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首页|耀世娱乐|注册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利澳注册注册: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17 21:18    文字:【】【】【
摘要:首页:利澳注册注册:首页 一、建设方案 1、建设发酵区(以200m为例) 1)在养殖场贮粪区附近不超过50米的地方,优选地势高、平坦、背风、铲车易作业的区域作为堆肥发酵区。 2)在发

  首页:利澳注册注册:首页一、建设方案 1、建设发酵区(以200m为例) 1)在养殖场贮粪区附近不超过50米的地方,优选地势高、平坦、背风、铲车易作业的区域作为堆肥发酵区。 2)在发酵区,建立满足铲车作业的防渗基础。 ①机械或人工挖掘长20m、宽6m、深不低于0.3m的高分子膜防渗基础,平整铺设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抗裂防水渗透膜,加盖0.3m土层,机械压实,修整,完成发酵区建设(图5)。 ②水泥浇注长23m、宽不低于7.5m,厚0.2m的防渗基础(推荐)(图5)。 ③在主发酵区外建防渗滤液外流围墙(图5)。 ④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建立污水收集池(图6)。 2、安装通风管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图纸,布设通风管道,通风管需要水泥槽、砖体等保护层,避免铲车作业压坏通风管。 按图纸要求平铺无孔通风管,再平铺有孔通风管,风孔居中且朝上。 连接主、次通风管道,完成安装。 利用稻壳、菇渣等蓬松性物料将通风管完全覆盖,形成保护层,防止粘性物料堵塞风管风口。 3、纳米膜 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纹、杂质和破洞,孔径纳米级的薄膜。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气体可通过,阻止臭气等大分子通过。 3.1好氧堆肥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发酵进行的堆肥处理过程。 3.2 纳米膜好氧发酵堆肥机 在纳米膜完全覆盖的条件下,通过温度、氧气浓度等传感器反馈机制自动调控加热、强制通风等,实现好氧微生物高温堆肥处理畜禽粪便的装置。装置组成参考《纳米膜好氧发酵堆肥装置》(Q/LXKD 01-2018)要求,即包括纳米膜发酵仓、曝气通风管路及风机、PLC自动控制柜、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 3.3 预处理 通过机械破碎、添加辅料、接种微生物菌种等方式调整畜禽粪便堆肥原料发酵条件的处理工艺。 3.4 覆膜发酵 堆肥原料中宜腐有机物经过升温、高温、降温至温度稳定的降解过程。 二、工程与选址 1、建设工程 主体工程至少应包括:预处理区、覆膜发酵区、二次发酵区等;辅助工程可以包括:原辅料库、产品检测、成品库等。 选址 应符合村镇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统筹畜禽养殖场(小区)区位特点,充分利用已建的堆肥处理设施,合理布局。 覆膜发酵区要求地形平坦,地势稍高,利于排水,通风良好,易机械作业,应远离居民区或与居民区隔离。覆膜发酵区设在畜禽养殖区域内应符合NY/T 682的要求,即应设在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覆膜发酵区应采用水泥或防渗材料做防渗处理。 主体工程建设 a)根据处理能力合理规划建立覆膜发酵区,合理布局通风管道。 b)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应符合GB/T 27622的规定。 工艺流程 采用纳米膜覆盖反馈控制通风好氧发酵堆肥以及相关组合工艺,包括物料预处理、覆膜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腐熟度判定等工艺环节,工艺流程如图7。 堆肥前准备 原辅料准备 堆肥主要原料为畜禽粪便,辅料可选择秸秆、食用菌渣、锯末、谷糠、酒糟等农业废弃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堆肥原料中严禁混入下列物质: 有毒有害工业制品及其残弃物、城市污泥; 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的物品; 有腐蚀性或放射性的物质;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生物危险品和医疗垃圾; 危害环境安全的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菌剂选择 接种的微生物菌剂应执行GB 20187中的相关规定。 三、堆肥方法 3.1预处理 3.1.1备料 堆肥前,根据畜禽粪便种类及其理化特性,宜加入农业废弃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辅料,如表3,调节堆肥原料含水率、碳氮比(C/N),并保证必要的孔隙度,便于提供良好的微生物好氧发酵条件,辅料的含水量20%以下为佳。预处理后堆肥物料的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 1)为了节省辅料用量、提高发酵效果、降低成本,新产生的畜禽粪便一定先与辅料提前进行混合、静置,充分吸水,待准备建堆时,再添加微生物菌剂并充分混匀。 2)畜禽粪便可以多种混合,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养鸡场就地处理不宜用禽类粪便,优选牛粪、猪粪、羊粪等;养猪场就地处理不得用其他猪场粪便,优选牛羊粪;草食动物不得用其他草食性动物粪便。 3)羊粪可以直接发酵不需添加辅料,但羊粪发酵前必须用翻抛机、旋耕机、搅拌机等设备将饼状大块打散。 3.1.2 接种菌剂 选择牛、猪、蛋鸡、肉鸡等不同畜种的微生物菌剂,腐熟菌剂每kg微生物菌剂处理2~3立方米的物料。若选用其他公司菌剂产品,需至少满足堆肥中添加微生物含量宜在106/g以上,不得使用未经菌种安全评价或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制剂,根据固体有机废物类型及特点选用合适微生物菌剂。 