, 精耕细整做畦。 露地栽培平畦宽 120cm~150cm; 设施栽培高畦宽 90cm。 设施栽培定植前应进行消毒。 7.2 播种 7.2.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0%的要求。 7.2.2 种子用量 每 667m2 栽培面积,育苗移栽用种量 350g~450g,露地直播用种量 500g~650g。 7.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用 50℃~55℃温水浸种 10min~15min,水温降至 30℃时继续浸泡 10h~20h, 捞出种子,除去种皮粘液并洗净,用湿纱布包好在 30℃~35℃的温度下保湿催芽,当 70% 的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 7.2.4 地温要求 露地直播或设施栽培定植,10cm 地温最低应稳定通过 15℃。 7.2.5 播种方法 7.2.5.1 露地直播 在栽培畦上开穴播种,每穴播 2 粒。 7.2.5.2 设施育苗 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设置育苗床,用直径 8cm~10cm 营养钵或 10cm³10cm 营养土

  块培育壮苗,育苗设施及营养土应进行消毒。将种子均匀点播于营养钵或营养土块中,每钵 (块)播 1 粒。播前营养钵或营养土块应浇透水,播后覆细土 1.5cm~2cm。 7.3 苗期管理 7.3.1 温度 冬春育苗应采取保温增温措施;夏秋育苗应采取遮阳降温措施。播种后出苗前,适宜温 度白天 30℃~35℃,夜间 20℃~25℃;出苗后,白天 20℃~25℃,夜间 15℃~20℃。 7.3.2 水分 苗期土壤表面不干不浇水,干旱时应结合中耕浇小水。 7.3.3 炼苗 定植前 5d~7d, 控水控肥, 进行炼苗。 早春育苗应采取降温通风措施, 白天 20℃~23℃, 夜间 13℃~15℃。夏秋育苗应采取逐渐通风和撤除遮阳网措施。 7.3.4 壮苗标准 株高 10cm~12cm,4 片~5 片真叶,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7.4 栽培密度 露地栽培每畦双行,株距 30cm~35cm,每 667m2 保苗 1600 株~2300 株;设施栽培每畦 双行,株距 35cm~45cm,每 667m2 保苗 2000 株~2300 株。 7.5 定植 在栽培畦上挖穴,浇水后将带营养土的秧苗定入穴内,水渗后覆土盖地膜。 7.6 田间管理 7.6.1 温度 定植期温度白天 25℃~30℃,夜间 18℃以上;开花结果期白天 24℃~26℃,夜间 15℃ 以上。 7.6.2 光照 设施栽培应采用透光性、防雾流滴性好的耐候功能膜,保持膜面洁净。日光温室后部张 挂反光幕补光。 7.6.3 空气湿度 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0%~80%。 7.6.4 肥水管理 施肥应根据生长需要和生育期长短, 按照平衡施肥要求进行, 结合中耕进行 3 次~4 次。 营养生长期 1 次~2 次,每次每 667m2 施复合肥 10kg 或 10%的腐熟人粪尿 1000kg,生殖生

