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星辉娱乐挂机-主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4-02 01:31    文字:【】【】【
摘要:星辉娱乐挂机-主页 农村特色产业就是在镇(或乡)和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从而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产业。新

  星辉娱乐挂机-主页农村特色产业就是在镇(或乡)和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从而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产业。新农村特色产业以科学知识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特色生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1]。特色产业规划是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新农村规划的重中之重。

  庙梁村行政区隶属于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位于延庆县的东部山区,村域面积814公顷。村庄现有住户229户,总人口625人,户籍人口623人。

  第一产业作为村庄的产业经济基础,主要由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禽养殖业构成。种植业是庙梁村的传统产业,以粮豆为主;林果业在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也有较大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是村民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村内没有第二产业。

  三产一直处在发展状态,其中交运业发展迅速。服务业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民俗旅游接待户从2003年的0户增加到现在2户,且经济效益可观。

  ①政策指引――依照《珍珠泉乡上位规划》规定,规划庙梁村为乡内民俗旅游中心村,将积极促进村庄第三产业整体的发展。

  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村庄依傍菜食河而建,四周山峦迭起、林木茂盛,高大的白杨树雨潺潺的溪水相互映衬,如梦如画。且由于其特殊的山区气候,夏季温度适宜,通风良好。这是村庄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

  ①交通不便――村庄距离市区较远,阻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仅有一条镇级公路四宝公路向西通往四海,向东通往怀柔。

  ②村庄内部整体环境不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③村内产业化水平较低,全村尚未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如种植业和林果业依靠传统种植,缺乏创意设计。未将一产与三产民俗旅游业结合起来。

  根据以上村庄产业优劣势的分析,并结合未来珍珠泉乡的发展,庙梁村庄的特色产业规划要充分充分利用庙梁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一产发展基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一产和三产协调发展。

  (1)规划结合庙梁村的各项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通过科学种植手段,开展创意农业。

  (2)利用菜食河南岸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结合一产开展的创意农业形成旅游休闲区,打造庙梁村具有较高农业文化品位的民俗旅游休闲基地。

  加强设施农业投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以北京高端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开展创意农业,提高农业产品价值。

  充分利用村庄现有林果业基础,开展创意农产品设计,如以核桃果实为原材料精雕细琢加工成花瓶、笔筒、横幅、狮子、奔马等工艺品,提高其艺术价值,开创村庄核桃工艺品文化;把现有的大面积梨树改造成为绿色果品,在开花时期有效组织梨花节,结合休闲产业吸引市区消费者,挂果期利用套袋对梨果进行改造(改变其形状或在梨果上形成文字),增加果品的艺术性等。

  引入网络互动的田园社区,让市民通过网上承包“自留地”,当起“遥控”种地的“网络农民”。“网络农民”的田地单独布置在村庄的旅游休闲区内,设置“网上种田”的标识牌。租地者可以通过农庄网站租地,还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自己地里的情况。等到农作物成熟后,业主可以自己前来采摘,也可以委托农庄送货上门或卖掉[4]。建造适宜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场所,使市民、青少年体验农业文明,接受农耕教育,进行旅游观赏,将“都市”与“农业”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庙梁村位于珍珠泉乡生态观光旅游线路的中间地带,并且根据珍珠泉乡上位规划确定,庙梁村为旅游服务中心村。应当抓住此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以民俗旅游和休闲观光为主体,极具特色乡土民俗风情的休闲度假胜地。在保证村庄大面积生态涵养林地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充分开发菜食河沿岸环境资源,结合创意农村,把休闲旅游和菜食河沿岸景观休闲带设计图

  农业相结合,开辟和发掘具有创新意义景点及旅游线路,同时增加旅游服务辅助设施来提升旅游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使村庄在“休闲、餐饮、娱乐、住宿”四个方面得到发展[5]。

  规划近期在菜食河南岸分别建设林果种植区,农耕区及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发展后期,由于现有农业产业种植已基本成型且村庄的旅游业的渗入,林果种植区可对外开放形成采摘区,便于游人采摘。东侧种植地可规划为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为远期开辟登山游览观光区奠定基础。

  考虑到菜食河沿岸是贯穿整个村庄产业建设的主要轴线,近期将对其进行环境整治,增加绿化及景观节点,具体规划布局如下:

  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鼓励高效农业发展、加强建设用地整合、提高村庄配套建设水平”这一基本思路,以菜食河流域为主要分界轴线――改善河北岸村庄环境,发展河南岸产业经济。在近期内逐渐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用地布局模式,远期用地空间布局不变,功能随村庄发展有所转变。近期规划布局模式:

  六区――民俗接待区、二队民俗居住区、三四队民俗居住区和林果种植区、农耕特色产业结构规划图(近期)

  区、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其中前三区隶属于乡土民俗展示带,后三区隶属于农业产业发展带。

  近期规划布局模式成型后,随着村庄经济的发展,一产逐渐向三产过渡,民俗旅游业逐渐成为村庄的主导产业。因此,村庄的规划用地结构在用地空间布局大体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各部分的功能将有所转变,朝着以一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三产的方向转变。 特色产业结构图(远期)

  三带――民俗旅游接待带(原乡土民俗展示带)、菜食河沿岸景观带(原菜食河沿岸休闲带)、农业产业发展带;

