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天使城娱乐注册-首选网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16 21:03    文字:【】【】【
摘要:天使城娱乐注册-首选网页 农业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其发展对于未来社会必然产生影响。在农业发展之初,其影响是更加显著和巨大的。这时候的农业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代表

  天使城娱乐注册-首选网页农业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其发展对于未来社会必然产生影响。在农业发展之初,其影响是更加显著和巨大的。这时候的农业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代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那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生活品质,吃得健康,吃得舒服,随着农业的发展,现在有好多转基因的食品出现了,例如大豆,玉米,土豆,西瓜等等。但转基因的东西呢,有利也有弊。

  1.1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

  1.2可以减少农作物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1.4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

  2.1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2.2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2.3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线在栽培过程中,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其他物种。

  所以在以后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扬长避短,把有利的放大,把有弊的压缩,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不管何时何地何时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为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国家相关人士可以参与进来,可以把不同地区,不同的土地合理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的减少,我们更应该合理的分配土地,尽最大的努力去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让物尽其用,让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成效,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土地合理的规划,用于建设住房,工厂,畜牧业,和种植业等等一系列的建设。如果农业这方面发展的好的话,在未来就会带动各行各业的建设一起进步,共同发展,不要小看农业方面的发展,它和我们的生活不可分割,我们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农业的发展来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需优先发展农业。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继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农业乃安身立命之本,社会稳定之源,不发展农业,富解决生活问题,其他问题都会随之诱发,继而动荡不安,难谋大国发展。

  由此看来,在未来我们国家在重点发展农业,这样我们其他的一切才会相继发展,温饱解决了,其他的一起还会远吗?这样社会各层次的人才能安心工作,我们的经济也就提高了,同时经济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农业就有资本发展的更好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循环,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好。所以我们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培养相关人才,双管齐下,我们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的。社会经济情况也会越来越好。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基础作用主要边现在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和生态环境贡献方面,农业首先要为工业人口提供食物,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业的生产,在工业化初期,大量农业富余产品通过价格控制,税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强制低价收购农产品等手段,作为原始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工业,农产品发挥优势,在进出口贸易中换取外汇,能够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生产进口代替产品,农业生产还能够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外部效应。现代农业只有不断变革,才能满足工业化对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保持动态平衡,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郭晓鸣:新农人是相对于户籍意义上的传统农民而言的,新农人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新农人是指来自农村以外的新的农业投资经营人,他们来自城市和异乡,租地务农为生,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义的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农业种养技术技能和经营农业的能力,规模化地从事现代种养业。他们既可以是城里人,也可以是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是来自农村内部的种养大户。

  新农人的基本特质是他们的身份与户籍无关,职业是经营现代农业,他们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投资者、经营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农业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

  记者:可见,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那么新农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郭晓鸣:党的十以来,政策环境变化更加利好,农业产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基于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日益广泛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

  记者:您曾经带领专业调研队伍深入三个县进行了新农人的专题样本调研,调研表明新农人的构成比例如何?

  郭晓鸣:调研表明,70%以上的新农人是以当地农村社区的农民为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些人当中,有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等,其中,也包含了打工返乡的农民工、当地农技员等,他们的出生地都在本地,本土性和稳定性俱强,他们是固守农业的乡土精英,这些留下来的人,将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最可靠的主力军。

  调查中的新农人,还有20%―30%是纯粹的外来人口,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积极变化,表明在农村要素继续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以人为主的城市要素也在由城向乡逆向转移,这是前所未有的,城乡要素流动呈现了开放式、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人口流动开放性增大的特点外,调查显示,新农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比传统农民60岁以上是大大降低了。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更高,普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甚至有20%左右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这个结果更有现实意义,表明人们普遍担忧的“谁来种地”的问题并不是无解之难题,随着新农人源源不断地产生或进入,“谁来种地”的问题将可能逐步迎刃而解。

  记者:从我们调查采访来看,新农人中有很多人就是跨界,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过来的。带着新的模式、新的资金、新的人才来到农村,经过创业,很有可能培育出一个新的产业。随着新农人这个群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您觉得它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何在?

  郭晓鸣:新农人代表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新农人是一个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合理的,并且也是积极的。

  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新农人的出现,构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的新的人力资源。这将从根本上优化中国农村内部创业和就业结构,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一是不能笼统地用户籍来定义新农人。二是不能以新农人排斥传统农民。尽管老龄农业有明显局限性,但仍有其存在空间,新农人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农民,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老龄农民应有的政策支持。

  记者:您提到政策支持,那么未来对于新农人这个群体该如何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第一,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新农人不断涌现,这表明城乡之间的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消失,各种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各种进入壁垒也更加松动。因此,应该取消对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的政策限制,让他们能够同等享受发展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农民进城、城里人下乡成为一种常态。

  第二,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新农人在农业专业技术方面是有缺陷的,应当据此提供更多的针对性培训,应设立农业培训基金,精准锁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突出支持政策重点。新农人从事的规模化现代种养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融资和保险、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应瞄准其主要政策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第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主要设定一定的进入门槛,保证新农人采取合理的经营行为,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用途,防止短期化的破坏性生产方式。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明确提出,要实现十提出的发展目标,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农民,难点在农村。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需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实现,为农民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提供物质基础;需要强化政策、科技和体制支撑,加强信息对中国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引领能力,提高中国农业发展的预见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供有效途径。

  2014年4月下旬,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这是中国在农业展望领域首次主动发声,随着现代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将日益显著。

  “百年目标”的实现,对中国农业的支撑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未来一段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市场体系、持续性的农业支持政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将为中国农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面临人口数量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不确定风险增大、成本刚性上涨和要素投入报酬递减等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劳动力供给压力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将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将把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重点转移到农村,让广大农民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也将面临未来人口总量持续增加的压力,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农业多功能性的矛盾加大。