3.1.3 混料 按配方要求,利用混匀设备将原料、辅料、微生物菌剂混匀。混匀时宜先将微生物菌剂按一定比例与辅料搅拌均匀稀释,再按接种量与其他物料混匀,如处理200立方米的物料时,通过铲车等搅拌设备将70kg~100kg的微生物菌剂与辅料混匀。混匀的堆肥物料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0%~60%,即抓一把在手里,握紧成团,指缝间不见水,松开手轻轻一碰即散开。注:混匀设备为铲车、翻抛机、搅拌机等,混匀效果较好设备为翻抛机、搅拌机;物料必须充分混匀;采用铲车拌料,根据场地情况,强烈推荐3.0以上铲车;堆肥物料含水率是最重要指标,强烈要求鸡粪、猪粪堆肥含水率小于60%。 3.2建堆 将混匀的物料按梯形建堆,堆体上部宽度一般不低于堆体底部宽度的2/3,堆体底部宽度为发酵区设计宽度,堆体高度一般宜为1.2m~1.8m。布料时应保证物料均匀、松散,防止出现物料厚度不一致、含水率不均等情况。注:为了保证气体均匀分布,堆体物料前后、两侧物料必须布满,防止出现三角形堆体或者高低差异较大堆体;建堆时间不超过2天。 以200立方米堆体为例,通过铲车将混合好物料运至发酵区,建堆,高度、宽度应根据物料种类、特性、堆肥季节等进行适当调整,高一般不低于1.8m,宽6.0m。布料时应保证物料均匀、松散。 覆膜 将纳米膜完全覆盖在堆体上(图8),利用压边袋或其它方式压实纳米膜边缘,保持边缘不漏气。注:在堆肥发酵前7天保持边缘不漏气,待发酵后期(堆肥12-20天)无臭味、温度较高时,延长通风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放气保证膜处理鼓起紧绷状态,跑水。 覆膜发酵 覆膜发酵也叫一次发酵,过程包括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堆肥过程中,通过鼻闻判断堆肥发酵进行情况,若产生酸、臭等过度刺鼻气味,需及时调整含水量,使其发酵良好。 启动设备 温度、氧气浓度等传感器插入堆体中,连接控制系统。根据设备使用要求,启动堆肥机。若膜无法鼓起,需要查找相应原因,若膜鼓起时间较长,需通风20~24h。 四、 过程控制 利用堆肥设备调控堆肥参数,过程控制参数包括通风、温度以及氧气浓度。 1.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必须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定点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彻底,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保证收益。 2.水分控制。随着堆肥发酵含水率逐渐下降,到覆膜发酵结束时含水率应在35%~45%。 3.氧气浓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应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必须通过强制通风使堆体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以上,宜控制在10%~15%。跟踪耗氧速率,及时调整通风量,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宜为0.05Nm~0.20Nm/minm;风压可按堆层物料每增加1m,风压增加1.0KPa~1.5KPa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注:发酵初期,通风量以膜鼓起且膜可压住为主,但后期以长时间通风去水为主。 4.控制方式 覆膜发酵过程可选用参数控制、节点控制等控制方式,参数控制方式宜选择温度-氧气浓度联动控制,节点控制方式可选择时间节点控制、温度节点控制以及时间-温度节点联动控制。 5.去膜 覆膜发酵周期一般应大于20d,判断腐熟度,指标见表5。终止覆膜发酵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去膜,堆体无臭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或黑色。 6.二次发酵 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 二次发酵过程中,严禁再次添加新鲜的堆肥原料。含水率宜控制在40%~45%。 为减少养分损失,物料温度宜控制在50℃以下,可通过调节物料层高控制堆温。 二次发酵周期一般为15d~30d。发酵终止时,腐熟堆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颜色为褐色或为灰褐色、疏松、无臭味、无机械杂质; b)含水率宜小于30%; c)碳氮比(C/N)小于20:1; d)耗氧速率趋于稳定。 7.后处理及利用 将生产出的腐熟堆肥散装或装袋存放于防雨地方待售。制得的腐熟堆肥可进行粉碎、筛分、深加工等处理。经过纳米膜好氧发酵获得的腐熟堆肥可直接还田利用,应符合GB/T 25246的规定。生产商品有机肥料的,应符合NY 525的规定。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应符合NY 884的规定。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应符合GB/T 18877的规定。 8.腐熟度判定 固体畜禽粪便经过堆肥处理后应符合GB/T 36195的卫生学要求。 (1)取样 采样应采用多点采样,再用四分法,即将样品混合堆成圆锥。按“十”字形将圆锥切成四份,取对角线的两份,为一次缩分,再将两份样品混合堆成圆锥,按“十”字形切成四份,取对角线)检测方法 外观采用目测、鼻嗅、手摸测定。 温度由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高度应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和下层测试点均应设在离堆层表面或底部0.5~1.0m处;每个层次水平面测试点布置按发酵物料的几何形状,可分中心部位和边缘部位设置,边缘部位距边缘宜为0.5m~1m。在发酵周期内,应每天2~3次记录堆体温度情况,并做记录。 堆肥发酵过程中堆层氧气浓度由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定,测定点的位置和数目应与堆层温度测定点相一致或相近。