  六区――民俗接待区、二队民俗接待区(原二队民俗居住区)、三四队民俗接待区(原三四队民俗居住区)和林果采摘区(原林果种植区)、农业观光及农产品销售区(原农耕区)、生态科学养及副产品销售区(原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庙梁村作为一个以种植业为基础的村庄,应格外重视技术支持这一方面。庙梁村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还应引进与村庄种植类型相关的科技含量高的种植项目。村委会作为村庄发展的领导者,应协调各种关系,营造一个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和村民互动的农业发展网络。

  除积极申请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外,应积极采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化手段,采用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战略,挖掘庙梁村的潜力。坚持市场化、规模化原则,遵循双赢的规则,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

  对农村产业进行特色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中需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引,有效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以形成集约化、节约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3]。同时以行政村或镇(乡)为单位建立一体化的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规模经济,与城市经济产业优势互补,真正的做到使城乡经济协调稳步的发展。在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时,还要避免过分的追求特色,脱离实际现状进行理想化规划,夸大农村对某些产业的接受能力,以免最终导致规划与实际相脱节,增加了新农村规划启动的难度。

  [1]章继刚.建设创意新农村 发展创意农业[J].小城镇建设,2009(8).

  [3]赵秀玲,剧文.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杨泽(1985-),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在读硕士,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朴佳子(1984-),女,河北省唐山市人, 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浙江、江西、四川三省,分属东、中、西部地区。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后,他们结合省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可支配财力资源,从实际出发,进行有益探索,一些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不少经验可资借鉴。

  近年来,浙江省在分析本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重要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先导,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以县城、中心镇和块状特色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和农业人口集聚,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川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在城郊地带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落后边远山区以扶贫开发方式帮扶,并逐步变“输血”式单项扶持为“造血”式互动帮扶。江西省从农民利益出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逐步发展壮大特色新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着力进行资源整合,实施结对帮扶,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避免新农村建设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科学、合理、健康推进的基础和保证。浙江省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目前,已完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3个设市城市、36个县、783个镇和540个乡集镇的城镇体系规划(镇域规划),全省已全部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50%以上的村庄完成了新一轮的村庄建设规划或整治方案。四川省成都市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制定和实施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把规划当作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科学规划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并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实现了满覆盖,完成了郊区县城和30个重点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江西省把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公共事业规划作为龙头来抓,要求各地按照科学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的原则,做好新农村建设各层次规划,并要求将村庄、圩镇、产业等规划到户。

  这次考察的三省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都注意突出区域特色,着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挖掘自身优势潜力,努力构建产业支撑,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因地制宜显特色。主要表现为:1、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富民主导产业。如浙江省的大部分乡(镇)、村,基本上形成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江西省信丰县通过构建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万亩脐橙带,实现了每家每户“一座山头一栋房、一片果园一栏猪、一口沼气一眼井”,已成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富裕的主导产业之一。2、突出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如四川绵竹市尊道镇棚花村,充分挖掘当地传统的年画文化资源,通过政府科学引导,实施年画上墙工程,并积极培育以字画产品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业,已成为全国有名的年画村。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盐井村,地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依托自然地形地貌合理进行功能布局,并结合当地适合生长银杏树的自然特点,因势利导,逐步扩大人工银杏树种植规模,规划建设生态家园,培育“中国银杏沟,特色山村游”的良好形象。3、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挖掘提升民族文化特色。如四川茂县牟托村是一个“羌族村”,该村尊重农民意愿,规划引导民宅布局建设,积极培育水果主导产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已建成凸显浓郁羌族文化特色的新山村,以羌族民俗风情为特色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是量力而行见成效。浙江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村庄“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体系。衢州市衢江区杜泽塘沿村全村80%的农户从事生猪养殖,既是全省有名的养猪专业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庄。自2003年底被列为整治村以来,村两委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村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对示范整治村,政府要求,先见成效,后才予以适当补助)、发动群众捐款等方式,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采取筑路、路面硬化、治理荷花塘、建设排污渠、发展沼气、植树铺草、集中规模养猪等措施,彻底改变了昔日的旧貌,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文明程度也大为提高,优化了村容村貌和村风。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等,逐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既提高了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加快了近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同时,通过努力培育一批“中心镇”,促进了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使全省有268个镇进入了全国千强镇行列。而新的城镇又成为农民务工经商的广阔天地,近两年每年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达50万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已达到65%以上,全省城市化率达54%。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也是理念、体制、机制、方式等多方面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成都市锦江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按照“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和“城乡政策一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发展城市化、农民生活市民化”的思路,突破了传统城乡二元的规划、土地、户籍、就业、教育、社保等多方面的体制障碍,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实现了“三统”(统一户籍、统一社保、育),让农民当股民、当工人、当房东、成市民,享受股金、收取租金、领取薪金、获取保障。江西赣州市全面实行乡镇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帮扶,组织机关干部工作队,将新农村建设、包乡扶贫、扶贫开发、农村先进性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结对帮扶活动,实行城乡互动。

  进行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在“中国花木之乡”——三圣街道(原三圣乡),以确保农民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为出发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手段,以现代农业项目为载体,以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突出生态保护、产业支撑,把土地资源转变为开发资本,把开发资本转变为发展资金,把发展资金转变为农民资产,着力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步伐,带动了农村融入城市文明,促进了农民就地变市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独具特色的城郊型度假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景区,也成为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功典范。江西省赣州市推行以“五新一好”[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训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塑造新风貌;以“三民(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路)为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已形成“赣州经验”。