  自2011年起,中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增速开始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预计未来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会进一步放缓,2025年前后中国劳动力人口可能达到峰值,趋减的农业劳动力需要养活的人口在不断增加。

  支持性农业政策持续实施的同时,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持续的支持政策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建立了以“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四大补贴为主相对完善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也都明确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重点。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者补贴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仍会继续实施和加强必要的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也将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和资源性产品等要素成本刚性上涨,农业比较效益的下降必将影响到农民生产积极性。

  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同时,农业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从目前的市场化进程来看,预计未来10年中国市场化程度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就市场风险而言,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更加突出,市场风险更加凸显,使得我国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未来国内市场与国际农业间的政策缓冲区将会大大减弱,国外农产品与国际资本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将会显著加大。

  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要素投入报酬递减。农业科技创新将为中国农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升,2013年达到55.2%,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未来10年,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动植物育种技术、耕地质量保育与地力提升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信息监测与装备技术等创新突破,将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但中国农业也面临着要素投入报酬递减的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建设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来促进农业增长。目前,我国每年用于农业的化肥施用量5800多万吨、农药使用量180多万吨、劳动力投入量2.5亿多个,平均每亩化肥施用量32公斤、农药使用量近1公斤、劳动力投入量0.14个,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边际报酬理论,在投入要素超过一定限度后,投入对单产提高的效率也会降低。未来10年,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来推动农业增产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党的十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建设提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日渐深入。未来10年,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分析模拟技术等研究与应用将取得重要突破,尤其是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成熟,将大幅提升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管理能力,以及中国农业展望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耕地面积的下降,未来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以上,用水效率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农业灌溉用水缺口依然较大。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使得水土流失、耕地沙化、土壤污染等变得突出。未来10年,我国耕地资源减少压力较大,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显现,农业生产用水缺口将加剧,中国农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将会更加显现。

  农业展望,是应用现有信息判别未来农业走势的技术工作。《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报告了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肉类、禽蛋、奶类、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展望分析结果。

  总体而言,未来10年中国农业将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消费增长速度略快于生产增速,但中国人的饭碗将仍然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够满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产品需求,为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将继续稳中有升。粮食、食糖和蔬菜产量将稳健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0.5%-0.7%;水产品、水果、畜禽产品和油料产量仍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3%-3.0%;奶类产量将以3.5%的年均增长率成为主要农产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步增加,将继续为保障世界粮食和食物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三大主粮将保持较高自给率。稻谷产大于销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预计至2023年,库存消费比将创历史新高,达72.3%;小麦产量年均增幅略低于过去10年,但自给率仍稳定在98%左右;玉米为三大主粮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产量年均增幅为1.3%,在饲用和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玉米仍将保持较高自给率。总体上看,三大主粮生产能够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产量增加主要来自单产水平提高。规模增加和单产提高是过去一段时期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的原因。未来10年,受资源条件、环境政策、比较效益等诸多因素制约,种(养)规模的增速将明显放缓。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似,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得以实现,即集中体现为生产率的提高。与2013年相比,预计到2023年稻谷单产每亩将提高23公斤左右,小麦提高17公斤左右,玉米提高30公斤左右。

  消费增长速度略高于生产增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水产品、奶制品、玉米、食糖、水果和饲料消费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小麦、稻谷、棉花、肉类和蔬菜消费增长较为稳健,年均增长率均低于1.9%。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增速相比,消费需求增长普遍略高,且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

  工业消费和饲用消费增幅较大。未来10年,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中食用消费平稳增长,工业(加工)消费和饲用消费增幅较大。预计到2023年,稻谷、小麦饲用消费比重均将超过13%,玉米饲用消费比重接近60%;小麦工业消费比重接近12%,玉米工业消费比重超过34%;肉类、奶类、蛋类、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和食糖的加工消费也将明显提高,猪肉和蔬菜超过23%,奶制品超过43%,食糖达到66%。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饲料消费也会稳步增长,主要表现为配合饲料的增加。

  农产品进口贸易仍将活跃。由于供需缺口的长期存在,一些农产品的进口贸易仍将保持增长。到2023年,玉米进口量预计将达到1200万吨;大豆进口量预计为7300多万吨,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食用植物油进口将减至400万吨左右;食糖进口将增加到400万吨左右,食糖自给率降至75%;肉类进口预计达到240万吨左右,展望期间增长40%左右;奶类进口预计达到1310万吨(折鲜),奶粉进口比重将超过57%。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效调节产需存在缺口的主要农产品将成为新的特点。

  农业因为太多地涉及国计民生,所以农业是基础。以往,因为是基础,所以对农业索取太多,甚至酷似掠夺。土地可以低价征用,高价拍卖;农业劳动力可以廉价使用,还要赖薪;农产品生产者对农产品无权定价―有非农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以“叫价唯有农产品价格历来受控制干涉太多,而贱价伤农)。传统观念认为,因为农业生产资料都是资源,可以随意索取。随着改革开放之舟驶向远洋深海,人们的撕思想变得更阔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成方‘资本”的观念越来越被认可和落实,资源型农业向资本型农业的转型成为必然。

  一是中国加入“rro”后,中国农业的国际化道路越走越阔,中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将愈来愈频繁,外资的利用也就越来越多。中国农业要在市场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不断地提高农业资源资本化的程度。

  二是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法律意义的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利用也会强化。据2015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农业部官员此前透露: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8.8%,其中流入企业的家庭承包耕地面积为3864.7万亩,占到了10%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投资增量快速增长,农业资源越来越显得紧张稀缺。根据上述同源信息披露: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各行业明星企业均积极涌入农业市场。联想、京东、阿里巴巴、恒大等大企业陆续投资农业。2014年末,政府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奠定了农业耕地规模化流转和资本化经营的政策基础。