  燕麦是一年生谷类植物,作为反刍和非反刍动物的饲料来源,燕麦干草的适口性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高(主要是果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苜蓿干草高1倍以上,高消化率纤维(半纤维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质地柔软),低钾,含多种矿物质与维生素,为世界顶级奶牛粗饲料的最佳选择之一。燕麦干草与苜蓿干草合理饲喂更堪称完美组合。且饲喂燕麦能有效控制产后疾病发生。 一、种植地块选择 燕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粘土、壤土,坡地、滩地都可以种植。不过燕麦虽然适宜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但若想燕麦取得高产,还是种植在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的壤土比较好。必须选择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 二、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生物产量高的优质品种(青引2号、加燕2号、青海444、美达、领袖等品种)。 2、种子质量 应选用符合GB 6142规定的二级以上(含二级)的种子,种子质量见表1。 表1 种子质量 净度/% 发芽率/% 种子用价/% 水分/% 其他植物种子数/(粒/kg) 95.0 85 80.7 12.0 500 2.3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晾晒种子,厚度3cm~5cm,用以杀菌和提高发芽率。 二、整地 春播:黄灌区土壤解冻5-10cm时(一般3月中下旬),浅旋耕、耙耱、,达到土块细碎、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待播;麦后复种:及早灭茬、翻地、浇水、整地,尽早播种,提高产量播种 1、播种时间 春播播种期安排在3月末到4月初,第二茬7月10日左右播种, 麦后复种的时间越早越好,可以增加生长时间 2、播种方式 选用小麦分层播种机,行距为10—15cm,覆土2.5-3cm。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12.5 kg/亩。 (10-15kg/亩根据地力情况) 3、底肥与追肥 磷肥:磷酸二铵20-25千克/亩作底肥,氮肥:尿素作追肥,分蘖期进行施肥10-30千克/亩(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做适当的调整,也可分两次追肥,分别在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 4、浇水 根据燕麦需水规律,一般要浇3次水,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浇水,可根据天气状况和燕麦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5、除草防杂 通过化学方法及时防除杂草,可进行人工除杂,可喷施麦田除草剂灭草 6、收割 春播燕麦可6月底收割,燕麦是种耐寒植物,可以在天气寒冷到抑制生长时收割,第二茬一般可在10月中下旬收割,根据当年气候决定,留茬高度5cm。调制干草采用割草压扁机收获,刈割后采用翻晒机翻晒,待干燥到含水量20%以下压成方形或圆形干草捆,及时运出;或可作为青贮饲料采用青贮饲料收获机直接青贮。为获得产量高营养好的燕麦草,收割时,避开阴雨天。 四、春播燕麦草种植效益分析 以4月1日播种为例,效益分析情况如下: 1、播种及田间管理费用(草种公司提供,费用没算) 抪种量:12.5 kg/亩; 底肥(复合肥):22.5公斤/亩,58.5元/亩; 追肥(尿素):25公斤/亩,31元/亩; 抪种费:40元/亩; 割草费:25元/亩; 打捆费:55元/亩; 水费:20元/亩; 农药:10元/亩; 耕地:30元/亩; 每亩投资合计:269.5元/亩 100亩投资合计:269.5元/亩×100亩=26950元。 2、草产量及盈利 草产量:0.7吨/亩×100亩=70吨 每亩盈利:0.7吨/亩×1250元/吨-269.5元/亩=605.5元/亩 100亩盈利:605.5元/亩×100=60550元。 五、秋播燕麦草种植效益分析 7月10日播种 燕麦草每亩总投资328.5元(其中:整地50元/亩,草种62.5元/亩,化肥126元/亩,水费、收割费、农药100元/亩),平均亩产干草0.65吨,燕麦干草价格为1400元/吨,除去成本,每亩燕麦草收益600元左右。