  科学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行动指南。建设新农村,既要搞好总体规划,又要搞好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村庄治理等分项规划。制定规划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兼顾,在政府指导下,多方参与共同编制,在规划编制中要体现各项规划的衔接协调,在规划管理中要落实城乡互动。特别是村庄布局、村庄建设规划一定要让农民积极参与讨论。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以县为单位、村为基础,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主线,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村庄规划为基础,特别要把土地开发规划、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省地级要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纲要,同时指导好县级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及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在规划基础上可考虑选择一些不同发展阶段的村镇,开展先期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造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环境整治,优化村容村貌,努力为农民创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快农民和生产生活设施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2、创新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推进特色农业向特色化、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3、重视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全面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和文明程度。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自我创收的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切实提高非农收入比例。加大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逐步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妇女同志的培训工作,特别是田间劳动技能和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

  结合目前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来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仍然是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所以城郊主题园的设计建设,是近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如何把握旅游规划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合理规划,充分发挥特色农博园的旅游特色与资源优势,是其规划设计的主导方针。

  农博园特色主题公园选址,不能保证经济水平和客源流量,这成为特色农博园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大障碍;主题特色不明确,对客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握不够,盲目性较大,往往看到以蔬菜展示与农家乐为主,低层同构,无自身区域特征;内容贫乏、缺乏创意、施工质量低下,不能够使深层次旅游过程发生,旅游设计贫乏,造成旅游者的消费购买力欠缺,旅游点的自身维持能力差,使旅游处在被动旅游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形象策划不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旅游规划是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结合点[1],由于人们内心“亲和土地”的心理,特色农博园有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关于它的规划设计围绕文化内涵、商业价值和区位条件的外在因素,结合内在因素,环境塑造、创意项目[2-3]。才能使一个好的旅游规划项目。

  安徽蚌埠市天河高科技农业博览园位于蚌埠市区西郊约8公里处,蚌埠市禹会区天河湖东西两侧。周边有涂山景区、 荆山景区、黑虎山景区、天河景区是典型的城郊风景名胜区。本次规划设计面积799.2公顷(12000亩),分为A、B两个项目区,其中A区面积512.82公顷(约合7700亩),B区面积为 233.1公顷(3500亩)。为更好结合蚌埠市及禹会区的历史人文、地理特征和天河风景区旅游控制性规划,将博览园建设成生态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的集中展示区和大型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示范博览园。

  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天河农业博览园于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南部,有206国道从景区北面、西面经过,东面通过徐合高速的连接线可以便捷的到达各,区位条件良好。蚌埠市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甲级开放城市,是皖北交通枢纽,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蚌埠港也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与合肥、南京距离150公里左右,区域位置额辐射能力强;

  自然景观优越天河景区是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的四个景区中唯一有大面积水域的景区,景区内良好的田园风光和水景互相映衬,自然景观优美。

  政府政策支持,是该项目开发的契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蚌埠市作为皖北的门户城市,是“安徽省交通枢纽,皖北商贸中心,综合性工业城市”,且位于华东城市带的西北延长线上,农业开发前景乐观、游览市场前景较好。天河园区依托蚌埠市,对园区的设施建设和游憩市场培育都较有利。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因子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因子。天河景区有大面积水域,而且是蚌埠市的备用水源地,对园区的项目设置,游览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天河景区内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增加景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投入。现状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各项设施比较简陋。景区内部道路系统不完善,现状道路质量较差。其它如给排水系统,照明通讯设施等也很不完善。景区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天河景区居民多为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耕作和家庭养殖,经济收入偏低,自身经济欠发达。

  总体定位:将天河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成为“以高科技现代化绿色农业集中示范、展示、信息化管理、网络销售为主要内容,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文化,发展新农业经济,农业旅游,水利会议经济,生态能源利用,康乐经济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都市绿地农业博览园”。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1]贾文雄.定西市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特色农业发展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五园新村”和特色小城(古)镇建设为抓手,以“黔西北民居”改造和建设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全区实施“工业强区”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有利时机,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强力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特色小城(古)镇建设,全面加快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年,全县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按照乡村统筹建设的思路,总体目标是: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家园“五园新村”建设工作,抓好特色小城(古)镇建设;实现“毕纳、纳水、纳大、纳织、纳六、纳赫”主要县际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黔西北民居”风格新建、改造覆盖率达80%以上,实现乡乡有“五园新村”示范村,建设10个特色小城(古)镇,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农民群众大增收,乡村面貌大改变,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大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一)全县新建和改造“黔西北民居”31300户以上。其中: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改造“黔西北民居”24300户以上;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完成7000户以上。(附件一:纳雍县年“黔西北民居”建设任务分解表)

  (二)全面启动“五园新村”建设,力争5年完成全县“五园新村”建设任务。年,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五园新村”达标村、“五园新村”示范村、“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其中: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10个,“五园新村”示范村32个(含10个精品示范村),“五园新村”达标村55个。“五园新村”的“黔西北民居”建设覆盖率达到80%。(附件二:纳雍县年“五园新村”建设及特色小城(古)镇建设任务分解表)