  三是随着国家的“城镇化”战略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民市民化”迅速实现。未来的农民不再是社会身份的限定,农民则是一种职业。原来的农村劳动力的“草民价格”将成为历史,它同城镇劳动力一样,成为一种经济资本。将来的农民由两种人组成:农业企业主和农业工人。他们的劳动价格会以资本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

  中国农业的家庭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农业改革的最终目的,这种经营方式不太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走规模经营和企业经营之路。中国农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剔除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经营)是家庭经营,在封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土地和劳动力只能沦为资源而没有话语权;农民种田不计成本,不搞成本核算,土地和劳动力的价值在农产品的生产中,其成本可以被忽略不计。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所有商品的生产者都有产品的定价权,只有农民没有(因为农产品最贴近国计民生,国家对其价格还有一定的管制权;同时,因为农业的分散经营,农民“叫价”的声音高不起来)。在国家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世界科技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家庭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之路将越来越窄。农地流转集中现象越来越突出。农业规模经营已经基本形成行业内外共识。规模经营必定促进农业的组织化经营。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地理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逐步推进,耕地和农业劳动力会逐渐稀缺,农业生产力、单位劳动生产率等需要有极大的提高。这就要求土地通过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农业劳动生产者通过提高技术素养提高个人GDP。这种土地的规模集中和农业经营者及劳动者技术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有利于农业的组织化经营。无论怎么说,那种只满足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型的家庭经营模式,已不适应时代潮流了。目前已经有那么多的农业企业成为今天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明星企业,这种经典的榜样,就是中国农业组织化的明天。

  根据国内外农业的发展先进模式综合,未来中国农业组织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场式。可以家庭独资农场,也可以是股份合资或合作农场。主要从事最初农产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经营。

  二是农庄式(也可称庄园式)。可能是农场加上自产农产品的加工(如酒业、种业基地等)或旅游(农家乐、渔家乐等)。

  三是公司式。实行公司制”的农业经营机构,一般具有纵横两条产业链:一条是产品内部形成的,由初级产品生产到高级产品生产的产业链;一条是产品外部形成的,由组织内生产和组织外销售组成的产业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户籍制度把国家公民分成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和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中国的农民不仅是农业劳动生产者,而且又是一种社会身份。中国农民人口众多,国家人口的90%以上被困在了人均一亩三分地上过日子。

  职业是指社会劳动者在社会所有领域的不同行业各种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工作,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中国的农民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户籍群体,而且是一个国内最大的兼业劳动者群体。农民已经不再以农业为主业,农业只是兼营的工作;农业只是他们自给自足赚得一份口粮而已。但这种现状不会持续太久,中国农民必然走向职业化。

  一是现代农业需要农民知识化、专业化、科技化。从世界的角度观察:我国现在的农业还不是完全的现代农业的概念;目前的农业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现代农业经济的概念。其表现在于,不但个体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也不高。究其原因,农民的知识面、专业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因此,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势必要求农业领域的劳动者不断提高知识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科技素质。中国的现代农业要求农民职业化势在必行。

  二是随着国家的“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地理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未来中国,传统落后的农村将逐渐消失,……一种现代化的、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替代之持续存在,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消灭;一种中国户籍意义上的个体农民将被掌握着高科技的知识型的职业农民替代之。

  三是国家“农业、非农业户口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时不远,户籍身份意义上农民将会被历史性地消灭,新型的农民将是职业意义上的农业经营者。

  指出:“我们必须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从世界农业范畴看,农业科技化是指农业科技进步的水平提升和持续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内涵。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这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一段时期的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就是要求高度的机械化、设施化、化学化。现在的概念应该有所调整,就是要求适度的机械化、设施化、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例如:机械化中不排除适度的人力作业;设施化中不排除大面积的露天作业;化学化绝对被排斥在外;信息化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将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从整体上说,中国农业还是一个小农经济的经济形式。在未来发展中,必须完成从小农经济向大农经济的转型。大农经济的典型形式是规模经济、企业经济、市场经济。规模经济不再是千家万户各自分散经营一亩三分地,而是以少量、精明的职业农业劳动者经营千亩万亩良田的经济;企业经济对农产品经营不再是不计成本、不计劳动价值的,而是追求最大社会利益、追求最大企业利润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农产品生产不再是只求自给自足,而是追求最高的市场商品率,在市场上实现高效、巨量的有效交易,为社会提供有效丰硕的食物供给的经济。

  二是经营方式的转型。目前,中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的经营水平还是滞留于粗放式、自由式、小全式、封闭式等经营方式上。粗放式主要体现在:目前的农业往往是农民工的兼业,为了一家人的吃饭而应付;自由式主要体现在为了一家人的需要,随意安排生产;小全式主要体现在为了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会被安排生产;因为自给自足,所以不需要市场信息、不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只是一味的闭门经营。所以,中国农业缺乏精工、标准、专业、市场精神。未来中国农业经营主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换:集约经营替代粗放经营;计划经营替代自由经营;专业经营替代小全经营;养地经营替代掠夺经营;商品经营替代产品经营。

  三是生产方式的转型。目前中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机声隆隆、化肥洒洒、农药喷喷”看上去已经很似现代化了,但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给人类的食物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被摆上了人们的饭桌上,已经不再是讨论的问题了。中国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1/4,吃饭安全问题是中国首要的也是最重大的事情,未来30年的中国农业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由生态化、生物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替换传统的化学化。目前世界上比较推崇生态有机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执行生态、自然、洁净、无毒的生产方式,从食品生产源头上将污染拒之门外,应该是中国未来农业所推崇的生产方式。未来的中国农业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实行生态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的国家。中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定会统一于有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的旗下。