  长期 2 次~3 次,每次每 667m2 施复合肥 20kg、氯化钾 10kg。设施栽培应增施 CO2 气肥, 浓度 800mg/kg~1000mg/kg。 浇水应采取膜下暗灌、滴灌等措施。缓苗后浇一次水,座瓜后随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 润。 7.6.5 插架或引蔓 当瓜蔓长至 30cm 时,露地栽培应搭人字架、引蔓、绑蔓;设施栽培应搭人字架或搭平 棚架吊蔓,引蔓爬架。 7.6.6 整枝 设施栽培应及早进行整枝,主蔓上 1m 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保留 2 条~3 条健壮侧蔓 与主蔓一起上架;露地栽培主侧枝互相影响时应进行整枝,将弱枝、病叶、老化叶摘除。 7.6.7 人工授粉 设施栽培应进行人工授粉。于下午摘取第二天将开放的雄花,放于 25℃的干爽环境中, 第二天上午 8 时~10 时去掉花冠,将花粉轻轻涂抹于雌花柱头上,每朵雄花涂抹三朵雌花。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苦瓜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白绢病、霜霉病、白粉病、斑点病、灰霉 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美洲斑潜蝇、蚜虫、小地老虎、白粉虱等。 8.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优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 生态等防治措施, 适当运用化学防治措施, 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 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保持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 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8.3 农业防治 8.3.1 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带菌传播。 8.3.2 耕作改制,与非葫芦科作物应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8.3.3 采用丝瓜做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防止土传病害发生。 8.4 物理防治 8.4.1 设施防护 大型设施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遮 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设施栽培运用 25cm³40cm 黄板诱杀蚜虫、美洲斑潜蝇,每 667m2 悬挂 30 块~40 块黄 板。露地栽培铺银灰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每 2ha~4ha,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害虫。 8.4.3 高温消毒 棚室在夏季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高温消毒处理。 8.5 生物防治 8.5.1 天敌保护利用:利用七星瓢虫、蚜茧蜂等天敌,防治病虫害。棚内释放丽蚜小 蜂控制白粉虱,定植后当发现白粉虱成虫时,即开始放蜂,每 667m2 每次放蜂量不少于一万 头。 8.5.2 生物药剂防治: 利用 1%农抗武夷菌素 150 倍~200 倍、 或 4%农抗 120 胶悬剂 600 倍~800 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兼治黑星病。用 72%农用硫酸链霉素 4000 倍~5000 倍液 防治细菌性病害。用 2%宁南霉素 200 倍~250 倍液防治病毒病。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5000 倍液灌根,防治根结线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使用甲胺磷、甲拌磷(3911)、治螟磷(苏化 203)、 久效磷、磷胺、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 1605)、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氧 化乐果、甲基硫环磷、杀扑磷(速扑杀)、蝇毒磷、乙基硫环磷、苯线磷、涕线丹、林丹、氯 丹、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铁灭克)、灭多威(甘蓝除外)、特丁硫磷、灭线磷(益 舒宝、丙线磷)、硫丹(硕丹、赛丹、安杀丹)、地虫硫磷(大风雷、地虫磷)、五氯酚、 杀螟松、1059、杀螟威、异丙磷、三硫磷、磷化锌、磷化铝、地乐酚、溃疡净、氯化苦、五 氯酚、401 及以上品种的复配制剂。 8.6.2 使用药剂时,执行 GB 4285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 8.6.3 主要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和蔓枯病 发病初期喷洒 72.2%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每季最多使用 3 次, 安全间隔期为 7d。 或用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 或 64%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500 倍~600 倍液喷雾,每季最多使用 3 次,安全间隔期为 7d。 枯萎病 定植时每 667m2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kg,拌细土 100kg,施入定植穴内。 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灌根一次,每穴 药液 250ml、或灌淋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 500 倍液,每株灌

  蔓枯病 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或 64%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病毒病 蚜虫、粉虱发生量大时,喷施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500 倍~3000 倍液,安 全间隔期为 5d,每季最多用 2 次。发现病毒病株,喷 20%病毒威(或 6%病毒克星、20%病毒 A)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每 7d 喷一次,连续 2 次~3 次。 炭疽病 发病初期使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安全间隔期为 10d,每季 最多用 2 次。或用 62.5%代锰²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600 倍~800 倍液、或 50%施保功可湿性 粉剂 400 倍~600 倍液,或 68.75%易保水分散性粒剂 1500 倍喷雾防治。设施栽培采用烟雾 熏蒸法防治,用 45%百菌清烟剂每 667m2 每次 200g~250g,8d~10d 熏 1 次。 疫病 发病初期使用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 600 倍液、或 6%琥²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 粉剂 400 倍~500 倍液喷雾防治,5d~7d 一次,连续 3 次~4 次。 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 53.8%可杀得 2000 干悬浮剂 1200 倍液,或 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 剂 1000 倍~1200 倍液,或 70%安克可湿粉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为 7d,每季 最多用 3 次;或用 70%安泰生可湿粉剂 500 倍~700 倍液,安全间隔期为 7d,每季最多用 3 次;或用 8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 500 倍液,安全间隔期为 15d,每季最多用 2 次;或用 65% 甲霜灵可湿 1000 倍粉剂喷雾,安全间隔期为 7d,每季最多用 3 次;或用 72%普力克可湿性 粉剂 1000 倍~1500 倍液,或 64%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400 倍~500 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 隔期为 7d,每季最多用 3 次。 灰霉病、白粉病 发病初期用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安全间隔期为 7d,每 季最多用 3 次;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800 倍~l000 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为 7d, 每季最多用 3 次;或 21%过氧乙酸水剂 1000 倍液;或 50%异菌脲可湿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防 治。 线kg 撒施后浇水。 蚜虫 幼虫发生初期,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2.5%联苯菊酯乳油 800 倍~1000 倍液,每 7d 一次,安全间隔期为 7d,每季最多用三次。 小地老虎和瓜种蝇 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灌根,每穴药液 250ml~300ml,防治 小地老虎高龄幼虫,并兼治瓜种蝇。 美洲斑潜蝇 卵孵化盛期,用 10%灭蝇胺悬浮剂 2500 倍~5000 倍液喷雾防治。