  (一)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的原则。以规划为统领,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高度,逐步形成城镇建设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一批城(镇、乡)郊新社区、中心村寨和工(农)业产业聚集区。

  (二)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包大揽、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引导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坚持整合资源、多元投入的原则。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将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投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拉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实行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激励和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凸显民族特色,把具备条件的少数民族村寨率先纳入“五园新村”建设计划进行建设。要传承当地文脉,将具备历史文化的集镇、村庄、街道,按照“古民居”、“古街道”风貌,打造一批“古镇”、“古寨”、“古街”。

  (五)坚持示范带动、凸显精品的原则。根据各村的环境状况、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实际,按照“五园新村”建设标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着力打造一批“五园新村”和特色小城(古)镇精品示范点,特别是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小城(古)镇、旅游村寨,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科学编制特色小城(古)镇建设规划、“五园新村”村寨建设规划和“五园新村”产业发展规划。

  特色小城(古)镇建设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融入民族元素,注重完善功能,提高承载能力。规划要力求高起点、高标准,一步到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土地利用总规相衔接,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及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年3月底前要完成10个特色小城(古)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4月底前完成小城镇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年内要完成全县50%以上特色小城(古)镇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

  “五园新村”村寨建设规划要结合各村寨环境状况、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资源禀赋,按照“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相对集中、分散适当”的要求进行,要突出地方区域特色、民族特色,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注重文化内涵、美观实用、人与自然和谐,形成“一村一景观、一寨一风格”的民居建筑特色。年2月底前要完成55个“五园新村”达标村指导性建设规划;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32个示范村“五园新村”总体建设规划;年内要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的“五园新村”建设的指导性建设规划和50%以上行政村的总体建设规划。

  “五园新村”产业发展规划要结合“3321”、“4个30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的实施,按照“集中连片开发和区域化布局”的原则,在品种选择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认真吸纳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建议。“五园新村”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村寨建设规划同步进行。

  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要求,以“3321”、“4个30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尽快形成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业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产业、蔬菜产业、茶产业和中药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大户,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努力打造“农家乐”、观光农业、原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增加农村服务业收入。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村劳务收入。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抓住农村房屋改造和新建的大好机遇,就近就地兴建符合产业和环保要求的砖瓦厂、木材加工厂等企业,在方便群众建设,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人队伍,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培植产业,力争使每个“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都有1-2个特色主导产业;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劳动力人人掌握1-2门致富技术,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0%以上;农户拥有1-2亩特色种植业或1项特色养殖业;有一支20人以上从事营销服务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有条件的村有10户以上农家乐餐馆或农家旅社;有条件的村要培植1个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加工小作坊;人均拥有0.5亩以上旱涝保收农田。

  加强“五园新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农村文化室、农村卫生室、农村有线电视、农村能源等覆盖工程,对进村路、村组路、连户路进行改造硬化;把改厕和改圈结合起来,对农村厕所、畜禽圈舍进行规范化改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和沟渠、管网、水池等设施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对农村低压输电线路和集镇街道公共照明系统进行改造,提高农村供电质量和抗灾能力,保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正常;围绕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农家书屋、一批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一批计生卫生综合服务站(室)、一批生态小公园、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要大力实施“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等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力推进特色小城(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路网、电网、通讯网络、供水管道、公共厕所、集贸市场等设施,不断完善特色小城(古)镇功能。

  年是“黔西北民居”建设的质量提升年,要严把质量关,在民居改造和建设上下功夫,新建的民居要严格按照“黔西北民居”图集进行施工,改建的要根据图集方案,按照“一户一图”的要求进行设计,做到舒适、美观、实用。要结合彝族、回族、苗族、白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村庄配套设施和房屋建设中,充分体现民族特色。

  年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特色小城(古)镇建设任务重,建材供应矛盾突出,各有关部门要规范建材市场,抓好建材供应。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建材企业,鼓励其他企业投资建材加工。加强建材市场管理,畅通建材进入渠道。在税收、炸材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建设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按地区要求大力推行坡屋顶用钢材水泥砂石预制,切实提高建设档次,同时缓解木材供应的压力。

  严格施工队伍资质准入制度,实行资质管理,提高施工水平。对不按“黔西北民居”图集进行实施或达不到“黔西北民居”施工技术要求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不得对农村新建改造房屋进行施工,确保新建房屋必须严格按照图集户型施工。要以“百千万培训工程”为载体,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确保每村有1名以上、精品示范村和示范村有3-5名“黔西北民居”技术指导人员,形成有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建筑工匠,切实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将农村建房和房屋改造全部纳入村镇建设规划,所有新建和改造房屋要按照村镇建设规划和“黔西北民居”图集进行施工,坚决杜绝乱搭滥建的现象发生。

  各乡镇、县直各职能部门要按照“疏堵结合”的要求,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建房行为,加强对农户建房的跟踪监测,依法制止违法违规建房。建立农村建房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自觉自愿按“黔西北民居”图集建设。要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严格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制度,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户与户之间房屋建设设计要和谐统一,建筑高度无特殊情况要保持基本一致。要切实加强村庄和集镇整治,大力实施村庄和集镇整治,切实改善和优化村镇人居环境。