  植株调整 对于西红柿植株开始抽蔓时,要用尼龙绳调蔓,植株顶端距棚膜50厘米时,进行落蔓,使植株的生长点均匀地分布在一个南低北高的倾斜面上。同时要将下部老黄叶片及时摘除,增加田间通透性,促进侧枝萌发和潜伏牙开花结果,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光照调节、 西红柿属于喜光作物,开花结果期要求光照充足,若光照不足,植株就会出现徒长和落花落果现象,因此温室栽培西红柿,可以通过换新模、清洁棚膜、张挂反光幕等措施,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1、加强田间管理:种植叶菜类、瓜类,应加强田间管理,灌水、防旱,追施肥料,促进生长。 2、培育地力:利用晴好天气,翻种棚菜田园,暴晒、风化土壤,施用有机肥,喷施土壤消毒剂,杀菌灭虫,提高肥力。 3、大棚的更新和维修:老菜区已使用数年,应进行重新更新,以提高防冻保温功能。 4、冬春棚菜苗管理:应做好购种、种子处理、消毒、浸种催芽工作。

  1、防徒长健身栽培:每次打药或喷洒叶面肥时,每15公斤液体中加入“瓜果壮蒂灵”胶囊1粒,可防止马铃薯植株徒长。 2、喷施保护剂:用“护树将军”均匀喷洒植株全体,可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成膜物质可保护马铃薯免遭冻害。 3、增强湿度:寒流降温来临前1天到两天往沟灌半沟水,提高地温来减轻冻害。