  近年来,牧业有限公司按照上级“农转牧”的发展战略,在“畜牧立盟”方针指导下,坚持“以牧立企、以牛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全盟肉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现有规模肉牛880头,毛驴250头,带动肉牛养殖农户户,年增收万元,肉牛养殖业成为强企富民的主导产业。现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汇报如下:

  1、肉牛养殖基础好、规模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多年来一直是我盟的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盟肉牛饲养量万头,其中%以上为改良牛,肉牛质量全区最好,改良面全区最高。全盟3个旗都有肉牛养殖,其中有个肉牛集中规模养殖镇,肉牛育肥小区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肉牛养殖已成为我盟肉牛养殖业的主导趋势。

  2、肉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2014年,企业实现肉牛业产值万元,上交利税万元。肉牛养殖农户户均增收元。

  3、肉牛生产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的肉牛养殖业从繁育改良到饲养管理、防疫灭病乃至销售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服务网络。全盟建立了个肉牛繁育站,%以上的村都有肉牛繁育点。个镇都设立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

  4、政府对发展肉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按照自治区“主辅换位”的战略要求,企业确定了重点发展肉牛产业这一农业发展思路。盟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业发展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在各镇统一规划的畜牧小区内,养殖户入区养殖政府免费提供畜舍用地;允许肉牛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田内建设非永久性畜舍从事肉牛养殖;对肉牛养殖户给予荒山、草原、机动地优先承包权;对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政府帮助协调落实专项贷款扶持等。此外,盟里还下气积极推进肉牛的产业化发展,我企业的建立将对肉牛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强力带动作用。

  (一)政策推动,抢抓机遇促发展。盟政府不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领域来对待,而且从设施建设、体系服务、品牌培育、基地拓展等多方面来考虑,不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内部的事情来安排部署,而且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产业化经营。对我们企业的要求是,不求对财政税收有多大贡献,但求能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在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从近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投向来看,集中倾斜扶持企业资金累计达到万元,占到同期总投入的%。盟政府在大力扶持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大造舆论,在全盟上下形成“支持企业、发展自己”的舆论氛围。经给农户算效益帐,群众热情高涨起来了。群众认识了,政府主要领导便天天跑企业,给我们讲明所处的环境,具备的优势,发展的空间,深深打动了我们企业,当年我们就决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目前,企业已投资万元,年出栏量达头,并在全盟共建标准化养殖小区个。

  (二)银企联动,拓宽渠道促发展。我们积极引导农民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养殖肉牛中来,向农民宣传“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思想,在内部挖潜。几年来,农牧民自筹资金达万元,用于发展肉牛业。从企业来讲,近年来主要是抓了加强管理、规范运行,无论是企业财务管理,还是经营管理都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项目的可行报告,还是环评、土地等手续都得到了完善,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为争取金融、项目、政策等支持,创设了良好条件。我们积极协调当地政府、金融部门各种关系,帮助农民采取肉牛担保,工资担保,信用户联保等办法,共利用养牛贷款万元,帮助农民购进肉牛头。镇下岗职工2007年投资30万元养肉牛,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到35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典型带动,规模推进促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进中,企业通过实践、探索、创新机制,与广大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经营格局,一方面使企业实现了低成本拓展,另一方面带领农户走向了市场。一是借典型示范群众。我们先后组织名农牧民到企业参观,并到外地参观典型开阔视野,用先进的生产经验解决农牧民在肉牛生产中落后的生产方式。二是用典型引路,让典型说话。村是我盟有名的民族贫困村。2006年,企业帮助村号召群众发展肉牛,群众认为养肉牛不托底,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购买5头肉牛,当年获得纯效益万元,群众看在眼里,动在心上,纷纷买进肉牛,几年时间,这个村肉牛存栏便由当初的头猛增到目前的头。三是走规模、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以镇辟小区、建专业村屯、村育大户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盟年饲养10头以上肉牛的规模养殖户户,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户,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殖户户。。

  (四)链条互动,保障牧业促发展。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发展。在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全盟万亩耕地,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其中种植青贮亩、牧草亩、苜蓿亩。二是兴建草业促发展。年以来,我盟对辖区内草原全部实行禁牧政策,肉牛养殖全部实现了舍饲化,保护了草原,恢复了生态环境,缓解了草原压力。同时,我们采取企业出资种草、改草,加大对草原治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先后围栏封育种改草万亩。三是繁防引管建并举,提质增效,加快肉牛业的发展,尤其是推进肉牛业的提档升级,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在扩张肉牛饲养数量的同时,把提质增效作为企业的主攻方向,在繁育优良母群、强化防检疫力度,引进和购入优质高产肉牛、科学饲养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

  (五)扶贫拉动,多措并举促发展。从人才的角度来讲,企业现有员工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具有高级职称者人,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员工达到了50%以上,这些人才的使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科技扶贫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我们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计划。突出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肉牛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搞好种植业科技推广,夯实肉牛业发展基础。在种植业生产上,全面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增加了种植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满足了肉牛业发展对优质充足饲料的需求。近年来,企业共深入村屯举办肉牛科学饲养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次,科学养牛技术已在全盟推广。我们还大力推广应用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去年我们共召开青贮、牧草种植饲喂技术现场会次,有力地促进了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坚持每村建3—5户科技中心户,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村科技中心户,全面推行肉牛科学饲养,肉牛平均单产吨,纯收入万余元。全盟群众,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通过学科学,掌握了肉牛养殖、青贮种植等实用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支持当地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中,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在修路、筑桥、助学、建校、吃水、赞助等工程项目和县内大型活动中慷慨解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持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初步考虑就是要用这样几种理念来抓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牧业。这应该说是一种趋势,是农业农村工作在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上的重大转变。我们将牢牢抓住创新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发展基础等几个重点来推进,用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组织化、集约化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品牌战略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技术创新的思想指导农牧业,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第二是用开放的理意抓农牧业。工业需要开放,旅游业需要开放,农牧业同样也需要开放。我们将积极实施开放兴农的战略,拓宽视野,加强农牧业谋划和发展,争取用几年时间,培育成农牧业龙头企业。