  要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养殖大户集中。实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把农村建设土地指标流转到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上、把用地指标作为上市交易的办法,大幅度增加土地级差收入,所获收益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房产、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权、农村房屋产权和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已经按“黔西北民居”图集修建的农村住房及宅基地,要在年上半年完成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对农民土地、房屋等进行实测确权、颁证,建立地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引入农业担保和保险机制。

  结合今年工作实际,县委、县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将有限的财政投入放大,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县新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加大融资力度。用市场化的办法积极探索“政银合作”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金融投入力度。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对农村人畜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产业发展、沼气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村庄整治、福利公益金、地质灾害搬迁、危房改造、以工代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三江源”生态恢复保护工程、“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进行最大限度整合,捆绑使用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上。其中“一事一议”资金要重点整合用于“五园新村”精品示范点的打造和建设。

  要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组织和动员广大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开展结对帮建活动,倡导和推动区内企业通过以“五园新村”、特色小城(古)镇冠名权等方式捐资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和特色小城(古)镇;鼓励一方为农村户口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家住农村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到户口所在地按规划和“黔西北民居”图集新建或改造房屋、发展农家乐;创新机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投入“五园新村”和特色小城(古)镇相关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和动员广大农户积极投工投劳、自筹资金参与建设。

  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调整充实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县新农办设置为常设机构的申报工作,选调精兵强将充实办公室力量,确保工作的统筹、协调、督查、指导有力。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要进一步完善乡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确保办公室工作人员达5名以上。同时,要成立3-5人编制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人员要在年4月底前充实到位。建立领导干部工作联系包保制度。县几大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个“五园新村”示范村。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要根据建设任务,建立工作包保制度,包保具体的村和农户,重点打造的“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和示范村由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亲自包保。要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及时将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落实到干部头上,做到“千钧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进一步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和对外宣传力度。推进“三下乡”、“五进家园”、“青春献身新农村,携手共建新家园”、“妇女姐妹齐上阵,生态家园显身手”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广覆盖的宣传声势,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五园新村”、特色小城(古)镇建设带来的乡村面貌的新变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巨大热情,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带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利于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带动农村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

  2.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总体要求: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立足于各地农村实际条件,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科学编制规划,改善基础设施,丰富内涵功能,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村,规范提升休闲旅游点,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努力,到2010年,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20个,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点50个,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新的支撑点。

  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合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做到量力而行,适度开发。

  坚持服务三农、突出特色。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农林牧渔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事活动,突出地方特色,开发休闲旅游项目。

  坚持科学布局、合理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衔接,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依靠城镇和旅游区合理布局、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安全发展、规范经营。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业主、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农家乐经营主体的管理和引导,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

  坚持政府引导、合力推动。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引导,鼓励支持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投资开发的积极性。

  4.加快编制《*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一心、三带、八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建设。“一心”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围绕三大城镇组群,在城镇周边发展服务城镇居民的都市休闲型农家乐;“三带”即依托“杭州湾南岸、曹娥江两岸、浦阳江两岸”三大农业带,开发建设农业观光型农家乐;“八区”即依托我市旅游景区,发展与旅游景区相互补充又错位竞争的旅游配套型农家乐。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县(市)域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科学编制农家乐发展规划,明确农家乐发展的工作目标、空间布局、保障措施等。

  扶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因村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生态、环境、产业、文化等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扶持,优化管理服务,支持发展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

  规范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点。统筹规划,量力而行,依托城镇、依托景区、挖掘特色,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点。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特色项目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6.严格农家乐开发建设的准入制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市场客源的承载和支撑能力,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防止“借机圈地”、“以租”等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区、自然保护区擅自开发经营农家乐。

  7.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优先将具有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条件的村庄作为村庄整治建设对象,通过“百千工程”的实施,整合“乡村康庄”、“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村镇绿化”、“放心店工程”、“农村文化阵地”、“新农村电气化、信息化”等项目资源,加快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

  8.不断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内涵。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利用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土特产品等文化元素,开发建设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农业经贸游等特色主题农家乐旅游村(点),积极开展游客喜闻乐见、富有特色、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休闲娱乐活动。

  9.增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产业特性,按照“吃、住、游、玩、购”五大功能整体谋划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旅馆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加快发展,努力形成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特色,农村三次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合理分工的良好发展态势。

  10.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市、县两级每年开展农家乐特色村(点)、星级经营户认定,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农家乐经营管理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能。坚持以特创牌,以特聚客,创建一批农家乐特色品牌。

  11.对符合规划及相关规定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经认定后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县级以上农家乐特色点,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生产要求按不超过经营总面积1%比例的土地面积规划正常生产所需的仓库、办公室等生产设施,并按《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2.鼓励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其发展用地享受支持家庭工业发展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依托农家自有房屋等生产资料创办节地型农家乐,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开展各种形式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鼓励发展以企业法人为经营主体,依托各类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点。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设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的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小规模农家乐的发展。

  13.支持镇、村、行业协会和经营业主组织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对于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享受农民培训补贴政策。

  14.工商、税收、卫生、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从促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根据有关规定,简化有关证照的办理手续,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一条龙”服务。

  15.金融机构要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根据信用等级,确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为农户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所需小额信贷提供信用担保,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为农户及时提供小额信贷。

  16.加大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从*年开始,市财政统筹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扶持农家乐特色村(点)的创建、项目开发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宣传推介和工作考核。各县(市、区)财政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