  豆角的根系发达,入土较深,一般可以达到80厘米,因此抗旱能力很强,豆角一般是“浇荚不浇花”的原则。植株1-3片真叶时控制浇水,通过多次中耕降低土壤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3-4厘米真叶时,视土壤墒情可浇水一次抽蔓水,但不追肥,进入开花结荚期,植株需水量增加,需勤浇水多施肥,但禁止大水漫灌,水量过大,影响土壤通透性,不利于根瘤菌活动,严重时造成落花落荚,每采收一次浇水一次,隔水追肥,每次每亩追尿素5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钾肥1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或沼液1000公斤。浇水追肥后要放风排湿。叶面喷施0.08%钼酸铵、或复合微肥、或高效利植素等可提高坐荚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保护地蔬菜害虫种类多,常年发生的主要有粉虱、蓟马、害螨和蚜虫等重要刺吸式害虫,世代重叠、虫量大、抗性高、危害重,不采取防控措施可导致严重损失,甚至绝产;偶发的有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保护地栽培环境封闭,化学农药降解难度大,污染严重。 针对保护地蔬菜害虫发生特点,采取“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压前控后、多策并举”策略,以健康栽培、物理隔离和生态控制等减少虫源基数技术为基础,以释放天敌昆虫和应用生物农药为主要手段,将害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一、虫源基数控制及健康栽培技术 1、清洁棚室: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时拉秧清棚,彻底清除残枝、落叶、裸根等,集于棚外深埋或沤肥。 2、土壤消毒:定植前均匀适量撒施土壤消毒剂杀灭病菌,处理后增施有益菌肥。 3、安装防虫网:在棚室旁设置缓冲间,门口和入口及上、下通风口安装60目防虫网,阻断害虫侵入。 4、棚室消毒:覆盖防虫网后,密闭熏蒸或药剂均匀喷洒墙壁、棚膜、缓冲间1-2次,10-15天后进行播种或移栽。夏季休棚时,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7-15天。 5、种植功能植物:棚间空地种植芝麻、苜蓿等利于天敌昆虫繁衍的蜜源植物;棚内在通风口前种植芹菜、茴香等对害虫有驱离作用的趋避植物;或选择性间套作豆类等诱集植物进行害虫的集中消灭。 6、健康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移栽未携带病虫的健壮种苗;合理肥水、合理密植和产量负载;地面覆膜控制湿度;施用氨基寡糖类、蛋白质免疫诱抗剂等,提升植株抗病虫能力。 二、天敌昆虫释放技术 1、粉虱类害虫 害虫种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 天敌品种: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东亚小花蝽、盲蝽类天敌。 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加强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蚜小蜂类天敌(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按20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小花蝽类天敌按5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4次。 2、天敌品种:小花蝽类天敌、黄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 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加强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 1、小花蝽类天敌按300-4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4次。 2、黄瓜新小绥螨或巴氏新小绥螨按5-10头/株释放一次,20天后按20-30头/株再释放一次。 3、害螨:害螨种类: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等。 1、天敌品种: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黄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 释放技术:定植10-15天后,加强监测,发现害螨即可释放捕食螨。 2、智利小植绥螨按3000头/亩,隔15-2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 加州新小绥螨按10000-20000头/亩,间隔15天后释放一次。 3、黄瓜新小绥螨或巴氏新小绥螨按5000-10000头/亩,间隔25-30天后再按20000-30000头/亩释放一次。 4、蚜虫类害虫:害虫种类:桃蚜、瓜蚜、豌豆蚜、萝卜蚜。 4、天敌品种:蚜茧蜂、瓢虫、草蛉、食蚜瘿蚊。 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加强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 1、蚜茧蜂按2000-40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次。 2、瓢虫(卵)按10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 3、食蚜瘿蚊按200-3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4次。 5、鳞翅目害虫 5、鳞翅目害虫 1、害虫种类: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等。 2、天敌种类:赤眼蜂类、蠋蝽、半闭弯尾姬蜂。 3、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加强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 4、赤眼蜂类按5000-10000头/亩,隔5-7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 5、蠋蝽按50-100头/亩,或隔5-7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1-2次。 6、半闭弯尾姬蜂按150-300头/亩,隔10-2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1-3次。 三、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作为天敌昆虫释放技术的补充,当保护地害虫发生量较多、需迅速压低虫口数量以释放天敌,或天敌控制作用不足时使用。使用前需确定生物农药与天敌的兼容性,降低其对天敌的影响。 通常在害虫点片发生或发生初期施药,优选微生物源或植物源杀虫剂、杀螨剂。 1、粉虱类可选用蜡蚧轮枝菌、球孢白僵菌、矿物油、多杀菌素等药剂。 2、害螨类可选用矿物油、浏阳霉素、藜芦碱等药剂。 3、蚜虫类可选用藜芦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等药剂。 4、蓟马类可选用多杀菌素等药剂。 5、鳞翅目害虫可选用Bt.、短稳杆菌及多角体病毒制剂。

  秋冬茬西红柿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为保证出苗整齐,外界气温高于30时,棚顶要拉遮阳网降温,苗出齐后要保持地表见干见湿,干旱时要小水浅浇,并通过多次中耕减少土壤蒸发量。遇到中雨或大雨时密闭棚膜,雨后立即回复天棚状,放风降温。当植株长到5-6片叶时,开始吊蔓,同时在茎基部进行培土,每次培土5-6厘米,共培土2次,以促进不定根的产生,强化秋冬茬西红柿在生长后期的营养供给能力。 9月份西红柿进入生长旺盛期,这一阶段要适当控制浇水,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和生殖生长。此时外界气温开始逐渐降低,通过放腰风和顶风形成对流风调节温度,降低湿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18℃。当第一盘果长到核桃大时开始浇水,追肥,肥水要充足,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钾肥1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或沼液800-1200公斤,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完毕要在中午放风排湿。进入10月份,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浇水次数要减少,依土壤干湿及第二、三盘果生长情况而定,一般第一盘果采收后立即浇水,结合浇水追肥,之后浇水量不宜过大,每次适当追肥。进入11月份,每隔15-20天浇一次水,隔水追肥。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保持在15-18℃,当外界气温低于12时开始揭放棉帘。

  开花时用10-15毫升/公斤的2,4—D点花,药液中加颜色,以防重复点花造成畸形果,点花时用毛笔蘸药液点花柄即可,也可以用小型喷雾器喷花,点花或喷花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点花后要加强水肥管理.