  第三是用统筹的理念抓农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将牢牢把握农牧业发展的深刻变化,加快构筑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农牧业优质化和农牧业装备现代化的统筹上下功夫,在推进服务社会化和农民增收多元化的统筹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虽然我们近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应忽视的问题。一是肉牛产业基地建设资金不足。我盟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户发展肉牛生产,农户自筹资金的能力不高,肉牛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政府财力紧张,虽然千方百计投入资金用于发展肉牛产业,但是还显不足。二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标准化畜牧业生产观念还不深入人心,养殖户对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意义认识普遍不足,这些都妨碍了养殖户和企业的对接。三是企业和养殖户对接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合同订单式的生产机制还未普遍建立。四是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工作尚需加速。我们以标准化肉牛小区为主体的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但是,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还没有完全列入日程。虽然有了集中饲养,但如果不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小区建设的主要目的就难以实现。以上这些实际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认真予以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发展方向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以肉牛产业为主体的畜牧业提档升级,加速畜牧强企建设步伐。在总体的发展思路上,我们将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继续突出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发挥好企业的主导作用。二是以产业化为核心,坚持把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做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调控作用。三是在发展上,继续坚持以牛为主,大力发展“牛经济”,注重品牌效应,精心培育绿色、特色品牌。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畜产品基地化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落实合同订单式生产模式,做好养殖场户和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引导好企业与基地养殖户间利益分配问题,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养殖场户和企业的购销关系,扶持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三是处理好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合企业生产要求。四是做好合作社的组建和完善工作,落实生产、销售等各项制度,实现养殖小区的企业化管理。五是做好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一)转变观念,培植龙头企业。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龙头企业的培植上来,围绕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工作,协调好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关系,实现合同订单式生产。加大对现有优惠政策,例如高于市场价、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的热情。

  (二)大力抓好标准化肉牛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做好肉牛小区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工作,保障年新增高品质肉牛生产能力头的目标。大力推进饲养方式转变,发挥小区在标准化生产中的示范作用。同时,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合作社在龙头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连结纽带作用。

  (三)做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工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制定和完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的合理监管,建立和实施监测制度。加强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做好畜牧业环保整治工作,抓好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治理,促进畜牧业生产逐渐向国际标准靠近。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产能跨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791亿斤,比2003年增产3177亿斤,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超万亿斤。农业生产成功打破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此消彼长的传统格局,棉、油、糖、水果、水产、畜产品也全面发展、稳定增长,较好地满足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农产品需求。

  第二,现代生产要素比例大幅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2011年达到52%,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已由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要素推动为主进入以科技推动为主的阶段。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先进设施与装备技术等高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目前,我国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2010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首次突破50%大关(52%),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25%,设施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5%,靠天吃饭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多万亩,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9.05亿亩,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

  第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2年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8.9万户,同比增长32%,出资总额1.1万亿元,增长52%。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等各个领域,在维护农民基本权利、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28.4万个,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力量。通过自建、与农户共建高标准原料基地,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了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占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社会化的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涌现。

  第四,农产品需求结构明显转变。从大结构上看,食品消费日益多元化,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长,工业用途日益扩张。在食品消费上,口粮需求减少而肉蛋奶消费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口粮消费量一般会经历由减少到稳定的过程。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高于农村居民,其人均口粮消费已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正大幅减少。1990-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每年人均购买粮食由130公斤减少到80公斤左右,2000-2011年,一直在80公斤左右波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990-2000年变化不大,但2000-2011年,就从250公斤减少到170公斤,降幅32%。与此同时,肉蛋奶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量都大幅提高。2000-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增长2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量增长40%。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牛羊肉、水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日益增大。畜产品和水产品消费量持续上升导致饲料粮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工业用途上,由于生物能源的发展,农产品尤其淀粉类、糖类作物与能源相挂钩,使得需求格局变得更为复杂。还有日益发展的其他粮食深加工、面向全球市场的纺织工业等。农业生产已经不是纯粹地满足本国居民基本吃穿需求的问题了。

  第五,国内外市场联系更紧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我国严格履行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农产品关税税率已降至15%,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黄箱补贴严格控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8.5%以内。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已迈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共同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农林牧副渔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流量分别达到26.12亿美元和5.3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1.0%和30.8%。同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贸易额由2001年的269.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9.9亿美元,年均增幅16.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进出口的体量优势使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重,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

  第六,农业发展制度框架日趋完善。这十年,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理论不断升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推进。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锁定“三农”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主义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投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先后成为“一号文件”关键词,农业发展束缚正不断被破除。2012年,中央财政支农力度再次加大,达到12286.6亿元,同比增长17%,是2007年的3倍左右。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的总规模达到1628亿元,同比增长15.8%。同时,保障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平等就业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未来十年,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关键十年,也是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同推进的重要十年。这十年,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形势乃至需求格局、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将出现持续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人口结构变化使得食品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化与老龄化同时发展,将使粮食安全的政策导向更为复杂。一是城乡人口格局变化持续改变总体消费结构。预计到202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52%提高到60%左右。届时中国将拥有8.7亿城镇人口和5.8亿农村人口,与2011年末的人口结构相比,将新增1.8亿城镇人口,减少1.2亿农村人口。从以往经验看,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口粮消费大大低于农村居民。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我国的直接口粮需求将会下降,而饲料类需求将会有较大增加。二是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均食品消费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在加剧,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资料,2001-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的阶段,从2021年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并预计到2023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当。城镇化、老龄化的影响一正一负,有总量的影响,更有结构的改变,作用机理复杂,效果不易把握,这将使粮食安全政策导向的确定更为复杂。