  17.明确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职能。市政府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政策措施的制定及管理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和处置。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组织,明确牵头部门和主要职责。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行业协会。

  18.乡镇政府负责区域内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日常管理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乡镇要建立管理服务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加强服务管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村和重点区域要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服务,促进行业自律。

  近几年,我县各地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建基地、创品牌、抓龙头、拓市场,把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构筑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了柑桔、魔芋、烟叶、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桑蚕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特色产业和特种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基地。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各类种养业(不包括水产养殖)特色基地37个,总产值达37798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0%左右,其中1千亩以上的种植业基地25个,面积3万亩,占耕地和园地面积的4.5%;1千亩以上的药材基地3个,面积0.5万亩。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8个。特色农业的发展,给农民、龙头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据统计全县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200多家,其中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占95%,如绿葱坡枣子坪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药材收入达到7420元,药材销售价格比入社前提高了20%,特色农产品花色、品种增加,品质结构优化,档次提高。近年除传统特色农产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和品质,还从国内外引进特色品种,使我县的名特新优品种更加丰富,特色农产品中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5个,有机食品认证12个。巴东独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品种。

  巴东地处鄂西南山区,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属北亚热季风气候,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气候较为丰富,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地貌复杂,在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中,形成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柑桔、魔芋、巴东白皮大蒜、中药材、微菜、厥菜、各种小水果等,这为我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业部在2002年12月26日就印发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并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特色农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以板块经济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我县就有魔芋、柑桔等被列为省里重点支持的板块基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调整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中心环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增加投入和支持,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方面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兴起和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不少农民已不再把土地看成是命根子,部分地区已在尝试着从实际出发,在离开土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反租倒包,季节性流转和租赁流转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土地适当集中,便于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许多农民已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联合起来参与国内国际农产品竞争,降低风险,提高收入。这几年我县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到2010年,全县共有各专业合作社200多家,入社人员有近1.6万人,这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农民自己在经济收入较好的前提下一改常态,舍得在特色农业上进行风险投资,有的农户自建塑料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二是不少工商企业也积极寻找投资热点,比如房地产商投资茶叶产业、广告企业投资水产养殖等,所开发的项目大多有高投入、高起点、高科技含量和高效益等特点。三是国家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优惠信袋等资金都投向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加了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资金来源的渠道多样化。

  我县特色农业通过建基地、引进技术、人才,带动了技术进步,主要品种如魔芋都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各类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基地产品优质高产、适销对路。

  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耕地少,发展特色农业缺乏吸引力。二是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实力不强。四是科技支撑力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全县尚无一家真正从事特色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的机构,特色农业不“特”,仍按农民的传统经验发展,导致病虫害等不能很好防治,产量上不去,品质不高。五是资金严重缺乏。尽管我县特色农业有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但与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相比,仍然表现为资金严重缺乏。

  针对当前我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研究和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按照“支柱产业特色化、规划布局区域化、投资主体企业化、经营机制产业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和优质产品品牌化”的建设要求,把发展特色农业和培育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进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

  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已纳入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的品种,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加快形成国内外知名的优势产区,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产品选择标准:①品质特色: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认知度。②开发价值:产业可延伸性强,经济开发价值高。③市场前景:目标市场相对明确,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农业部的规划和我县实际,在特色农业中应重点发展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地道中药材等。

  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应重点扶持建设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地道中药材的发展,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成支柱产业。

  (1)特色蔬菜。我县已列入农业部规划的特色蔬菜品种有2个,即魔芋、辣椒。我县适宜大力发展的还有巴东白皮大蒜、微菜、镶荷、高山蔬菜等品种。到2016年,全县建成魔芋基地8万亩,辣椒5万亩,白皮大蒜5万亩,高山蔬菜5万亩。

  (2)特色果品。特色果品属于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国内外需求量增长,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县除农业部已列入规划的枇杷、板栗外,还有薄壳核桃、空心李子等可以大力发展。到2016年建枇杷基地2万亩,板栗基地10万亩,薄壳核桃1万亩。

  (3)特色粮油。我县特色粮油种类较多,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大。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广泛应用化工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综合利用价值,但目前存在种植粗放、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加工开发不足。我县纳入农业部规划的种类是红小豆、豌豆。到2016年建红小豆基地15万亩,豌豆基地10万亩。

  (4)特色饮料。茶叶是风靡世界的无酒精特色饮料。我县茶种资源丰富,茶文化历史悠久,有久负盛名的名牌产品“真香茗”,有优良品种“恩施苔子早”、“恩茶3号”等优良茶树品种,我县绿茶已纳入农业部规划。到2016年发展到5万亩,优良特色品种的普及率达到85%。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因为休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休闲农业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中也有些问题出现,主要原因是对休闲农业认识不足、管理滞后、服务欠缺等。

  很多休闲农业项目没有认识到策划咨询与规划设计的价值,不愿意花代价邀请专业机构编制具有指导价值的策划咨询与规划设计方案,导致整体开发水平比较低下。

  看到别人干什么赚钱,自己就干什么,简单的模仿最后导致白热化的同质竞争,成为休闲农业领域的通病。

  不论是进入休闲农业领域的大企业,还是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开发与经营管理人才都非常缺乏,如何依托政府支持、对接相关机构,在人才培训与引导高素质专业人才进入休闲农业领域方面获得实质性突破是一个重要课题。