  症状:地上部分萎焉,块茎维管束呈环形腐烂。 防病措施:首要步骤是选择抗病品种。此外,种植地也要选择未发病的地块。播种的时候要选择小而完整的种薯。选择排水性能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进行种植,同时在雨天前后要加强对垄沟的排查,确保水不要长时间的积在田间。 切片消毒:用鑫科植保烂根死苗120在种薯上喷雾,起到杀菌的效果。 在发病的初期,可以使用鑫科植保马铃薯青枯根腐灵对马铃薯的青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病毒病症状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 2、发病条件: 植物残体或种子带毒,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施用氮肥过量土壤瘠薄、板积、粘重及排水不良,发病严重,蚜虫传播。 3、防治方法:喷施植病灵或病毒A,同时要注意防治蚜虫。

  (一)症状 通常从靠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发病,染病初期形成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有同心轮纹的褐色坏死斑边缘黄绿色。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2、种子消毒。种子用55C温汤浸10分钟,或1%的福尔马林浸泡15-20分钟,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温水再浸泡4-6小时。3、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摘除,加以深埋。4、药剂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各种药剂要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果园的冬季管理,除了修剪、施肥、防寒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果园深翻了。俗话说得好“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真是什么外理吗,深翻果园,真的能把害虫消灭了? 实际上,冬季深翻果园不仅可以灭虫,还有其它很大好处。之所以深翻果园能起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达到灭虫的目的。一般是在土壤封冻前,对果园进行全园深翻,可使在土中越冬的害虫的幼虫、蛹、卵等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被冻死,或被鸟类吃掉,也可将土壤表层的病原物翻埋入深土层,深土层中的病原物被翻到地面,破坏病虫的适生环境,有效控制来年春季病虫害的发生。 所以说,深翻果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因此才有“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 秋后不深耕,来年病虫生”、“ 深翻改土好,灭虫又灭草”、“要想害虫少,除尽地边草” 等等说法。

  黄瓜属于喜温作物,为促进出苗整齐,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超过28时开始放风,气温降到23时闭棚,夜间气温不低于13。当幼苗全部出齐,子叶平展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夜间10-15防止秧苗徒长。第一片线株,多余的用剪刀齐根剪掉,这时要适当提高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保持在15-20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及花芽分化,25以上的高温和15以下的低温不利于花芽分化。进入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保持在15-20。

  呼勒斯太红树莓经过春、夏、秋的生长,进入了冬季管理。 目前,红树莓的果实用于鲜食、酿酒、制作果酱三种途径。 呼勒斯太红树莓今年亩产量达到1000多斤。鲜食的红树莓主要销往临河等地。淖尔红酒和果酱销往全国各地。树莓好吃,管理一定要跟上去。那么树莓冬季如何管理呢?树莓冬季会休眠,休眠期要保证温度在-5-5℃之间。过高会提前萌发,过低会冻害。近日,我们对平了茬的红树莓,进行了埋土防寒工作。