  “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吃得好、吃得安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未来十年这种情况将更为突出。我们长期强调的粮食安全,关注的是数量安全,保证人民有饭吃,但对质量安全关注相对不足。数量安全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但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产品的质量。比如2011年曝光的南方部分地区大米镉超标(即“镉大米”)事件,其主要原因是多年来采矿、冶炼、制革等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工矿企业周边和河流灌溉区域的土壤严重污染所致。根据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的监测,我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按照有关规定,其中的大部分土地就应该转产,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不言而喻会对数量安全带来威胁。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在资源约束下,数量安全高度依赖科技水平的提高,但农业科技是把双刃剑,产量的提高往往会降低质量安全水平,同样,提高农产品质量往往也要以降低农产品产量为代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少用甚至不用化学投入品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食品,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产量来保证的。如何妥善处理好农产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满足人民对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农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首要“两难”问题。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上农业丰歉、能源价格变动、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自2004年我国首次出现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以来,逆差规模不断扩大,逆差额由2004年的46.4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337.8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逐渐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进出口体量大,略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国际市场行情。一些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品,其价格走势往往只能被动地随着国际市场行情起伏。大豆最为明显,其进口依存度2011-2012年度已经达到83%。2007-2012年,某些重要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就是这种格局的直接反映。未来十年,国际农产品价格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将越来越明显地通过贸易的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到国内的农产品供给。

  一是耕地资源。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成效初现,耕地锐减势头得到遏制。未来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每年仍将占用大量建设用地,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将继续下降。另外,农业耕地质量的维持也面临考验。我国现有耕地中70%是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大于每亩粮食产量1000公斤的耕地仅占6.1%。这些年“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造成了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据农业部测算,近10年全国耕地“占优补劣”导致粮食生产能力至少减少120亿公斤。另据农业部近期对全国107个部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的分析,近10年多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下降了5%,耕地肥力下降,化肥依赖性增强。由于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耕地质量加速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每年因风蚀导致土壤损失的肥力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数倍。2011年底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二是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生产还面临着水质恶化、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的困境。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807亿吨,比2010年增加15亿吨,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另外,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是一个突出问题。与此相应的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这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未来十年我国农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需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业现代化有望取得长足进步,经营主体专业化、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渐健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需求变化看,食品需求结构性调整将日益明显,口粮需求总量稳中有降,果蔬需求稳中有升,油料需求趋于平稳,肉蛋奶需求总量稳步上升,肉蛋奶需求增加将持续带来饲料需求的扩张;工业上,非食品类的纺织及农产品深加工发展逐步形成了部分农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工业需求旺盛。从供给层面看,过去十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粮食实现九连增,果蔬棉糖以及畜产品产量产能都有了较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城镇化需求。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物质投入的增加是增长的主要源泉。未来十年,尽管农业生产在耕地面积、耕地质量、水资源、气候变化等方面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制约,但可以预计,农业技术进步、政策上对农业生态的重视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产出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随着对粮食安全认识的深化,综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将更为从容。所以,从供需格局看,未来十年,我国可能出现的格局是:供需总量平衡,粮食确保自给,进口日趋多元,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这种结构性短缺是相对于包括加工在内的总需求而言的,是一种在粮食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产生的结构性短缺。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人工、土地成本,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的生产费用均呈现不可逆的上升趋势,我国农业跨入了“高成本”时代。以粮食生产为例,2007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481.06元,2011年则高达791.16元,5年增长45%,年平均增长9%。物资与服务费用5年增长49%,其中种子、机械作业分别达到68%和81%;人工成本增幅达77%,雇工工价的涨幅更高达121%。未来十年,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上升。在生产力发展速度赶不上成本变化的时期,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不断走高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不可避免。过去几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与经济发展景气程度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但总体上的上升趋势相当明显。这与成本上升的总体趋势是匹配的。当然,从单位产品成本和价格的角度看,如果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可能高成本、高价格的格局会有所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由留守的老人、妇女支撑着农业生产。这种方式对农业经营者来说是无奈之举,对提升农业生产力极为不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面对市场竞争,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也因为缺乏市场谈判能力经常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这些年,农村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种田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由种田能手、大户或村干部等领办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发展起来,企业加农户的协作方式也不断走向成熟。最近一个时期,中央不断发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强烈信号。党的十报告、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农业组织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新型的、多元的农业经营体系将逐渐引领农业走向现代化。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农业专业分工发展的必然和必需。随着农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也将更为深入。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公益性社会服务原来“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在过去十年得到较大改观,乡镇或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得到提升。未来十年,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将持续推进,基层水利、林业、防汛抗旱、气象等多领域的公益将不断加强。另外,作为新生事物的农业经营组织将得到蓬勃发展,现在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这些经营组织既可以提供经营,也可以通过机制创新参与公益(比如政府订购、定向委托等)。还有专家大院、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社会化服务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也有望不断地消除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尴尬。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全面支撑,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可以更加稳健。

  过去十年,是食品安全问题暴露最多最集中的时期,也是举国上下对食品安全问题最为关切的时期。因为生活好了,所以更需要关注吃得好、吃得健康,这是民之所望、执政之所向。食品安全之所以出现问题,在于市场治理机制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于快速的发展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急功近利,忽视了长远与可持续。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剑指多龙治水的格局,已经在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去就是在制度建设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未来十年,食品安全上的制度建设有望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为人民吃得好、吃得健康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