  完全依靠政府的政策资金来打造的休闲农业项目将很难获得持续生存,更谈不上大的发展,盈利模式与融资模式的创新,才是休闲农业资金困境的出路。

  许多农业投资者往往觉得自己拿了块好地,或是有一些政府资源等,但却不知如何把资源整合、快速变现,找不到盈利模式和切入点。因此,即便有很好的资源,也不能合理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无法实现盈利。

  许多农业投资者一开始都雄心勃勃,一上来就想做成规模,一步到位。住宿、餐饮、娱乐等一条龙服务,这样才会吸引人。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投资项目越多花钱越多,到头来项目很杂,没有特色,还是没有人来。

  许多农业投资者找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做规划,亭台楼阁、餐饮住宿一应俱全,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发现,这些规划只说了怎么花钱,而没说明白怎么挣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全产业链”是指由山间到餐桌所涵盖的种植与采购、饲料原料及生化、养殖与屠宰、食品加工、分销、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休闲农业不再是众多农民依靠自然从事简单生产以直接满足人类对粮食、畜产品等的需求,而是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及教育、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的产业。

  休闲农业整合产业链是基础,玩转产业链的各大环节才是王道!紧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利用休闲农业的生产性、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等开发休闲农业项目。

  如今同质化的现象很严重,所以要做就做有特色的!特色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特色气候条件、特色土地资源、特色水资源、特色生物资源等,特色人文资源包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饮食、特色工艺、特色节庆、特色建筑、农耕文化等。

  餐饮文化是关于人们吃喝行为的文化现象。它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时期,体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包括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之中。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乡村旅游策划等一些规划设计当中,很好地运用该文化对于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是相当举足轻重的。

  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当地特色是毋庸置疑的,休闲农场能否发展得更好,关键在于经营者能否发掘项目所处位置的自然资源、景观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的资源等并加以合理利用和开发,发挥乡村及农业资源特有的生物性、季节性、实用性,以此营造农场的特色。同时还应注意乡村文化资源的结合发挥,更是塑造休闲农场特色化的重点。

  休闲农业的卖点之一就是体验性,如何将优势资源设计成知识性、趣味性、人性化的体验活动,将游客融入情景,感动其视、听、嗅、味、触觉等,使其产生美好的感觉和难忘的记忆,这将是未来休闲农场能否致胜的关键。

  可以说休闲农业如果没有了自然生态作为依靠,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所以休闲农场应该珍惜自然资本,在休闲旅游与生态保育之间取得平衡,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健康的“休闲农业”无疑是一个大的亮点。舒适的环境能够让人减轻压力,减少烦恼。所以,未来休闲农场经营者应致力于维护环境,提供新鲜空气、洁净水、无毒蔬果和设计养生餐饮及健身运动场所,营造和谐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情感,从而利于游客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为目标,按照“园区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农业转型发展和农业产品升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初具规模,循环生态畜禽养殖走在全省前列,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创汇农业一直走在市各县市区前列,2011年全市农产品出口5820万美元,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大扶持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小组和考核验收组,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考核验收;实行部门包靠制度,帮助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重点园区建设的督查调度,确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度。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仅去年兑现各项农业补贴1.38亿元;制定扶持政策,发展冬暖式大棚每个给予5000元补贴,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每个现代示范园区财政补贴最高50万元。三是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动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规模用地。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6.5万亩,其中规模流转7.5万亩。

  (二)搭建发展载体,引领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一是建设示范园区。依托城区西部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规划了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城西都市农业园区。规范提升了柏城土豆、密水酿酒葡萄、夏庄瓜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李村生态高效农业、柳林现代循环农业、惠和现代食用菌生产等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全市已规划各类农业示范园区5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8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1万亩、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基地3万亩。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2011年全市标准化养殖场区发展到1920处。其中,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区120处,大型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园区12处。二是培养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到2011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86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8家、市级41家,涉及蔬菜、果品、肉蛋奶、粮食、油料、木材等产业。三是注重品牌建设。坚持走品牌兴农之路,全市认证登记胶河土豆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惠德金针菇、泰和食品蔬菜产品等有机产品6个,群福花生油、南山早酥梨等绿色食品50个,康宁种猪场、万俊生猪养殖场等无公害畜产品基地14处,望乡、凯加等12种农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

  (三)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市镇两级农经部门,积极引导支持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基层农技人员、农业企业等主体创办合作社,制定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合作社总数达到1370家,数量居市首位,注册资金19.4亿元。二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围绕提高农民素质,采取集中办班、田头指导、现场观摩、专家讲座等形式,抓好科技知识培训。围绕结构调整,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畜牧业生产率先在全省推行自然生态发酵床和低碳循环养殖模式,林业通过建立杨树新品种试验场汇集优良品种90多个。三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实现了对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全覆盖。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制,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建立了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镇街区检测室为骨干,基地、市场和企业速测点为基础的监测体系,基本构筑起了覆盖全市的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近几年,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明确了思路,确立了重点,制定了措施,注重了落实,全市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的初步成效。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仍有困扰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现代农业比重偏低。现代农业具有优质、科技、设施、生态、安全、规模等主要特点。与之衡量,目前我市现代农业仅处于开了头、起了步的初级阶段,仍然以传统农业、大田农业和普通作物为主,现代农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甚至近几年不少龙头企业建设的自属农场也多属传统农业范畴。