  一、品种因素 1 、小日期品种如3638C等品种不易得病,花盘比较平,不易在背部形成露水珠、雨滴、雨水等,不易在盘步形成潮湿环境。 2、 中日期品种如C3167、同辉15号等,盘部扁平向下,不易得盘腐病,其原因同于小日期。 3 、大日期品种如SH363、SH361等易得烂头病,盘部低凹,容易形成露水珠、雨滴、雨水储存,盘部下弯,易形成潮湿环境,JK601较363下弯更厉害一些,更容易得烂头病一些。 二、 天气因素 自低头期开始,如遇到连阴雨、暴雨、等天气,容易感染烂头病,如天气干早、阳光好,则不容易发病。 3. 地势因素 1、 背阴地块儿因阳光照射不佳,更容易病菌滋生,易诱发烂头病病害。 2、 向往地块儿阳光充足,不利于病菌滋生,不容易发生病害。 3、 低洼地块儿下雨容易存水,造成湿度大,通风不好,更容易发生病害。 4、 不易于通风地块儿,通风性差,不利于排湿等,更容易发生烂头病。 4. 土壤因素 粘土地菌核病病菌萌发后,不易形成孢子,易侵染根部,难以侵染盘部,不利于烂头病发病(如巴盟黄河流域,烂头病较少)。 5. 灌溉因素 5.1 膜下滴灌,浇灌后水在膜下储存,不利于水气挥发,能有效降低空气湿度,不利于烂头病发病。 5.2 漫灌地块儿,灌溉后整体湿度很大,水量较大,容易诱发烂头病,建议合理选择灌溉时间。 5.3 圈灌地块儿,因后期葵花需水量较大,圈灌是从上向下灌溉,浇一次水等同于下一场小雨,极易诱发烂头病。 6. 茬口因素 烂头病病菌残留期一般在3-5年。向日葵连作容易导致田间病菌积累,同时豆科、十字花科、马铃薯等作物也是菌核病寄主作物, 因此生产中应避免向日葵重茬迎茬及与上述易感作物连作。 7. 合理倒茬,科学预防 综上所述,2020年烂头问题严重发生,主要原因与上述区域降雨量异常偏多,但根本原因仍是上述区域耕作轮作不科学造成菌核病菌在士壤中大量积累,一旦遇到类似今年的持续降雨气候,大量病菌肆虐,就会造成菌核病大发生。考虑到目前生产中尚无有效的抗菌核病品种,化学防治效果不明显,气候、灌溉、土壤等因素的可控性受当地生产条件的限制,因此合理耕作倒茬是葵农更为现实的选择。小飞侠建议在病害发生较轻松的地块,实行2年以上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倒茬,严重发生的地块实行3-5年的倒茬。同时,若能落实对向日葵秸秆出地处理,能够大大降低田间病源菌数量,也是较为有效的防烂盘技术措施。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农业发展突出矛盾和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变化作出的战略安排,目的是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巴彦淖尔市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工作从2016年开始实施,2016年自治区下达巴彦淖尔市耕地轮作制度试点5万亩,由乌拉特中旗实施,落实面积5.5万亩,由于项目下达时间较晚,从2017年开始实施,轮作年限为2017年-2019年;2017年自治区新增巴彦淖尔市耕地轮作制度试点任务5万亩,杭后、五原、临河各实施1万亩,乌前旗实施2万亩,轮作实施年限为2017年-2019年;2018年自治区新增巴彦淖尔市耕地轮作制度试点任务60万亩,五原县新增40万亩,杭锦后旗新增20万亩,轮作实施年限为2018年-2020年。 2020年共实施耕地轮作面积60万亩,其中杭锦后旗20万亩、五原县40万亩。轮作区内向日葵种植面积54.6万亩、玉米3.6万亩、小麦1万亩、葫芦0.3万亩、瓜菜0.5万亩。共落实1561个轮作区,签订轮作协议1660份,涉及农户2.9万余户、新型经营主体46个。轮作区共设立监测点60个,对照监测点23个,剖面监测点5个。主要轮作模式有玉米-经济作物-向日葵、玉米-小麦-向日葵、小麦-经济作物-玉米、小麦-玉米-向日葵、经济作物-玉米-向日葵、小麦-经济作物-向日葵,约占轮作面积的90%。 四年来,轮作休耕试点的内涵不断丰富、路径逐步清晰,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组织保障到位,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市、旗县区两级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牧、财政、发改、自然资源、环保、粮食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工作。市政府将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工作作为政府督查重点内容,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农牧部门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组,根据地域特点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地制宜地确定了轮作旗县、轮作区域和轮作模式,明确了实施内容、技术路径和补贴方式。建立了耕地质量检测点并按要求开展了土壤取样与检测工作,建立和完善了轮作制度试点工作档案。 二是技术模式成熟适用,生态效应初步显现。各旗县区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主栽作物,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轮作模式,初步形成了旱作农业区以调减玉米种植为主的粮油轮作模式、套区以提升特色经济作物质量为重点的粮-经-草轮作模式和向日葵连作区以改善向日葵连作障碍为目的的粮-菜-向日葵轮作模式。通过禾本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养分利用互补、病虫发生规律不同的作物进行搭配,提高光温水利用效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四年来,黄河水利用率提高1.2%,化肥用量减少5.5%,农药用量减少6.3%。 三是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经济效应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三增”:一是作物产量增加。通过作物间的轮作倒茬和季节性休耕,给下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础和生长发育环境,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上年的玉米、番茄、蔬菜等作物轮作小麦,亩产提高5%以上;上年的瓜菜、向日葵等作物轮作玉米,亩产提高10%以上。二是有效供给增加。在轮作休耕带动下,四年全市调减籽粒玉米50多万亩,增加小麦30多万亩,增加蔬菜、中药村20多万亩。三是农民收入增加。比如,五原县向日葵轮作水稻2万多亩,通过精深加工转化,项目区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叶面肥和冲施肥用在大棚蔬菜上次数越来越多,农民大多已经接受了这两种新型的肥料,哪种肥料效果会更好更适合呢? 一、喷施蔬菜叶面肥 叶面施肥是根据植物叶面结构特点来进行的施肥,作物日常生命活动既通过根系吸收,也利用叶面的光合呼吸作用进行,而叶面施肥就是利用叶面气孔的光合呼吸作用来进行,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通过叶面追肥直接将养分快速供给于作物果实部位,这样极大的提高肥料吸收转化的过程。 二、使用蔬菜冲施肥 蔬菜在种植过程根部施肥是一种比较传统较为实用的施肥方式,水冲肥随水分渗透至土壤中,充当基肥的作用,根部冲施方法在大棚蔬菜种植中最为常用,间隔性施肥在做需肥高峰期有助于提高产量。 三、叶面肥与冲施肥的选取 1.根施为主,大棚蔬菜种植多采用根部冲施来进行,常用的如黄瓜、辣椒、茄子等多种蔬菜,在中后期采用冲施能有效的补充蔬菜所需的大量元素等。 2.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可针对一些瓜果类,如西瓜、西红柿等,采用叶面喷施可快速的补充果实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成分,对膨大果实、着色等有很好的效果。