  可持续发展与美丽中国、美丽农村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未来十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必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建设节水型农业、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发展生物肥料和生物防虫技术会成为未来的重点。在综合生产能力构建上,保证耕地资源是首要的。在确保基本农田基础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会进一步加强,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构建长效的维护运营机制等问题有望逐步解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在于种什么,而在于确保有地可种,有好地可种。此外,农业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储备和推广应用也会进一步加强。

  在新的粮食安全观指引下,未来十年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问题上我们可能会更加从容。根据底线思维,我们要保证国内口粮自给,但在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问题上,我们进口一些不是问题,尤其在大进大出的一些加工领域,用国外的原料加工,再出口,这也是好事。即便看待农产品进出口顺差或逆差,也得更深一层地看顺在哪里,逆在哪里,而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顺差就是好事,逆差就是问题。如果更全面地把农产品进出口和相关工业品进出口结合起来看,可能就是另一种结论。还有,比如汇率,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品便宜了、出口的贵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我国的进出口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多进一些不涉及根本的农产品也不是坏事,需要防范的是对农民生产的冲击。对外农业合作思路也有望有进一步发展,比如与南美、非洲、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提升当地的生产能力,对世界供给总量也是贡献,增加了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缓和了国内的供给压力,合作未必要直接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在操作上更加游刃有余。另外,在使用国际期货套期保值问题上,适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能力应能进一步增强,化被动为主动。

  面对未来十年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应对各种已知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在政策方向上,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面对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的格局和趋势,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隐患和风险高度警醒,也要有充分的战略智慧,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

  第一,调整粮食安全的范围和评价方法。现在的粮食功能日趋多元,粮食既可以作为基本口粮,也可以作为饲料、用于榨油,也可以通过深加工服务于能源、医药等领域。如果把粮食安全简单归结为确保粮食自给率,就容易因为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植物油用粮(大豆)的扩张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必要担忧。我国本已有限且日趋紧张的耕地、水资源已经绷得很紧,如果因为粮食功能的拓展泛泛强调粮食自给,容易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并过度使用地力。对于以工业生产为目的的粮食,比如能源、医药等非食品类粮食深加工所需玉米,不宜纳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考虑范畴;对于以榨油为目的的大豆,不应纳入粮食范畴,对大豆统计,应明确区分食品用大豆和榨油用大豆两类;对于以饲料为目的的粮食,如饲用玉米等,也不应笼统地用粮食安全的理念来看待。

  第二,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基础上,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破资源环境和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约束。

  第三,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机制。虽然近年来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离WTO允许的补贴上限还有不小空间。要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机制,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第四,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要根据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情况,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运用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储备调节机制等措施,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步提高、并快于成本上升的幅度,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

  第一,要把保证耕地资源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基本农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好用足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各种水利工程;抓紧编制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整合资金,连片推进,确保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多方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并构建长效的维护运营机制。

  第二,积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要着重鼓励建设节水型农业,鼓励使用有机肥料,鼓励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发展生物肥料和生物防虫技术。着力解决化肥、农药和农膜的过度使用给土壤和水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增加湿地保护投入,继续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

  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得到缓解。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从战略上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是其中最重要一环。

  一方面,要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给提高农民农业经营收入提供的良好契机。种一亩粮食,一年也就挣几百元;种一亩设施蔬菜或食用菌,一年纯收益可以几千元、几万元。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致富的已不在少数。在养殖业方面,推进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场也可以有效促进增收。如果一户能够养20-30头猪,10-20头牛,经营得当,收益并不比打工差。在粮食主产区,如果每家能种十几亩粮食,再有一两亩大棚或温室,不去打工也不用闲下来,收入也很可观。还有城郊的观光农业、山区的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等,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民有机会通过改造经营模式挖掘增收潜力,有机会通过农业现代化进程富裕起来,相关政府部门要为农民把握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致富机会创造条件,做好服务。改造传统经营模式,农民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营销,解决这三大问题是农业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要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推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业,壮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条件。

  首先,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二是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定专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国家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做好合作社发票领用等工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积极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

  其次,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监管出安全。随着我国生产力落后状况的不断改善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建立严格的、适度集中的监管制度,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多部门协调的分工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健全县、乡两级监管机构,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彰显司法威慑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完善监测体系和监测制度,防范风险和危害,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管水平。

  泽州县地处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南与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与高平、界碑岭相邻,东连陵川,西接沁水。总面积约2023km2,其中,耕地、粮田面积分别占73.6、57.27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约占15.36万亩。全县共包括17个乡,辖行政村634个,自然村1136个,总人口约53.1万,农村人口占35.4万。泽州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山区较平原和丘陵更多,南部多于北中部。

  2.1 水资源总量 泽州县河流纵横,主要包括沁河、丹河流域,前者支流主要包括长河、龙湾河、白水河、范河、犁川河等;后者支流包括东丹河、巴公河及东大河,干流多为南北流向,支流多为东西流向。泽州县水资源总量约3.54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约2.54亿m3,川径流量3.37亿m3,其中,重复资源约占2.37亿m3,可开发水资源1.11亿m3。

  2.2.1 渠道防渗 防渗材料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砌石及复合土工膜等。根据《渠道防渗技术规范》,结合泽州县灌区具体情况,采用了砌石防渗及混凝土防渗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有效减少了灌溉过程中水的损失,极大提高了渠道水的利用系数,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在灌溉时采用低压管道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及渗漏损失,因此,此技术也是泽州县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推广技术,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及泽州县具体情况,重点对管件、连接及机泵进行了选择。通过将管网首部枢纽设置于同管道埋深相平齐,将机井房建设为半地下式,不仅减少了水头的损失,还降低了年运行费用。