  苦瓜座果后发育速度快,应及时采收。采收标准:果实表面有明显的条状或瘤状凸起, 果实有光泽。 适宜的贮藏条件是:温度 1℃~2℃,空气相对湿度 85%~90%。

  2.合理使用肥料 参照 NY/T393-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执行。应以农家肥为 主, 其次为商品有机肥、 腐殖酸类肥料、半有机质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及 叶面肥等。科学(配方)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对于有害的城市垃圾及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 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以及未腐熟的人粪尿等均禁止使用。 3.合理使用农药 参照 NY/T394-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该准则规定了禁用农 药种类,允许使用农药种类、浓度、用量及间隔期等。 4.采用合理的采收、 贮运及加工技术 在贮藏、运输、加工过程中防止污染,腐败变质 和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等是获得无公害水生蔬菜产品的重要保障。 诸如用污水漂洗产品, 漂 白粉漂藕,加工中过量使用防腐剂等一律禁止。 5.建立完备的检测体系,确保产品安全 这是无公害蔬菜上市前的最后一道保障,通过 检测, 确保提供市场的水生蔬菜产品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要求, 硝酸盐指标≤ 1200mg/kg、 亚硝酸盐≤4mg/kg、甲胺磷不得检出、多菌灵0.067mg/kg,其他诸如产品中 的氟、 铅、络、砷、汞、六六六、DDT、杀硫磷、倍硫磷等最大限量和残留量均须符合国家 标准。 二、无公害优质莲藕生产技术 1.选用适合的抗病、 优质, 商品性佳的品种 鄂莲五号(3735), 抗逆性较强, 株高 160~ 180cm, 叶径 75~80cm,花白色,主藕 5~6 节,长 120cm,直径 7~9cm,藕肉厚实, 气 孔小,皮白色,入泥 30cm,中早熟。7 月下旬 667m2 产青荷藕 500~800kg,8 月下旬后充分 成熟, 667m2 产 2500kg 左右,可炒食、煨汤。在南方市场及出口市场均受欢迎。我市应以 栽植该品种为主。 2.藕种准备 可用整藕, 主藕或子藕作种, 一般要求最小藕藕枝是一个顶芽、 两个节间, 三个节,种用藕应适当带泥,无大的损伤、不带病,随挖随栽,保持新鲜。从挖至定植以不 超过 10 天为宜。不能及时栽植时,应浸水保存或覆草浇水湿存。需要长途运输者或较长时 间贮存者,须洗净、消毒、包装,但存贮时间不宜超过 45 天,用种量为 200~250kg/667m2。 3.土壤准备 宜选择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保水性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种藕田块应 远离工业“三废”排放处,耕深 30cm,耙平,除尽杂草和往年的枯荷及藕鞭,并用生石灰

  80kg/667m2,农家肥 4000~5000kg/667m2,亦可施复合肥和腐熟饼肥各 25~30kg/667m2。 4.定植 穴距 1.5~2m,行距 2.0~2.5m,种藕藕枝呈 20°角斜插泥中 5~10cm,基部外 露出泥。藕头内向,不同行间定植穴交叉排列呈梅花形。边行距田埂的距离为行距的一。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