  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的制作。将蜡熟初期的全株带穗玉米秸秆收获后,用揉碎机切碎为2~3cm的草丝。先在青贮窖底铺15~20cm厚的干草,把揉碎的玉米秸秆逐层装入窖内,每装20cm用拖拉机将玉米秸秆压实,待贮料高出窖口50~60cm,使其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屋脊状,然后用2~3层塑料薄膜将玉米秸秆盖严,上压一层20~30cm厚的湿土,拍实打光密封。 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制作。将制种玉米父本用揉丝机揉搓成2~3cm长草丝,逐层装填,逐层踏实,每层约15~20cm厚,直至贮料超出窖口60cm左右,踩实后用塑料薄膜将贮料盖严,四周用湿土将塑料薄膜压实封严。 干玉米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将无霉变的自然风干的干玉米秸秆,用揉丝机揉成2~3cm,然后选用西安新天地秸秆发酵活杆菌,秸秆(kg)、菌种(g)、食盐(g)、水(ml)按照1000∶3∶7∶800~1000的用量比例配制菌剂,并加入适量白糖。然后将贮料逐层填装,逐层喷洒菌剂和清水(每吨干秸秆添加清水约110kg~120kg),逐层压实,每层约20~30cm厚,如此反复直到高出窖顶50~60cm,最后在最上面均匀洒上食盐(食盐的用量为每平方米250克),压实后再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面覆土15~20厘米后密封。 干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的制作。将无霉变的自然风干的干玉米秸秆用揉丝机揉成2~3cm长,然后每吨干秸秆添加清水约110kg~120kg,使秸秆含水量保持在65%左右,即用手握紧贮料,以指缝有水珠但不滴水为宜,再逐层装填,同时逐层加入添加剂(每吨秸秆添加尿素30kg、食盐2.5kg),逐层压实,直至贮料高出窖口60cm后堆土30cm封窖。

  青尖椒作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逐渐增多,开花结果后病虫害也陆续开始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尤为必要。 1.开花结果期管理。此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如果前期生长不良,中期又管理不好,则秧苗生长停滞,病毒病很快发生,果实不肥大,产量迅速下降,严重时秧苗发黄、萎缩,几乎得不到产量。为防治早衰,要及时采收门椒,及时浇水追施,保持土壤湿度,壮秧促果,争取在高温季节前封垄。封垄前应培土保根,并适时进行平衡水溶肥的施用。 2.高温雨季的管理。地表温度过高会抑制青椒根系的正常生长。因此要经常保持地面湿润,青尖椒喜水又怕根部积水,浇水要采取勤浇、轻浇的方法,即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而浇水间隔天数要短,保护根系越夏,以便高温过后恢复植株生长,出现第二次开花坐果高峰。青椒根系怕涝,忌积水。雨季中土壤积水数小时,青椒根系就会窒息,植株萎蔫,形成沤根死秧。如果田间排水不畅、地面有积水,会加快病菌侵入。一般青尖椒疫病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病状以青椒茎秆、分枝呈黑色,导致植株萎蔫,有的果实腐烂。因此,在雨季前要疏通排水沟,使雨水及时排掉。暴晴天骤然降雨,或久雨后暴晴,都易造成土壤空气减少,引起植株萎蔫;雨后要及时浇清水,随浇随排,以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防止根系衰弱。 防治方法:建议开沟起垄种植,避免大水漫灌的基础上,采用69%烯酰吗啉锰锌600倍、或35%烯酰吗啉霜脲氰800倍喷雾对疫病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对发病中心用同样的药剂喷淋地面封锁,药剂同上,一般比单独喷雾防效提高30%以上。如果有蚜虫和其他虫害危害,使用30%噻虫嗪悬浮剂或3%啶虫脒乳油喷雾防治。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主办)巴彦淖尔市农牧综合保障中心(承办)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西街市农牧局大楼

脚注信息