  2.2.3 灌水技术 漫灌是最常见的传统灌溉方式,为了得到节水的目的,必须对灌水方式进行改进。根据泽州县具体情况,主要应用的是喷灌、微灌等灌水技术。喷灌不仅省水省工,而且不受地形限制,占耕地少,灌水较均匀。泽州县重点对半固定及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技术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微灌通过管道同灌水器相连,将植物所需水分以小流量均匀输送至根部,因而节水效率最高。但由于其投资较高,因而主要应用与果树、花卉及温室蔬菜的种植中。

  2.3 节水灌溉水平 泽州县灌溉设施共1387眼,有效灌溉面积可达15.36万亩。其中,任庄水库中型灌区1处,有效灌溉面积1.19万亩;机电井334眼,有效灌溉面积6.28万亩;小型机灌站135座,有效灌溉面积4.09万亩;小型水利工程917处,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其中,清水池630处,有效灌溉面积0.61万亩;一小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22座,有效灌溉面积1.14万亩;塘坝19座,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小型引水闸248处,有效灌溉面积1.75万亩。节水达标面积10.67万亩,其中渠灌0.3万亩,管道输水2.7万亩、喷灌7.3万亩,微灌溉0.37万亩。

  2.4.4 农民节水意识薄弱 有些丰水区农民对于节水灌溉不以为然,认为喷灌水少,习惯大水漫灌;全县普遍缺乏节水灌溉试验站,无法科学指导大家造时灌溉,以实现增产增收。

  3.1 发展思路 根据泽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水利灌溉的需求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到各种气候变化、季节因素等对节水灌溉的影响,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节水灌溉的规模和面积,逐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

  3.2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66万亩,节水达标面积达到14.77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十二五”期间净增水地1.3万亩,其中雨水积蓄补灌面积0.8万亩,改善水地6.6万亩,净增节水面积3.4万亩;到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76万亩,节水达标面积达到15.86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

  3.3 发展方向 根据全县节水灌溉现状,划分重点建设区域,进一步加快节水灌溉管理机制的改革,单村单水源工程和跨村一水多用工程应区分管理,后者应设站专人管理,落实编制。

  3.4 节水灌溉对策 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五小水利”列入投资工程项目范围内;优先恢复群众积极性高、水源稳定的小型水利项目,确保农业结构调产到哪儿,水利工程就建设在哪儿;对水源单一,跨村规模较大的灌区,应在建设的过程中兼顾管理,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列入县财政预算经费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惠农利农政策,对亩次浇地面积进行相应的补贴,以尽量减少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

  新一轮课改的目的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重要一部分必然是新课改中的一环,同时要明确一点,职业教育的课改和基础教育的课改存在差异,关键在于“职业”二字。职业的特点是通过职业高中课程专业设置来体现。专业有很多方面,能够研究的很多,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出发点,以未来农村需要为切入点,探讨计算机专业如何在课改中适应未来农村发展的需要。

  未来农村是什么样的?未来农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哪些是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现在应该从教学角度出发,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相关人才,为未来农村发展的需要服务。

  (一)未来农村的发展蓝图。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建党100周年时要求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新农村?江苏华西村、浙江花园村,无不给我们提供了未来农村发展的“样本”:它是一个村子,大片的农田,绿意盎然的农作物,在花园生态农业园里,无公害农产品让人可以畅快享受采摘的乐趣;它又不只是一个村子,宽敞的马路,连片的别墅和高档多层住宅,大型商场、剧院、学校、医院、老年公寓、四星级酒店、游泳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徜徉其间,感觉这里与现代化的城镇毫无差别。所以未来农村走的道路应该是农村城镇化道路。

  (二)未来农村人才需求类型。未来农村里的人才自然是农民,但必然不像今天的农民,没有经过专门而系统的学习;未来的农民应该是掌握农业技术的科技人员和农业工作者,而且农民的工作主要靠机械生产和劳动。农村城镇化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提供与农村建设、农民培养及农业生产有关的产业链,例如:农村建设大军、农村医院、学校等需要的人才、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等。农村需要的人才应与这些产业链有关。 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技术呢?可以看到,这样的农村就相当于城镇,需要全方位的人才,其特殊之处在于更多的与土地与三农有关。所需要的技术也是各种各样的。

  (三)计算机技术在未来农村的应用。从未来农村的“样本”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未来的农村必将是信息化的农村,计算机技术将在未来农村生产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居民生活上看,网络和信息技术全覆盖将是城镇化农村生活的必然需求,居民的吃、住、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从农业生产上看,以智能温室育苗、景观休闲等为代表的设施化、规模化种养殖业已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网络也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如果把适应未来农村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化,则可归结如下:1.基础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包括各类必备操作软件的装载,应用软件的使用。2.计算机硬件的维修和维护,包括计算机硬件出毛病的时候能够识别并且维修,计算机硬件日常的维护。

  总之,未来农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归结为中职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则是这一内容的重点之一。

  中职计算机教育要紧紧围绕未来农村在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知识方面的需求,从教学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相关人才,为未来农村发展的需要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的难点在于不容易找到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的结合点,通俗的说法是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不一致。例如,现在的计算机用的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如果学生还在学习DOS操作系统,生产实际中学生就不能立刻进入生产状态,还需要重新学习,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专业设置要构建不同的专业模式,如模块化课程、工作过程化课程、项目课程等。所以,适应未来农村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就要围绕上面结论的两点,即基础的计算机的软件操作、计算机硬件的维修和维护两个方面,进行项目课程教学。

  (二)因地制宜设计教材。教材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支持课程改革的教材。具体教材的设计要以专业设置为基础,可以产生模块化教材。通过几年的课改我们感受到了一些教材方面的变化,如各地用的课本具有地方特色,教师上课新颖独到,产生了校本教。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