  (二)地方特色尚不明显。体现地方特色,现代农业才有活力。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定位,缺少引领全市农业发展的“旗帜”。面上看,涉农品牌数量不少,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风格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形成对外有重大影响力、对内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品牌,地方特色不明显,品牌市场竞争力小。

  (三)发展措施需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年龄老化、知识退化、作用弱化,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农产品监管机构不完善,设备利用率不高,引发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担忧。

  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发展任务非常艰巨。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对下步推动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确立发展主题。发展现代农业,扬优势、抓特色、树品牌至关重要。像寿光蔬菜、昌邑苗木、青州花卉,已经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名片。借鉴外地经验,分析本地实际,发展以都市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既能反映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又能体现我市农业特点和优势。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前段时间,市委作出的规划建设城西都市农业园的决定,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我们要珍惜、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坚持以都市农业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规划建设西部都市农业园为契机,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人才支撑,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与市场创汇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制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指导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坚持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思路,积极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做好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态、农业与旅游的结合文章。首先要搞好区域发展规划,联系我市实际,建议在规划建设城西都市农业园区的基础上,规划以胶河为轴的南部胶河生态农业区和以夏庄为依托的北部现代农业区,形成三足鼎立、各有特色、互为补充、引领发展的格局。一是精心打造城西都市农业园区。要聚集人力、物力、财力,依托区域内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优势,倾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形成集现代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精品示范园。二是着力打造南部胶河生态农业区。发挥胶河两岸水土资源优势,打造蔬菜、花卉、林业等种植长廊,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南部现代农业大提升大发展。三是稳妥打造北部现代农业区。围绕金针菇、杏鲍菇、韭菜、山药、甜瓜等产品优势,稳妥打造瓜菜食用菌种植园,尤其要借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在召开的契机,不断提升北部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知名度。在搞好区域发展规划的同时,还要抓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农村经济组织发展规划。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1]。2012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2018年,党的报告强调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对沉淀并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民族地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作为大理州经济“助推器”,将推动大理州成为振兴滇西北经济圈的重要环节。

  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之首位为产业兴旺,振兴乡村必须打造和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产业体系。大理州共有10667个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自然村占61.8%,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至2021年,大理州有38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5个村寨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大理州民族村寨相继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州委、州政府根据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合理推进、分级投入,以产业培育为主导,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逐步实现“业强、民富、村美、人和谐”的建设要求。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处区位、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各有不同,根据各个民族特色村寨的资源禀赋与主导产业,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类型划分为生态资源导向型、文化资源导向型、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以及三产融合导向型。一是生态资源导向型产业。民族特色村寨依靠其秀丽且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相关产业,生态资源具有高度排他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不易被模仿且能持续带来正收益,主导产业有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色农业旅游等,如大理市双廊白族特色村寨、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二是文化资源导向型产业。依托民族特色村寨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符号体现于传统民居、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依靠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如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沙溪镇马坪关村。三是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产业。依托各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高原特色农产品,如宾川县为大理州有名的“水果篮子”,宾川拉乌核桃、红提葡萄、朱苦拉咖啡、柑桔、软籽石榴等农产品的名声远扬,销往全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三产融合导向型产业。在靠近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寨,设立农产品种植基地,农产品量大且质优,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多样,优美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一二三产业融合较好,如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大理州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地形、气候等客观差异,造成不同县(市)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且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需要深入分析制约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原因。

  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农业与工商业的基础,存在民族村寨产业布局“散”、产业发展动力“弱”、产业发展规划“短”的问题,发展思路不清晰,未充分认识到民族特色村寨蕴含的文化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及潜在的资源优势,忽视了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特色工商业的条件。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抓手和专业布局规划,开展规划工作中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职能分配,重点发展方向不明确,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等因素影响建设方案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项目停滞,既未达到产业兴旺目标,也对原有的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载体造成一定破坏。政策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探寻发展路径时面临政策阻碍;各县(市)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期间,由于在发展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后期联动发展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遇到困难,优势主导产业对村寨的“特”体现不明,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由于民族特色村寨体量较小,缺少产业发展需要的客观条件,村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其发展规模难以承受市场风险。

  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大理州大部分村寨人口较少,老人妇女留守家中操持家务、打理农田,男性劳动力在邻近县城打工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部分村民外出到周围县(市)或省会城市打工,村寨缺少就业岗位且农业劳作难度与强度较低,村寨与邻近区域缺少就业机会。一些村寨缺少基础教育条件,为了方便学龄儿童就近上学,其父母搬离村寨到县城谋生。民族特色村寨受地形地势影响多发展小规模种植业,部分民族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如剑川县石菜江村年均气温较低,受气候及土壤条件限制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较少,适宜种植耐寒的中药材,而中药材存在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等客观现实,前期投入大、生产风险高,特色村寨缺少相关专业人才的技术指导,发展种植业要承担较大的自然风险,造成参与种植业的村民较少的局面。

  中央下拨2.7亿元用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专项资金,下放到各民族村寨的资金数额不一,并存在建设资金用途界定不清晰、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部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未按相关指导意见要求使用和监。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